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舞蹈作品创作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电视舞蹈大众传播的实践探索

一、拓展电视舞蹈大众传播的行与思

身为中央电视台媒体人,笔者曾为舞蹈的电视大众传播努力做过一些探索。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设立专门的舞蹈栏目,这未免是舞蹈传播的一大缺憾。1997年4月,笔者向台领导提出开办舞蹈栏目的设想,得到了支持。1998年,央视第三套节目改版,笔者以精心策划的舞蹈栏目《律动空间》中标(正式播出时更名为《舞蹈世界》)。经过半年多的筹备,1999年9月,全国第一个电视舞蹈栏目《舞蹈世界》正式开播,笔者担任制片人。

《舞蹈世界》栏目的目标观众设定为舞蹈专业从业者和舞蹈爱好者,栏目的时长为50分钟,每周三在央视三套晚八点播出。栏目中设立了若干小版块:有专门为电视呈现而制作的“电视舞蹈作品”版块《时代舞风》,有报道舞蹈界新闻动态的版块《舞讯传真》,有推介各领域舞蹈家的版块《舞人掠影》,有讲解各种舞蹈艺术及舞蹈文化的版块《舞海漫游》等等。《舞蹈世界》的开播在舞蹈从业者和舞蹈爱好者中间反响很大,观众们第一次在电视媒体中能够定期地、系统地收看专业化的舞蹈节目,在舞蹈信息传播相当闭塞的年代,打破了很多观众对于舞蹈粗浅的、片面的认识。很多专业舞者及舞蹈爱好者,每期除了定时收看,还会用录像机将其录下长期保存,当作宝贵的专业学习资料。可以说,《舞蹈世界》的开播开启了舞蹈的大众传播之路。它的推出对于繁荣舞蹈创作、推出舞蹈新人、展示舞蹈优秀作品、普及舞蹈知识、全方位地展示舞蹈艺术的魅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舞蹈世界》开播后,栏目组经常接到热心观众的电话或来信,在得到很多肯定与支持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绝大部分观众对舞蹈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长期以来,观众在电视上看见的绝大多数都是“舞伴歌”和“晚会舞蹈”,也就是说舞蹈艺术的大众普及度还远远不够,而《舞蹈世界》作为舞蹈的专门栏目,借助电视的广泛传播,对于扭转这一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时,电视舞蹈的创作热潮也随着《舞蹈世界》的“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而在全国各地兴起,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和舞蹈人对电视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视舞蹈作品展播”是《舞蹈世界》栏目的核心项目,引发了舞蹈界和电视界的创作热情,各地选送了大量“电视舞蹈”作品参加展播。从这些优秀的“电视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舞蹈艺术,已经被创造提升为名副其实的“电视上”的舞蹈艺术。“电视舞蹈”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结合,多元语言高度和谐的运用,使“电视”在强大的“传播”功能之外,迸发出强烈的“艺术创作”潜能。

但是电视舞蹈制作的高额费用不是所有的地方电视台、艺术团体或个人能够长久承受的。总体来看,电视舞蹈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它的“近亲”音乐电视相提并论。中国音乐电视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于中国原创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普及、发展乃至对整个唱片业、娱乐业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视艺术门类,它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音乐电视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功,源于它对于电视这一大众传媒的各种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的充分利用,以及其背后唱片工业的强力支持。而与之相比,电视舞蹈栏目的经费属于电视台全额拨款的状况,电视舞蹈的创作发展还缺乏足够的环境支持。首先在观念上,一些舞蹈人还普遍存在着误区,有些人甚至对市场抱有抵触情绪,无视市场的存在,结果在创作上以自我为中心,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脱离生活、脱离观众,在市场上没有生存能力,长此以往既赶跑了观众,也吓跑了投资者;同时,一些舞蹈人对电视舞蹈创作也抱有担忧和不信任,担心电视舞蹈的电视技术手段会使舞蹈的韵律割断。因此,虽然在栏目发展初期电视舞蹈创作实践比较活跃,笔者仍然看到了问题和栏目发展的隐忧。

