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管制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本书针对环境管制政策与环境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影响效果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环保政策,对我国环保政策的绩效进行模拟和量化分析。从微观上来看,这有助于企业树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从宏观上来看,有助于剖析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冲突的根源,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管制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导论

重点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全面了解本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总体指导。

2 环境管理下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入手,阐述了环境管制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国内外环境管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视角。

(2)详细分析了不同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等内容,提出了本书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3)针对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争论,本书从三个方面剖析了现有观点的分歧,并运用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把环境作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新的要素,同资源、市场等要素并列,构建基于环境要素的企业竞争力一般分析框架。

3 环境管制政策的外部压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1)从多角度分析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型三类环境管制政策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全面了解我国环境政策的实施现状提供了帮助。

(2)由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核心环节在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因此,本书首先提出了我国环境管制政策内部化对企业带来的成本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经济学解释,接下来从不同企业间、不同行业间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等角度分析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影响机制。最后,选取典型的污染密集型行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3)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三种作用机制,即价格传导、数量控制和市场准入三种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三维机制模型。具体来说,将环境管制政策分为类型维度、区域维度、强度维度,将被管制企业分为行业维度、发展阶段维度、企业性质维度,考察在上述不同维度的变化中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此外,分析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短期影响(成本增加)向长期影响(技术促进)的过渡期路径与调整促进机制,深刻揭示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动态性和持续性。

(4)在广泛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选取五种典型的污染密集型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短时期内,环境管制强度的提升对我国污染密集型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反映出当前上述工业企业对环境管制成本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还比较弱。

(5)运用博弈论理论探讨了环境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对环境管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具体讨论了现实社会中的五种典型情形,从中揭示出我国环境管制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4 企业环境战略的内部反应对其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全面提出了环境管制背景下企业战略决策的ETSP分析模型,并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即制订详细的书面环境行动计划、建立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向企业员工部署环境计划、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或股东传递该环境计划、积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2)将企业环境战略分为抵制战略、遵从战略和积极战略三种,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环境战略的实践表现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首先,针对我国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动因与障碍性因素分别开展了研究,尤其是障碍性因素的分析有助于解释为何中小企业迟迟不愿推进环境管制体系的深层次原因,即动力不足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最大障碍。其次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缺乏和人才不足,上述因素都从不同角度限制了企业自愿环境管理的开展。

(4)选取国家重污染行业代表———电解铝行业进行了案例研究。首先从电解铝行业发展与环境制约的关系出发,阐明了电解铝行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环境管理实践中的组织管理体制、污染治理和环保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等多方面总结焦作万方铝业有限公司开展自愿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

5 国内外环境管制政策研究

(1)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回顾与总结,探寻发达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演化规律和动力机制,特别是针对各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发展历程、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和演化特点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国际视野和经验启示。

(2)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发展及趋势,指出了当前我国环境管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从中外环境政策的制定、内容、手段、执行、监督、组织管理和宣传七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下一步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6 环境政策模拟

(1)全面回顾了环境CGE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类型,重点对环境CGE模型在碳排放、污染调控、节能政策和水资源问题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2)对环境CGE模型的基本结构、质量设定、参数设定、模块设定、环境CGE的账户编制、宏观闭合规则和环境CGE模型开发流程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3)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CGE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碳税税率和燃油税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各部门的产出与价格、化石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从而可以客观地评判环境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为顶层政策设计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本书由河南理工大学李创、王丽萍撰写,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以及第六章由李创负责撰写,第三章以及第五章由王丽萍负责撰写。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刘倩斐、侯超亮、孙超志等在前期资料收集及数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在此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还得到了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5GGJS-072)、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以及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所限,本书一定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创 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