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杂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55/43490555/b_43490555.jpg)
第2章 魂归故里
七月的姑苏城浸泡在梅子黄时的苦雨里,我站在暗香阁雕花门楼下仰头看那些淌水的飞檐。老宅是去年政府拍出的九处历史建筑活化项目之一,此刻檐角悬垂的铜铃正发出细碎的呜咽,像闺中女儿绞着绡帕抽泣。
施工队的黄师傅把工具箱甩上肩头,劣质香烟的气味被雨水冲进青砖缝里。“秦小姐真不考虑换地方住?“他再次扫视这座明代建筑,“这院子...到夜里连老鼠都不敢打洞。“
手机屏在暮色中泛起冷光,七个未接来电都是海外实验室打来的。我望着天井中央那株病恹恹的西府海棠,几片沾着褐斑的白花瓣正贴在水缸边沿。“仪器这两天就能安装完,我守着比较安心。“
子时的梆子声混在瓦当滴水音里忽远忽近。显示屏蓝光映着满室凌乱的绣样图纸,水墨屏上跳动的光谱曲线突然凝滞。我握笔的手顿在半空——二楼传来木楼梯吱呀错落的响动,分明是有人踩着重台步拾级而下。
铜镜前的檀木箱咿呀掀开一线,翻涌的沉香味裹着阴寒扑面。箱底躺着的天青缎旗袍渗着墨渍般的血斑,珍珠盘扣结着梅枝形状的银丝缠花。当指尖触到衣襟刹那,幽婉的吴侬软语忽然刺透耳膜:“曾记得清明上河饮归醉...“
冰冷绸缎下暗纹突起。就着手机冷光,我辨认出那些缝在暗处的神秘图案——数十只红蛱蝶绕着一枚杯口大的翡翠簪首,每片蝶翼上都用金丝绣着生辰八字。
吱嘎——
身后梨花木屏风溅满月光,可今夜本是个落雨天。
黄师傅失踪是在第三天破晓。监控画面里他攥着半包牡丹烟走向西厢房,雨水在他身后成串坠落。可是这座二进四合院从未有过什么西厢房,原地只有一堵爬满青苔的影壁。
浓雾漫过月洞门,绣鞋踏水的清响掠过回廊。七重纱帐翻卷如白蟒蜕皮,正堂那架八角宫灯突然亮起诡艳红光。鼻端萦绕着似曾相识的苦杏仁气,是小时候奶奶锦匣里那支翡翠簪子的味道。
“快去看配电箱!“学徒工小王撞开垂花门,塑料雨衣淌下的水在门槛积成暗红色。他颤抖的手指向东墙,那里本该是空白墙面处竟多出个雕花漏窗。透过菱花纹缝隙,我们看见被泡发的施工蓝图正一页页吞噬黄师傅的全身照。
血液在耳道里轰鸣,手机从掌心滑落时屏幕自动播放起本地新闻。女主播微笑的红唇一开一合:“...观前街评弹馆旧照征集活动,意外发现1926年台风夜全团离奇失踪事件...“
画面切到一张泛黄剧照。珠冠霞帔的评弹皇后执牙板浅笑,她鬓边翡翠簪首在镁光灯下泛着诡异的祖母绿色光晕。旗袍立领处盘踞的蛱蝶缠枝纹,与我木箱里那件如出一辙。
雾更浓了,小王的后颈突然传来针扎似的凉意。他下意识抬手摸到的却是一缕湿漉漉的青丝,发梢凝结的血珠正滴进雪白衬衫领口。廊檐下的雨水开始倒流,在天井半空聚成旋涡状水镜,映出十二个穿玄色长衫的模糊人影。
镜面轰然碎裂时,垂落的银丝在月光下泛起磷光。我弯腰拾起一节断线,心脏在胸腔里结满寒霜——这是苏州绣娘独有的双面盘金绣手法,而会这种绝技的最后传人,十二年前就吊死在自家绣楼房梁上。
她的遗照此刻正躺在我行李箱夹层,照片里穿天青缎旗袍的女人,梳着和剧照中评弹皇后相同的堕马髻。
