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祖承训率领明军假扮朝鲜军成功登上芦门,联军取得平壤大捷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朝鲜宣祖二十六年(公元1593年)一月八日上午,牡丹峰山顶上的城堡被第一路明军和朝鲜僧兵成功占领,驻守牡丹峰的松浦镇信率领少数日军往山下平壤城东北的密台门逃去。胸口上受伤的吴惟忠在一名浙兵将领和一名朝鲜僧兵的搀扶下到山下的明军大营里治伤后,叶邦荣、查大受、休静大师等明军将士和朝鲜僧兵在楼大有的率领下朝山下平壤城去追击逃跑的日军,并和李如松等人会合。
此时山下的第四路南兵游击将军王必迪、嘉湖苏松调兵游击将军戚金、朝鲜平安道兵使李镒、朝鲜防御使金应瑞等明朝联军将士在身穿黑色缉甲(明朝时期的一种复合型绵甲,用绢布、棉花、纸和牛皮等复合制作而成)的钦差浙直调兵兼神机营左参将骆尚志率领下正在进攻南边的含毬门。
同时,在旁边身穿朝鲜棉甲、体型稍胖的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正在率领五千名明军假扮朝鲜军进攻芦门,而站在芦门城楼上的日军也就以为下面是朝鲜军在进攻,其实祖承训率领的这支假扮朝鲜军的明军里面都还穿着一件明朝蓝色的布面甲(布面甲是在我国元朝的中后期、明朝、清朝广泛使用的,这种铠甲的内部由布帛、棉、内衬、铁甲片等组成)。
祖承训(生卒年不详),字伟绩,辽东宁远卫(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人,抗倭名将,明末清初名将祖大寿的父亲。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公元1592年)7月17日,担任辽东副总兵祖承训为了抢头功率领5000名明军骑兵进攻平壤城时中了日军的陷进,造成大部分明军将士阵亡,只有祖承训率领少数骑兵杀出了平壤城,最后渡江回到明朝国内。但是后来又在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间的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中戴罪立功、作战勇猛,立下了赫赫战功。
站在芦门城楼上的日军以为下面是朝鲜军在进攻后,他们的防守就开始松懈了,因为这些日军是瞧不起朝鲜军的,于是芦门城楼上的日军人数也逐渐开始减少,许多人都跑到其它城门防守了,然后只剩下少数的几名日军在芦门城楼上防守,后来祖承训就率军轻而易举地登上芦门的城楼了,接着芦门上的日军被俘虏后祖承训和五千名明军在他们面前全部都脱下朝鲜棉甲,露出一件一件明朝蓝色的布面甲,这些被俘虏的日军顿时都惊呆了。
而在含毬门城楼上负责防守的日本五岛列岛大名五岛纯玄看到芦门被祖承训率军占领后,他想赶紧派人去重新夺回芦门,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此时的骆尚志和戚金借助搭在城墙上的云梯马上就要攀爬到城头上了,突然一名日军足轻朝骆尚志和戚金扔了一块巨石过来,骆尚志也就被砸伤了,但是骆尚志强忍住巨烈的疼痛,和戚金一跃而起成功登上了城头,随后王必迪和明军副总兵李宁,以及朝鲜的两位将领李镒、金应瑞等联军将士也登上了城头,最后城楼上的七百名日军只剩下一半人在五岛纯玄的带领下逃走了,含毬门被明朝联军成功占领。
李宁(?~1598年),出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山西大同人,江洋大盗出身,后来投军到李成梁的麾下,作战勇猛,善使长枪,万历朝鲜战争中担任明军的副总兵(有些史书上记载的是担任参将)。
接着第二路中协大将兼副总兵杨元、右翼大将兼副总兵张世爵、东征游击将军钱世桢等人在进攻西北边七星门时,遭遇到了城楼上日军猛烈地抵抗,导致七星门一直没有被攻下来,最后外面身穿明朝紫花罩甲(罩甲出现于明朝的正德年间,紫花罩甲主要由铁盔、罩甲、卡簧腰带、腿裙等几个部分组成)、里面穿蟒袍的李如松命令张世爵点燃大将军炮(一种安装在小车上的大型火炮,全身用生铁铸造,长度为三尺多,重量为几百斤,装填的炮弹要重达三到五斤,发射的距离可以达到1里之外),城门被轰破,七星门终于被占领。
杨元(?~1598年),号菊厓,定辽左卫人,抗倭名将,长得一表人才,勇猛无敌,被人们称为“不世出之名将”,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担任中协大将兼副总兵。
张世爵(生卒年不详),广东右卫人,抗倭名将,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担任右翼大将兼副总兵。
钱世桢(公元约1561~约1642年),字士孙,号三持,南直隶嘉定县东钱宅(今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人,抗倭名将。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钱世桢被朝廷任命为御倭防海都司佥事管经略标下游击事宜,也就是“东征游击将军”。
第三路李如松的二弟左翼大将兼御倭副总兵李如柏、五弟御倭副总兵李如梅、七弟参将李如梧,以及参将李芳春等人在率军攻打西边的普通门时,李芳春的咽喉被日军用箭射中,右臂也被射伤。同时,李如梧的左臂也被日军的铁炮击伤,最后李如柏命令将士们全部用鸟铳或者三眼神铳朝城楼上的日军射击,许多日军被射死,普通门被成功占领。
接下来九点多钟四路大军在城里会合后,小西行长、宗义智、松浦镇信、五岛纯玄等人率领残兵从东面的大同门逃走,平壤城被明朝联军成功占领。紧接着李如松命祖承训、李宁率领三千人前往东部的大同江一带和在那里的朝鲜将领曹好益率领的军队会合,几分钟后小西行长等人率领的残兵在大同江一带被祖承训、李宁、曹好益率军包围,最后小西行长等人只率领六千多人冲出了包围圈逃往王京,李如松率领的明朝联军终于取得“平壤大捷”,平壤大捷中大约有一万多名日军阵亡,而明军的伤亡只有两千两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