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渡江
模拟结束,看着这个结果,李清大为吃惊,将随身携带的长春不老诀拿出来反复观看。
按照他原先的想法,在离开鹤鸣城后,是要先修习这本修仙功法的。甚至他还想,最好能练到练气二层,有点实力后再去寻找修仙宗门,拜入门派。而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和模拟器中一模一样。
但现在看来,这本功法绝对不能修,要是修了,可就重蹈模拟器中的覆辙。
如模拟器中所说,那些大宗门,最看重的就是身家清白,不管之前如何,进入宗门后,只能修习他们宗门的功法,自己要是修习了长春不老诀这一门不时何时流落世间的功法,恐怕此生都难以入得宗门。
将长春不老诀收起,李清真有些感慨。得到某些东西未必是好事,福祸相依此话不假。
又看向模拟器,李清心想,既然功法不能修,那实力肯定是不能要的,谁知道要了后,是不是还是长春不老诀得来的实力。
现在看来,只能选第二项,也不知道自己死时,手里有没有握有东西。
当然,不管有没有,李清现在也只有这一个选择。
【你选择了临时死手里握着的东西,本次模拟到此结束。】
模拟器结束,李清发现自己手里陡然多了一把土,这把土不多,有些湿润。
李清将土举起来仔细看了看,他发现,这土里的竟然都是血,此时已经发黑。
这土里的血,李清心想,恐怕就是他自己的。
应该是模拟器中他临死之时,面对妖兽心有不甘抓地而得。
将土反复看了几遍,确定里面只有血后,李清将其埋在了身下的土中,这东西对他无用,还是不要带着的好。
埋好土,李清此时再次看向模拟器,看着第一行突破先天的话语,李清似有所悟。
片刻后,他明白了什么。
他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种地无法突破先天的原因了,这应该是跟他本身有关。
他来到这方世界,是重生而来,夺取了原主的身躯。而在他占据身躯之时,原主自然是死了。
但这具身躯内可能仍然留有原主的残念,并没有消失,甚至这是一种对他的怨念,此个怨念极难消解,终生相随。
练武时期,他神魂强大此怨念还不显得,但当他种地之后,慢慢消磨了功夫,原身的残念就流露了出来。试想,一个身躯,有两个念想,又如何返璞归真,又如何突的破先天。
再之后,他在小昭的无意说辞下,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进士功名,也算圆了原身之念。昨夜又目睹小昭之状,神情悲怅,原身残念也许才无意中得以瓦解,在瓦解之后,多年的积累之下,他自然就破了先天。
想到这,李清心里又是对小昭的怀念,如果没有小昭,又如何有现在的他。
但......
“诶!”
李清摇头,不敢再想。
故人已逝,活人应该更珍惜自己,何况他和小昭生活了那么多年,彼此也是互相珍惜,小昭之死,应该是喜丧才对。
李清抬头看向远方。
此时模拟结束,李清从密林中起身,再次看向这片天地,心中已有了方向。
原先的打算是不能要了,长春不老诀也不能修,自己现在最好去拜入一个宗门,自己资质不错,又是先天武者,只要没修习其他功法,应该是不难拜入的。
决定之后,李清想到模拟器中所说的大周清风山上的清风宗,他决定就先去这个宗门看一看。
而对于与大乾接壤的大周,李清早有知晓,当年行侠仗义时还无意去过一次,大周相比大乾要大得多,真正当的起一个大字。
如果按李清前世来算,大乾只相当于一个大些的海岛,而大周也许相当于一个大陆,两者差别极大。
如今明白方向,李清没有再犹豫,开始朝大周赶去。
此时一赶路,李清才发觉这先天竟是如此强大。
一入先天,李清先是白发转黑,重塑资质,一幅残身回到了年轻时候,根本不觉得累,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先天本身武者的实力,李清如今甚至都不需要挥手,口中只吐出一口气,三丈之外的树枝就能轻松折断,隔空伤人更不在话下。
这等功夫,在常人看来,真与仙人无异了。
不过李清自家明白,这只是身中先天之气带动周身后天之气的功效,看似与仙人无异,其实跟真正的修仙者相比,还是差距不小。
起码在赶路方面来说,他如今虽然一跃能飞出十丈远,一根竹干就可跨过江河,但这些都是脚下有所依据才能实现,而修仙者却是能真正飞的,这其中是质的差别。
赶了五日路,李清就来到了大周与大乾的相接处。
此处被一条名为沧浪江的大江所隔断,这条大江从大周境内发出,流入大乾,而后灌入大海,在大周与大乾交界之处,沧浪江绵延不绝,作为两国的交界,千年未变。
李清之前去往大周的时候,就是先渡过的此江,当时坐的是船渡,行在水势平稳之处,此江足足有六里之宽,江中鱼虾不绝。而此刻面前之江,却是行至窄处,水势湍急,不过一里多宽,周围也无船渡。
李清见到此江,心里颇有些试试功夫的念头,他不打算向下游寻找船渡过江,而是在河边树林之中,折断了二十余段直挺挺,如婴儿手臂一般粗壮的树枝。树枝皆不长,半米左右,拿在手上轻飘飘的。
李清用左手将树枝抱在身侧,看向面前之江,他决定就用这些树枝渡江。
伸出右手,李清先是向江中扔出一段树枝,这段树枝被李清扔出七八丈远,接触到江水发出微微的激响,李清此时在岸边一跃,身轻如燕,直接飞入江中,踩中此树枝,而后右手不断动作,手中树枝不断向前飞出,接着腿脚借力,从这根树枝上飞起,再跃向下一根,一直如此。
就这样,李清一根接一根,用二十余根树枝,竟片刻功夫就渡过了此江。
站在对岸,回头望去,江中树枝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沧浪江水依旧湍急,日日夜夜向前奔去,李清面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