到2000年,在《舞蹈世界》栏目展播的“电视舞蹈”作品已过百部,创作表演类型包括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国际标准舞等等,为进一步推出新人、繁荣创作,中央电视台决定举办电视舞蹈大赛,由笔者担任总导演。首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主要是针对专业舞蹈的赛事,并在文艺频道“十一”假期黄金时间现场直播,如此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在央视进行高水准舞蹈的集中展现,在当时前所未有,我们希望它能带来舞蹈大众传播的春天。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观众关注,突出比赛所特有的紧张气氛和收视悬念,我们将比赛形式分为两大内容:一是,将电视舞蹈作品评比作为比赛的一部分,评选方式为评委通过看作品录像进行评定,评出“十佳”作品奖及作品(除演员表演奖)的各个单项奖;二是,让作品的现场表演成为现场评比的重要内容,舞蹈演员一起通过舞台表演角逐演员表演的金、银、铜奖。

第一届“大赛”在表演比赛环节上,形成了“作品表演、综合素质考核、技巧展示”的流程。同时,“大赛”还设立了第二演播室,邀请不同舞蹈专业的专家对比赛作品与演员表演进行点评。在评委组成上,除了专家评委外,还设立了三位观众评委。比赛采取现场打分、亮分的方式进行,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此次电视舞蹈比赛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从赛后的效果来看,把作品表演比赛作为直播主要内容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同时,现场表演比赛的环节设计、时长把控,以及摄影镜头对选手精彩表演的准确捕捉,都十分符合电视的展现。舞蹈艺术与电视的融合,催生了大赛的舞蹈盛宴,使“舞蹈”与“电视”的“缘”更深了。

首届大赛之后,《舞蹈世界》栏目仍以“电视舞蹈作品”展播为主,鉴于电视舞蹈大赛与“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评比的方式不同,2002年初,中央电视台围绕“电视舞蹈作品”,于三、四月间举办了“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评比”活动。活动简朴而隆重,评选出了一批以《扇舞丹青》为代表的“电视舞蹈”创作、制作的奖项。

这个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电视舞蹈的成绩,同时也办成了中国“电视舞蹈”的一件盛事。专家评委对电视舞蹈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电视舞蹈作品的评比,我们看到了多元语言的高度和谐,看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由此,我们强烈地感到:电视,不仅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创作”潜能。电视舞蹈作品将“舞台”上的舞蹈艺术,创造提升为名副其实的“电视”上的舞蹈艺术。

鉴于“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评比与电视舞蹈大赛的方式不同,第二届电视舞蹈大赛的方案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以舞蹈作品表演为主,并着重强调大赛中“电视”对“舞蹈”的展现作用——用电视丰富的形式和技术手段生动地表现舞蹈,以最佳效果来呈现参加“电视舞蹈大赛”的每一个舞蹈作品和优秀舞者。

第二届电视舞蹈大赛不仅引来了冠名赞助,报名参赛作品的数量、质量也明显提高,节目来源更为广泛。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单位和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报名选送作品参赛,计有436个作品参加初评。经过初赛后有66个作品入围决赛,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水平很高,参加决赛的作品中有22个作品,及其演员获得过全国性舞蹈比赛一等奖,7个演员获得过国际性舞蹈比赛大奖。