檐角的铜铃突然齐声哀鸣。我踉跄着倒退半步,手机电筒扫过漏窗后的猩红墙面——那些施工蓝图正在吞噬合照中的身影,黄师傅扭曲的面容像蜡油般在宣纸上化开。
“这不是改造项目。“嘶哑的嗓音惊得小王撞翻了花几,半盲的阿婆不知何时站在月洞门下,金鱼眼在皱缩的眼皮下泛着青光,“这是归魂祭。“
她手里的饴糖洒在青石板上,粘稠红褐的圆形糖块在积水里漾开血丝。“朱砂馅的定魂糖,四十年前供销社收过一批...“老人枯枝似的手指抠住我手腕,“丫头,你脖子上挂的锦囊...里面是不是翡翠步摇?“
第二道闪电劈开雨幕时,我脖颈后知后觉泛起凉意。垂在胸前的银链不知何时已经断裂,奶奶临终塞给我的杏黄锦囊此刻正在阿婆掌心颤动,裂口处露出半截翡翠雕成的蛇头。
供桌上的宫灯忽然窜起三尺高的青焰,白蚁蛀空的木牌位歪斜着现出金漆:施门玉氏笙寒之位。这是祖母的闺名。
祠堂地砖响起细碎抓挠声,积灰的幔帐背后藏着道暗门。密码锁屏幕在潮湿空气里跳动着19260724——正是1926年台风登陆的日期。
地下室霉气中混着陈年血锈味。青铜朱雀灯映出满墙的工笔白描,十二幅未完成的《白蛇避暑图》上,雷峰塔尖都钉着截断指。符咒密布的玻璃展柜里,翡翠金簪的蛇眼位置竟嵌着微型毒囊。
手机震动惊得我几乎摔倒,海外导师的邮件提示在凌晨三点闪烁:“你寄来的旗袍内衬样本检测出人类胚胎DNA,约十二周大,与领口绣线的唾液样本属于直系亲属...“
黄梅雨水突然猛烈叩击窗棂,八宝格最底层的暗屉随着震动缓缓滑开。经血浸透的丝绸日记本里夹着张当票残页,1926年端午,玉笙寒当了一支鸳鸯簪,换回三十克氰化钾。
当我用簪尖拨开日记泛黄的扉页,雷声碾过屋脊的刹那,镜中倒影突然浮现出另一个面容——梳堕马髻的女子正持银针刺破指尖,带血的绣线在素缎上游走成血色小楷:
「今夜班主说要庆贺添丁之喜,可那个孽种分明是借我胞宫过路的伥鬼。浴室玻璃瓶里的氰化物正在结霜,就让所谓的京剧名角连人带嗓化作血沫。」
旗袍刺绣的婴孩八字突然在掌心发烫,工笔白蛇图上浮现出新的面孔——现在的我正被画进第十三幅未完成的画卷,毒蛇般的金线顺着脚踝蜿蜒而上。
阿婆的尖笑刺破暴雨:“看呐!她活成了玉老板最得意的双面绣!“
八角宫灯骤然尽灭,手机信号在尖锐啸叫中中断。旋涡状水镜突然倒映出两个时空重叠的戏台——1926年台风肆虐的观前街上,十二个穿玄色长衫的戏班成员正循着金簪震鸣走向这座老宅;而此刻的暗香阁内,小王喉间蔓延出红色丝线,正把他缝进西厢房不存在的雕花门扇。
玉笙寒的翡翠簪穿透时空扎进我锁骨时,雷峰塔影在暴雨中轰然坍塌。十二幅白蛇图同时淌下朱砂泪,爷爷临终前告诫的血脉禁制终于应验——施氏血脉永生永世要做怨灵的绣架,用活人替魂续写阴间戏本。
但我终究留着她的血。“叮“的一声,绣针穿透金簪蛇眼,祖母教的异色双面绣技法让毒液逆向渗入画轴。墙上的十二道白影发出扭曲哀嚎,正在吞噬小王的门扇裂开细缝,黄师傅的牡丹烟自缝隙坠入现世。
梅雨在晨光中悄然停歇时,暗香阁西厢的雕花门扇已化作飞灰。我嚼碎最后一块带朱砂的饴糖,在账簿最后一页写下新的日期。八音盒里的评弹唱段仍在咿呀:
“断桥不断肝肠断,孤山不孤人心孤...“
屋檐坠下的晨露里,十二粒红豆正在青石板上生根发芽。明年的黄梅雨落下时,该有新的人影绣进西厢的月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