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生产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以生产岗位需求为导向,一个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又是持续开放的,因此,培养过程中可以将新内容不断融入其中,学习者能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对课程开发者来说,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了解岗位需求,熟知岗位生产过程,具体设计学习任务时,应以生产过程设置完整的行为过程,将岗位需求和学习任务融入行为过程,在课程实践中才能体现任务驱动、能力导向的学习效益,最终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岗位能力。
课程开发应以生产过程为依据,了解岗位需求,对于工业机械工培训,还需要了解岗位应用的设备、工具、仪器和组织流程等,尽可能地熟悉企业岗位整体情况,进而分析岗位任务,根据岗位需求开发学习任务,再通过生产过程将学习任务组成新的学习系统,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获得能力。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5所示:

图1-5 以生产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的流程
1.工业机械工行为领域课程体系
工业机械工是以机械零部件生产过程为主线,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传统的课程开发,将机械绘图、识图、标准编制成机械制图课程,将机械原理、结构分析、材料等编制成机械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仍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目标开发的。而工业机械工是以机械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开发、研制、生产、装配以及调试为对象,围绕职业行为开发课程。德国工业机械工培训规定15门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 020课时,在3.5年内完成相关教学,如表1-9所示。根据国内工业机械生产需要,工业机械工一般可围绕机器生产、设备装配、生产工艺、装置研制以及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等开发课程。
表1-9 德国工业机械工学习领域课程设置

工业机械工是德国较成熟的职业培训之一,在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应用广泛。2006年以后,我国一些德资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引入这一职业培训工种,实施工业机械工本土化培训,设置10个学习领域课程,因学制和学员的不同,教学学时仅为670学时,教学计划如表1-10所示:
表1-10 本土化工业机械工行为能力课程体系

本土化学习领域课程,从内容上也可分为基础性技术领域、专业性技术领域以及企业岗位结合的技术领域课程。第1年的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为基础技术领域课程共280课时,也是金属加工类职业技术工种可以共用的学习领域课程;第2年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性较强,共200课时,融合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系统的装调和维修等内容;第3年主要研究质量和产品、设备设计和生产实现,是解决企业岗位技术持续创新和工艺完善所需要的技术领域,共190课时。
根据能力为导向的原则设置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要根据职业能力设计学习目标,也就是行为能力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解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要按完整行动方案的学习任务,要求学习者组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步骤逐一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就是任务驱动下的行动方案,是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要领。行为能力课程的开发如图1-6所示:

图1-6 行为能力课程的开发
工业机械工的手动工具加工机械零件课程,是以手持工具加工、拆卸、装配等为载体,开发工艺、零件、材料和制图等学习任务,在一个机械零件完整的加工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实践,以获得工作能力。其课程开发如表1-11所示:
表1-11 手动加工机械零件课程开发

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要充分考虑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注重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的衔接,相关的任务在下一个学习过程中可能被应用,学习者不仅可以深入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学到的知识、技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巩固。教师的任务是评价、考核、测试学习者。教师在设计的学习情境中要求学生自学,并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教师教学时要发放学习工作页,学习工作页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行文资料,翔实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资料。教师在每一个学习情境完成时,都要设计考核环节,方式各异,可通过观察进行评价评估,也可通过记录学习情况的学习工作页来考核,或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进行考核。
2.行动能力为导向的培训体系
在德国,企业根据职业培训条例的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岗位用人需求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和培训时间等建设培训中心,由地方商业行会对方案审核通过后实施。双元制本土化后,培训中心建设的主体可能是学校,如太仓健雄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可能是政府依托产业园投资建设,如成都(蒲江)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中心;也有的是德资企业直接投资建设,如舍弗勒培训中心、博世培训中心等。
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宽基础实践能力、重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岗位实践能力”,同时要求学习领域课程在岗位实践能力培训时提供理论支撑。
工业机械工基础实践能力培训安排在总课程前1.5~2年,宽基础体现在培训时间较长,培训内容广,重要的技能强化训练;专业性技能培训在第2年,为严格的技术能力培训,重点是让学徒体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培训期间要完成相应的专业技术作品;岗位实践能力培训是介于培训中心和企业生产现场之间的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培训中心可以针对合作企业的岗位需要,开发基于岗位任务的培训项目,在学徒学习的第3年实施培训,让培训与工作紧密对接,这是岗位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任务。培训模块设置如表1-12所示:
表1-12 工业机械工培训模块设置

技能技术培训不是简单的零部件加工,是对企业岗位工作行为进行分析,结合学徒学习能力和成长规律实施培训。完整的工作行动分为六个步骤,称为“六步行动法”,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和评价。
第一步,资讯。收集必要的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实践条件和工位状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徒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计划性等,为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奠定基础。
第二步,计划。独立或小组制订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准备方案、设备清单、工量具等,是执行计划的前期准备。以往培训准备都是由教师提供条件和反复要求,在行动能力导向的培训模式中,行动由学徒自己决定,方案由学徒自己制订。
第三步,决策。学徒在决定执行计划之前,可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或向培训师咨询获得最终执行方案。
第四步,执行。实施计划,执行过程要根据工艺要求,工艺文件应规定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为取得较好的效果,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突出“做中学”的特点。
第五步,检查。检查并不是教师考核学徒,主要以学徒自我检查为主。检查要对照技术标准和工艺文件要求,做好记录,对未达到要求的成果提出整改措施,培养学徒专业技术的鉴别能力。
第六步,评价。正确评价别人学习成果是培养学徒专业能力的重要措施。按照完成的成果进行技术评价,根据各小组的演示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培训是一种让学徒自主行动完成工作任务的培训模式,要求思想和行动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获得工作经验。在很多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中,培训师十分重视技能的规范操作以及加工零件的精度,但是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培训体系中,更要注重培训的准备和行动的过程,尤其是工作计划和技术文件的制订及其在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上的应用,这对双元制技能培训非常重要。表1-13是不同培训体系间的比较。
表1-13 不同培训体系的比较

学徒的培训成果可用来展示,形成教材和案例,部分成果可作为其他技能培训的基础材料。另外,按培训计划展示三个年级的培训成果,从培训成果可以了解学徒的培训任务和培训目标,使学徒学习目标明确。
对培训项目进行考核是为了验证学徒的学习情况,督促学徒努力学习。双元制本土化培训是以行动能力培训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考核贯穿培训的整个过程,学徒按“六步行动法”进行学习,分组分工,学徒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记录,并且要求自我评价,在上一步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施下一步工作,且每一个工作步骤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并记录在学习工作页中,教师要定期检查学徒的学习工作页,并且按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