中央电视台仍决定在国庆假期黄金时间于央视三套进行7天的现场直播,并引入业余组共同参赛,加强了舞蹈爱好者的参与。专业组分舞种比赛,突出了比赛的科学性。在赛制上,本届大赛专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进行。在决赛中,专业组按照中国民族民间舞、当代舞、现代舞、芭蕾舞和国际标准舞等舞种进行比赛,业余组不分舞种进行。观众评委的数量也扩大到现场的250名观众,通过每人手中的计分器为每个作品打分,平均后算作一个评委分值计入选手成绩。大赛在考虑观众参与性的同时,更注重了观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此次赛事使一批精品佳作跃上荧屏,一批舞坛新秀脱颖而出。大赛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热情参与,共接到观众热线电话六万多个,“央视国际”网站点击次数达四十余万次。这次电视舞蹈大赛,的确唤起了人们对舞蹈的热情,一位平时很少看舞蹈的观众说,以前仅仅认为舞蹈是歌曲的附属品,没有想到舞蹈本身有这么强烈的吸引力。时任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主任的刘青弋教授以“重返舞蹈的伊甸园——CCTV电视舞蹈大赛评点”为题评论大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大的成功是使喜爱舞蹈或不熟悉舞蹈的观众坐在屏幕前观看了舞蹈,参与了舞蹈。电话、网络热线显现了观众参与的热情,尤其是那些电话提问中有大学教授和科学院院士,以及举家共赏的家庭讨论,显现出现代观众对舞蹈欣赏的文化高品位……如何运用电视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既克服商业竞争的困扰,又不失节目制作的文化品格,电视人的理想追求莫过于此——于是,我对CCTV电视舞蹈大赛组织者与支持者的第一个钦佩点即在于此。”[1]赛后高鑫撰文提到,“舞尽人散,掩卷长思,回顾电视舞蹈大赛,时时会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我们不禁要去探索电视舞蹈大赛自身的特点,不禁要追问电视舞蹈大赛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行内行外的观众?那是因为电视舞蹈大赛拥有一个站在多维观点背后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用现代的手段传播舞蹈艺术,用肢体表达人类生生不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这种传播不仅局限在某一种舞蹈上,而是全方位地描述,所以有了多维观点的并存。这种传播也不仅仅固执于专业圈子,还以电视的大众传媒特性,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一样,‘电视舞蹈大赛是电视艺术把自己的艺术特点‘隐藏’起来,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产物’,使今天中国的舞蹈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关注。”[2]

第二届“大赛”之后,《舞蹈世界》栏目也经历了自创办以来的最大一次改版,用全新的节目形式把舞蹈奉献给广大观众。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舞者,都可以在每星期《舞蹈世界》的“风云舞坛”进行“比舞”,尽情展示舞蹈的民族风情、古典风韵、都市风尚、时代风流。观众与舞蹈界的桥梁已经被我们架设并贯通,舞者的心有多大,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

第二届“大赛”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许多观众、舞者来信来电询问何时举办第三届大赛。观众的需要、舞蹈界的良好愿望,以及电视节目推广和弘扬先进舞蹈文化的责任,促使我们考虑将舞蹈大赛持续性地举办下去。

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于2005年举办,我们又进一步调整大赛方案并取得突破:在奖项上,增设了作品创作奖;在比赛环节上,延续往届流程的同时,使之更加紧凑;运用Live Slow Motion(直播的慢镜头)画面回放技术等电视技术手段配合现场讲解,增强了第二演播区功能,这在国内文艺类赛事直播节目中还是首次出现,观众反应热烈。同时,通讯技术的进步,使本届大赛的观众评委已经不再局限于比赛现场,任何观看直播的观众都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打分,并计入选手比赛成绩。赛后统计,有20多万观众参加了评比活动。

大赛的成功虽在意料之中,但各界的热烈反应仍然有些出乎意料,《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刊登大赛的盛况与评论。文艺界的专业刊物也竞相评说大赛,还有无数观众发给大赛的短信留言也使人备受鼓舞……

2007年,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如期举行。第四届“大赛”不限制参赛选手的年龄、专业,扩大了参赛选手的范围,增加了比赛的舞蹈种类、形式和比赛时间,增设了群众创作表演舞蹈、中国民间舞大秧歌和街舞的比赛,并以专场的形式呈现,因此吸引了大批非职业舞蹈选手报名参赛。其中,群众创作舞蹈参赛作品占到全部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一,也成为报名人数最多、涉及行业系统最广、年龄跨度最大、舞蹈种类和题材也最为丰富的组别。比赛直播延长至十天。同时,在作品表演、综合素质考核、技巧展示之外,增设即兴舞蹈环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本届“大赛”的所有电视观众都可以登录央视网站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评出“观众最喜爱的作品奖”。

