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南沙争端的产生

南沙争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英国、日本等殖民主义大国开始染指南海,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南海岛礁争夺战,埋下了南沙争端的种子。

1884年6月,法国通过《巴特诺条约》(Protectorate Treaty(1)获得了在越南的军事基地。为了维持在南海的权力优势、抵消来自其他海上大国的威胁,法国于1898年底提出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建立军事据点(2)。20世纪30年代,法国出于对日本“以商业活动掩护军事行动”挑战欧洲在南海主导地位策略的担忧,开始出动海军占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1930至1933年,法国通过两次军事活动,先后占领了南沙群岛南威岛、安波沙洲、北子岛、南子岛、太平岛、南钥岛、中业岛、鸿庥岛和杨信沙洲。此事引发日、英两国政府抗议。至此,法、英、日三国围绕南沙岛礁的占有发生争执。

除欧洲国家外,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日本海军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通过赞助商业活动等方式,逐步向东沙、西沙和南沙群岛渗透(3)。1939年3月,日本在占领海南岛之后,向西沙和南沙群岛发动进攻,占领了永兴岛、太平岛等岛礁,获得了南海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被占领的南海岛礁成为了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的跳板。与此同时,在完成了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之后,日本把非法占领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纳入日本“版图”,并将其统称为“新南群岛”(4),划归中国台湾高雄市管辖。

二战结束后,日本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将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归还中国。殖民主义国家虽然结束了在南海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斗,但也埋下了20世纪60年代末南沙争端的祸根。

根据战后国际安排,中国于1946年恢复了南海诸岛主权,并于1947年向国际社会公布了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官方地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1949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即宣示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主权,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也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宣布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一度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并曾非法占领属于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法国撤出越南后,1955年,南越伪政权也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总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南越伪政权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外,北越政府及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均未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提出异议,对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并无任何主张或行动。其中,菲律宾数次表示出对南沙群岛的特别兴趣,并暗中策划了“人道王国”和“克洛玛事件”(5)等闹剧,图谋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但菲律宾政府并未公开提出“主权要求”。

但由于南沙群岛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20世纪70年代以前,只有中国台湾当局基本上不间断地占有面积最大、生存环境最好的太平岛(6)。除太平岛之外,由于当时中国的海军力量相对不足,南沙的许多岛礁处于开放和半开放状态,其他国家因此得以通过登岛活动挑战中国主权。

进入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及统一后的越南纷纷开始对南沙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同时使用武力对南沙岛礁进行蚕食。至20世纪90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军事手段非法占领南沙群岛42个海洋地物,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则对南通礁提出“领土”主张但并未实际占领。

1958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首次讨论200海里海洋管辖权主张问题。至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200海里范围内的海洋管辖权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各方于1974年基本确认接受了专属经济区的概念。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将中国南海断续线内的部分海域纳入主张管辖范围,并开始在争议海域内开展单边油气钻探和开采以及渔业活动。各方围绕南沙群岛海域管辖权主张的争议由此产生。

综上所述,南沙争端的起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第一,时间经纬。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后来统一越南的北越政府均未对南沙群岛岛礁主权提出过主张,对中国在二战后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做法也未提出异议。各方的立场和主张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转变,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海域提出了各自主张,南沙争端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延续至今。

第二,争端范围。虽然越南对西沙群岛提出了“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但一般讨论的南海问题或南沙争端是指“五国六方”(即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中国台湾),围绕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的争议。

第三,争端属性。南沙争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争端方关于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领土主张的争议;南海沿岸国〔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之间关于海域管辖权主张的冲突。其中,领土主权争议是南沙争端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