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新的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紧密携手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这一点日渐清晰。双方在2014年开始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合作。布热津斯基是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1997年他在代表作《大棋局》一书中指出,未来“挑战”美国霸权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中俄联手。[14]现实恰恰如此。
为了推翻普京,北约在2014年9月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经济制裁;中国却频频与俄罗斯签订能源大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均在其列。当时,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出口受阻,经济状况生死攸关,中国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
2014年年底,美对俄货币战狼烟四起,卢布对美元应声大跌。2014年12月2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我们相信俄罗斯有能力,也有智慧,能够克服目前经济上的困难情况。……如果俄方需要的话,我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提供必要协助。”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俄正在扩大货币互换机制,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两国贸易结算。进入2015年,尽管美、欧的制裁仍紧锣密鼓,俄罗斯经济却有企稳回升之象。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水立方欢迎晚宴的合影中,奥巴马被安排在亚洲一位总统的夫人旁边,这让美国总统颜面扫地;相反,普京则在习近平主席旁边,地位之尊贵不言自明。无论是在国际场合还是在中国政坛,位置颇具象征意义,传递的信息值得深思。
威廉·恩道尔 论·语
2013年,中国宣布“一带一路”战略,其中包含若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海上丝绸之路外,还有欧亚高铁等陆地项目,这些交通动脉将把朝鲜半岛、欧亚大陆国家、南亚、伊朗,乃至西欧国家连为一体。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终结美国世纪,打造以黄金为支持的新的储备货币,取代已经腐朽不堪的美元体系。
——《金融霸权·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增订版
会议期间,中俄元首就西线天然气管线达成协议。东线在2014年5月已签署合同,两条线路遥相呼应,意义重大,竣工后将为中国提供所需天然气的40%。俄军总参谋长同时宣布,两军将在若干重要领域展开新的合作。[15]
2015年,华盛顿如同着了魔中了邪,意欲在经济上置俄罗斯于死地,接二连三地逼迫欧盟加大对俄罗斯制裁,但欧盟虽也相继采取了制裁措施,却显出越来越不买账。相比之下,普京亮出一计高招,他没有和美国及北约纠缠于乌克兰战局,而是选择与中国联手,完成了一次意义极其深远的地缘政治转向。
对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博弈、新保守主义的强硬手段,中国已经了如指掌。尽管征途艰险,但与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一样,中国不愿对华盛顿独霸全球俯首称臣。眼见美国统治精英为了维持霸权孤注一掷,中、俄两国携手共进,着力打造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简而言之,中、俄两国的地缘战略越来越契合,布热津斯基最担心的噩梦正在变成现实。造成这一结果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好战分子、总统奥巴马,还有那些华盛顿政客背后的金融寡头。
“美国世纪”业已陷入困顿末境,中、俄领衔的“欧亚世纪”正喷薄而出。于世界地缘政治秩序而言,这真可谓“敢教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