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熟悉感
史佩君大约是到了晚间才回的府,钱矜笙便再去了一趟。
“佩君姐,想麻烦你帮我和萝烟姐的店取个名。”
史佩君点点头,将已经写好的字递给了她,“你看看行不行?”
钱矜笙拿起来,几个娟秀的字体映入眼帘。
“白璧坊!”
钱矜笙点点头,觉得很合适。
“谢谢佩君姐。”
钱矜笙想起了事,转头问史佩君,“佩君姐,你今日去见密友了?”
她有些好奇,其实史佩君挺少出门的。
今天出门还这么异常,显然有些秘密。
她也不是故意打探别人秘密的,就是随口问问,关心关心。
史佩君不愿意说,她便也不多问,离去了。
钱矜笙走后,史佩君吩咐阿红道:“你去倒杯热水来吧。”
“是!”
阿红出去后,史佩君才行至烛台前,将自己衣袖内的纸条拿出来,在烛火上点燃。
看着明黄色的纸条燃尽,史佩君的面上也燃起淡淡担忧。
那人,还是找到自己了。
…
又过了两日,小铺的牌匾做好挂上,铺子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她跟万萝烟一起剪了彩,燃了一条炮竹后,店员开始吆喝迎接客人。
早已经预定的订单也在进行着。
钱矜笙去了后院,在一叠架子上掀开点点白布,豆腐的毛已经长出来了,再过几天也能卖腐乳了。
这些日子铺子源源不断的进账,生意十分兴隆。
当然,这也多亏了平江楼那道拿手的豆腐,让京城人爱上了豆腐。
要做成豆腐,就要点卤,可惜他们并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不怕,她还有这么多拿手秘方,推陈出新,才能留住顾客。
随着钱财源源不断进账,系统的积分进账提示音也响起了。
“成功开店,奖励一百积分。”
“成功盈利,奖励一百积分。”
一共两百积分入账,加上之前的一百积分,也就是三百,让她就开始去商场查看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装备了。
这些日子许泽林那爱意值一直没有涨,所以,她准备开个大的,来个美救英雄。
“已成功兑换美救英雄道具卡,扣除两百积分,剩余一百积分。”
钱矜笙将卡片存放在商城里,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使用。
…
因为铺子开始盈利,钱矜笙手头上就越来越宽裕了,每日回府也就晚了许多。
许泽林知道她开始经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喜欢捣鼓这些,他也懒得去拦,只要别闹出事,一切都好。
他也给她定了个要求,“不许回来得比我晚。”
“知道了,大晚上我肯定也不会在外面晃悠,多危险啊。”
钱矜笙知道许泽林对自己宽容了许多,倒也知趣的开始讨好他,给他捏肩捶背的。
许泽林一把将她拽到怀里,“今天,好了吗?”
钱矜笙眨眨眼,明白了他问的是什么。
她的月事,早在昨日就没了。
但面对许泽林话里的暗示,她低头开始装傻。
“前几日不是很狂吗?现在蔫了?”
许泽林皱眉推开她,深吸几口气平息下怒意。
她不愿意,他也无奈。
“我的耐心是有限的,钱矜笙,”他修长的指节轻轻敲动桌面,抬眼看她,“多久?给我个期限!”
钱矜笙垂眸动了动眼,最后折中说了个数字,“三个月,将军再等三个月,好不好?”
三个月内,她必定要完成任务。
许泽林头顶那爱意值就差二十几了,她马上就能完成任务了。
到时候救他一命,应该能涨个十几分。
…
因为白璧坊的盈利,让京城不少商户眼红。
最近又推出了一款臭豆腐,那方圆百里,闻着都臭,但吃起来却能让人上瘾。
每日还限量,去晚了的都买不到。
今日铺子一开张,就有排起了长队,不到一个时辰,店小二就拿出锣鼓。
“今日臭豆腐已售完,各位可购买其他货物。”
门口排队的人一听,就发出一阵嚷嚷。
“我这大早上跨越半个城过来,就是为了尝这一口啊。”
“就是啊,这些日子我就吃过一次,还想再尝尝都没机会。”
“卖光了,走吧走吧。”
“……”
一些人散去,一些人还在继续排队。
队列不远处,一位悠闲贵公子拿着一包臭豆腐,签起一块塞进嘴里,面上十足满意:“好久没吃过这味道了。”
他转身,再去瞧一眼身边的白璧坊,有些好奇这店家了。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人?”
他嘀咕一声后,抬脚迈步去了百戏楼。
早场戏没什么人,正是清净的时候。
才直百戏楼门口,就听见里边唱《西厢记》:“情已沾了肺腑,意已惹了心肠——”
他慢走进去,台上的张生与崔莺莺正在会面。
而台下,并非只他一人,一女子娇小的背影印入他眼里。
这些时日,她都是这般早早来听戏的。
他倒是见过她的面容,是位生得娇美的女子。
戏唱完了,那女子起身要离去,目光似瞥见了自己,忽然走了过来。
“赵公子!你也喜欢听早场啊?”
“你认得我?”
赵宁浈没料到这娇美的女子认识自己,还好不避讳的来与自己打招呼。
“这京城女子,谁不认识您呢?”
凭着这副好相貌,任谁见了都记忆犹新,钱矜笙也是。
她虽没有与这位赵公子有太多交集,但也时常去他的平江楼吃饭,白璧坊也与平江楼是合作关系,认识一下叶没什么错。
赵宁浈含蓄点点头,“过奖了。”
“不算过奖,你烧的菜,我可喜欢去吃了,对了,您也喜欢看这西厢记吗?”
赵宁浈没回答反问她:“这戏不火,只演早场,你也喜欢?”
“倒称不上喜欢,就是有种熟悉感。”
“怎么个熟悉法?”
赵宁浈温柔的桃花眼微微上翘,看着她就如深情缱绻。
钱矜笙垂眸笑笑:“说不上来,其实就是种感觉吧!”
这种熟悉感,就如吃平江楼的菜一样。
鱼侩、火锅什么的,这些东西,似乎并不属于这里。
比如自己发明的豆腐,也是一样的。
不属于这里的东西,要么新颖受人追捧,要么冷门无人问津。
西厢记,似乎与这里的其他戏曲比起来,不大一样。
也或许是她想多了,虚构的剧本,不合理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