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的金融开放(《北大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Foreword |发刊词

中国金融,全球价值

让中国的金融创新和发展更加持续和健康,更具全球价值。

海闻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创会会长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

深圳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成为影响和引领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转型挑战。这不但是历史性的结构调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阶段。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关系到经济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会成为其他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式、渠道和纽带,我们唯有正视之,研究之,驾驭之,才能让金融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从十九世纪末京师大学堂初建时就设立了商科,而商科的第一个专业就是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学”。近年来,除了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汇丰商学院等经管院系外,北京大学其他院校也培养了大批金融人才。从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构管理,到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在中国乃至国际金融界举足轻重。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到纽约、伦敦等,北大金融校友以及金融校友会遍布全球。因此,创办《北大金融评论》,是北大金融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办好《北大金融评论》,是北大人对金融行业的责任和担当。

具体来说,《北大金融评论》将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北大金融评论》将体现北大人的责任和担当。北京大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历史。北大成立于风雨飘摇的晚清(京师大学堂),不屈于民族存亡的抗战(西南联大),成长于新中国的建设,引领于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忧国忧民、肩负责任、大道直行、为国担当;改革创新、刚毅坚卓、崇尚科学、追求卓越,是北大的传统和精神。《北大金融评论》也将在本刊的字里行间承载这种传统和精神。本刊不仅要以优质的学术思想、根植于本土的前沿经验和富有时代特点经典案例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更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进步,引领国家的未来。

第二,《北大金融评论》将着重研究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本刊发行于粤港澳大湾区,但关注整个中国的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的金融业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超过12%,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1%提高到2018年的7.7%。四十多年来,中国金融业从只有一家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一种业务(银行信贷)的“大一统”计划经济金融发展成一个包括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以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系统。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管控、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北大金融评论》将近距离感知中国这一最具活力经济的脉动,专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探讨,展现中国经济与金融转型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演化进程。

第三,《北大金融评论》将用全球视野来讨论金融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金融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一个开放的经济,必然会受到国际金融波动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也会对其他国家甚至世界经济造成冲击。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的金融问题,还要研究世界的金融问题,最重要的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背景下研究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大国,中国的金融实践和理论创新将深刻影响世界,保持中国金融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研究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让中国的金融创新和发展更加持续和健康,更具全球价值。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教授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写道:“金融体系是一项新发明,而塑造这种体系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只有细致入微地引导其发展才能将其成功地引入未来……使其为我们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为实现这一目标,《北大金融评论》愿与中国经济学人、金融实践者乃至更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