上行的蜗牛策略
最好的上行策略是什么?走一步大的,走几步小的;再走一步大的,再走几步小的……步伐大小不一,但持续不断地向上走。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由于乌龟和兔子的奔跑速度实在相差太远,所以尽管寓言故事的最后让乌龟拿到了胜利,但当大家代入角色中时,还是更愿意成为兔子,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果自己是那只兔子的话,只要中途不休息那么久,就可以轻松获胜。
但现实中,只要思维层次在同一层或差个一层半层,人和人之间就很难有乌龟和兔子的差别。有人跑得快一点的情况的确有,但很难造成数量级的差距。所以,如果有的人一直坚持向上跑,而有的人则跑跑停停甚至还退两步,那么不管这个人跑得有多快,大概率都是赢不过那个一直在跑的人的。
只要一直前行,哪怕是像蜗牛或者乌龟一样慢慢往前爬,最后依然能跑赢大多数的人。
不管在投资、创业,还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都有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就是原本一起“起步”的人,最终总会由于五花八门的原因一个个掉队,然后就不再是同路人。甚至那些原本遥遥领先你的先行者,也有可能会由于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又或者突然懒惰了,还有可能有所谓“更有性价比”的事情做,从而再也回不到竞争的队列中。
我们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常常有一个低估和一个高估。低估的是,如果人和人之间除了世俗价值的差距外,在思维体系上也有巨大的差距,那么这两种人之间的差距就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思维体系不追上之前,原本的世俗价值差距更是难以追上;但高估的是,假如思维层次都处于一个较高的维度,那么就算两个人在世俗价值上暂时看起来有很大的差异,但只要一方持续前行,持续遇到哪怕是微小的好运,也容易缩短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前提是另一方开始走走停停甚至是后退。
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蜗牛策略的威力。爬过山的人都知道,看到对面的山很远,就很容易泄气,有一种爬不到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往上看我们跟其他人差距时的感受。但如果你只是专注于“爬”这件事,其实最终也能抵达。所以,假如对面的山不动的话,我们很容易就能爬上去。人也是一样,前面的人只要一停止前进,你就有机会超过他,如果他后退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看自己脚下走得慢就容易泄气,一泄气就容易放弃,一放弃就自我实现——果真追不上——不理解现实世界中的进步和追逐是怎样的真实状态,就容易掉入这样的陷阱。
当我们按正确的方式成长和上行时,我们的进步会比预想的要快,而别人的衰退也会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只不过这种追逐大戏,一定要在遇到某个契机时才会在“前端”展示出彼此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拉远了——人在遇到机会或者做错事后,世俗价值是跳着走的,而不是一条平滑的上升或下滑曲线。但你不能说还没到那个价值跳跃的点,之前的成长和积累就没有用——那些东西就是你实现价值跳跃的引子。
正如我在前言中所说,我们可以把人的世俗价值比作游戏人物的战斗数值,战斗数值并不会实时调整,不是你今天打了一个怪兽,你的战斗数值就从50变成了51,你可以理解为展示在前端的战斗数值是两年或者三年一调整,到了那个调整的时刻,战斗数值就会一次性把你现在的积累给展示出来,比如有些人从两年前的50变成了500,但你不能说这个人就是在战斗数值调整的那一天才突飞猛进的。其实,数值每天都在后台进行着调整,只是前端不显示罢了。
比如减肥,很多人跑了几天步,觉得体重好像没变,于是很快就放弃了。但对于那些容易放弃的人来说,更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周为单位去测体重,以月为单位去测体脂就可以了,放弃以天为测量周期。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天减掉1斤,前两天没动,不代表第三天不会直降3斤。
蜗牛策略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无视短期回报,只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且有益的事情。这样最终你会发现,当遇到机会,回报一次性获取的时候,将其平摊到每一天,其实你的成长效率是很高的。
最可怕的还是一旦你开始养成这种策略习惯,坚持做下去就会越来越容易,无须花费过多的意志力;而那些没有这种习惯的人,等到被你反超后,几乎没有追回的机会。尤其是在那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新领域,只要不持续深挖,用“做事”的压力逼着自己学习更新的知识,一旦出现空档期后再想回来,要补的知识就会多到你没有兴趣再进入,微小的差距也就渐渐变成了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