笔者担任了一至四届“大赛”的总导演,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艰难跋涉,也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巨大收获。电视舞蹈大赛以前没有先例,没有范本可供参照,完全是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随着“大赛”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和收视率的逐届攀高,到第四届时,有很多赞助商主动找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大赛”已经从“没有赞助”转变为“挑选赞助”了。第四届“大赛”也没有辜负赞助商的期望,收视率再次攀高。当然,收视率不能完全反映节目的艺术水准,但在传播广度方面,收视率还是一个较为客观的参照数据。“大赛”的影响力还可从业内业外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中看到,时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左青在其撰文中谈到,“作为从第一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到本届大赛,连续四届担任监审组成员之一的我,置身于央视演播大厅里的舞蹈百花园中,无法不被它空前的兴盛、丰富和多彩所感染,所感动,所振奋。舞蹈这门古老而又年轻、小众而又大众的艺术,在中央电视台搭建的平台上,在广大观众以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的热切参与下,充分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和时代风采。”[3]相比专家学者的评说,大赛获得的观众反馈尤为可贵,比如第一届“大赛”的观众来电来信中,一位偏远山区的观众激动地表示,“平生从未见过这样的舞蹈,现在通过电视才知道舞蹈是什么样儿的!”又如有位江苏宿迁的观众感叹道,“一直很喜欢舞蹈,但通过大赛才了解到舞蹈有那么多丰富的种类”。一位北京市的观众在电话中热切地说,“是舞蹈大赛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到这么多精彩的舞蹈节目!”这不仅让亲历者感动,更添一份欣慰。

电视舞蹈大赛能够在这四届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观众群,笔者认为大赛主办方对赛制的宗旨明确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属性,制定比赛方案尽可能地站在观众角度考虑。例如,在舞种方面,考虑大众审美趣味的多样性,除了专业舞种之外不断加强非专业舞种的参与;在赛程方面,将舞蹈作品表演与综合素质问答、即兴舞蹈环节环环相扣,并在三至四组参赛选手表演之后,插入第二演播室的专家点评,使整个比赛起伏有致、松紧得当;在舞蹈作品方面,考虑电视观众的注意力“低卷入”状态,限制了参赛作品的时长,每个作品必须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也使得很多在专业赛事上已经获奖的作品为了适应大赛要求,不得不重新删改;在观众的互动参与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一步步扩展观众参与面,随时聆听观众的声音,加强观众的参与感;在比赛顺序的安排上,除了参赛演员抽签以示公平之外,同样还考虑了观众观看的丰富性和注意力,主要做法是:在抽签之前将节目演出顺序按表演形式做了一定的限定,比如每场的第一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会安排群舞,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插于其中,相近题材作品和民间舞蹈、芭蕾舞会分别安排在不同日期,在此基础上再由参赛者自己抽号进行填充,这样就可以将不同表演形式的作品分别安排在每天的赛事中。

同样重要的是,这四届“大赛”始终都非常重视舞蹈作品与舞蹈演员的质量水准。首先,比赛的层次级别决定了有大量高水准的演员、编导与专业院团的积极参与;其次,为了使近两年的高水平创作与表演能够有一个更加集中的展示,比赛允许在其他专业比赛中获奖的节目再次参赛;同时,为了加深观众的审美理解,设置专家对作品的点评以及对舞蹈专业知识的介绍。由此,从以上各方面,我们强调了“大赛”在舞蹈艺术品质和艺术审美方面的引导作用。

在这四届“大赛”中,我们一方面努力加深大众对于舞蹈艺术认知程度,一方面也努力收集反映电视大众舞蹈审美选择的信息,这些数据资料能够为我们了解电视大众的舞蹈审美倾向提供一些路径。以下是第四届“大赛”网络观众票选“最喜爱节目奖”结果。

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网络观众票选“最喜爱节目奖”结果

注:缺专业综合场(五)资料

观众投票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电视观众的舞蹈审美趣味。比如,在专业舞种综合场(舞种有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当代舞)中,观众最喜爱的节目里民族民间舞所占最高票数场次比例最多,所选择的这些民族民间舞在富有地域风情的同时,其表达情感是大众易于产生共同体验的,其表达方式是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如《敖包相会》《诺苏惹》。

当代舞也在专业舞种综合场的单场投票所占票数最高,作品《回家》的投票达该场票数的72.58%。观之作品《回家》,其题材涉及了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描述了辛苦工作到年终的一对农民工夫妇坐上返乡的火车,却没想到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却丢失了的故事。该舞蹈不但直面当下热点,并且具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极易引发观众的审美注意和情感共鸣。

下面是第四届“大赛”各场次的收视情况。

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各场次收视率和收视份额

一般而言,普通电视观众对于舞种并不具有明晰的辨识能力,但对于在城市受众中有较高普及率的国际标准舞来说,还是显示出了相当大的审美兴趣。从2000年首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开始,国际标准舞就已进入比赛的舞种项目。本届“大赛”入围的作品,代表了国内创作表演的特点和水准。考虑到国际标准舞与其他舞种的可比性较少,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设立为专场进行。该场比赛的收视率在四个专场比赛中排第二,此场的观众投票总数为所有场次最高,总票数高达69482票,可以看出喜爱国际标准舞的观众数量较多,观看和参与投票的热情较高。

街舞作为一种流行舞蹈,它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竞技性,因其轻松随性的动作、自由张扬的个性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是“大赛”首次将“街舞”纳入比赛项目,并设立了专场。如果仅仅从收视率来看,街舞专场并不突出,但如果考虑到电视观众群体年龄结构总体偏中老年化的趋势,这一收视率已属不易。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曾在2006年3月组织了一次街舞汇演活动,全国12支小有名气的街舞团队带着他们近期编创的街舞作品参加了汇演,展示了一批作品化程度较高的街舞。本次大赛入围决赛的团队有不少参加过该次汇演活动,他们以中国青少年自己的眼光和自身特点来表现街舞,探索街舞作品化的发展之路。比如中国传媒大学选送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占座》,河南郑州选送的反映怀念逝去朋友的《回归》,同时我们也惊喜地看到,部分街舞作品还融入了民族的元素,比如云南省舞蹈家协会选送的融入佤族舞蹈元素的《梦回佤乡》等,在街舞的创作编排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作为国家级电视媒体举办的舞蹈赛事节目,我们除了不断了解和满足大众观赏需求,充分展示舞蹈艺术魅力,让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之外,时刻不忘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让节目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同时也让优秀节目成为今后舞蹈创作的参照系和风向标。为此,本届比赛我们专门设立了由专家评委单独评选的“最佳作品奖”,专门鼓励优秀作品创作。下面是第四届“大赛”专业评委评比“最佳作品奖”结果。

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专业评委评比“最佳作品奖”结果

这些获奖作品在观众投票的“最喜爱节目奖”中也都占据非常靠前的位置,说明电视观众与专家评委在舞蹈审美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专家评委在作品评选中主要从作品创作出发,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风格与表现的多元、技术技巧的有机融合,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以期形成鼓励创作、推动创新的风尚。

这些获奖作品,可以说都是凝聚着编创者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精品。《士兵兄弟》青铜雕塑般的造型处理,定点舞蹈束缚中恣意刚劲的舞姿呈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的创新性和演员扎实的功底也赢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梦回佤乡》是街舞“作品化”探索的一个成功标杆,不仅具有街舞典型的动作技巧,而且还融入了丰富的民族元素,为街舞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范例。两位身残志坚的舞者表演的《牵手》,不仅在精神上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舞者以残缺之躯追求舞蹈完美的肢体表达更显示出他们过人的意志和功力,也让作品达到了一定境界。民族民间舞蹈同样也是专家评委高度关注的舞种,《盛装舞》《刀郎麦西来甫》《南国雄狮攀高峰》等一批优秀作品,完美传承了民族民间舞的优秀传统,并且在显示出相当“纯粹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编排、技巧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我们通过“大赛”的电视荧屏,让舞蹈与观众之间、舞蹈界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电视舞蹈的大众传播迈向更广、更深的空间。

注释

[1].刘青弋.重返舞蹈的伊甸园——CCTV电视舞蹈大赛评点[J].艺术教育,2002,(6):22.

[2].高鑫.CCTV电视舞蹈大赛:作为多维观点的观点[J].电视研究,2003,(2):65.

[3].左青.盛事热舞面面观——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一瞥[J].舞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