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又是菜秧好时节
最近这段时间的菜苗苗特别多,所以价格不贵,一块钱能买好大一把,有的人讲一下价,两块钱能买三把。而且品种还很多,有小白菜、有竹筒白、有萝卜秧、有小青菜、有上海清。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干旱,蔬菜就特别贵,萝卜秧都卖到了15块钱一斤,而且还是有价无菜。
物以稀为贵,在蔬菜这里也能很明显的体现。
小时候在老家每年要种很多蔬菜,还记得那时候种的青菜和瓢儿菜都是用来喂猪的。人吃的菜即便是青菜,品种也有所不同。而且每年会种很多块田和土的菜,所以觉得时令蔬菜没有什么稀奇的,反而是大鹏蔬菜更让人觉得稀奇。但生在农家,自己种的蔬菜都吃不完,一般是不会去买大棚蔬菜的。
我记得有一年种了一块田的莴笋棒,自己家吃不了那么多,于是就送一些给亲戚朋友。到后来直接拿来喂猪。小时候家里面一年最少要养八头猪,最多的时候是十二头,所以人吃不完的蔬菜都进了猪肚。那时候没有想过要直接卖蔬菜,而且一般的人家都种得有蔬菜,时令蔬菜也就不值钱。
现在我们住在镇上,所买到的蔬菜很多都是大棚蔬菜,乡下农家种的时令蔬菜很少有人背来卖,都留着自己吃。养猪也就养一两头,也是自己留着自己吃,很少拿来卖的。现在市面上的猪肉一般都是养殖场的。农民不卖菜,不是价格低,而是种得少,一般的人家种够自己吃的就行了。乡下还在种田的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种菜够自己吃就可以了。因此现在市面上很多菜,要么是外地运过来的,要么是当地的菜农种的,菜农挑来卖的基本上是大棚蔬菜。
不管是外地运过来的,还是大棚蔬菜很多都是用农药和化肥种出来的。有一次,隔壁的老奶奶去买了一颗莴笋,拿回来发现莴笋心里面还有没有化的化肥颗粒。因此只要遇见有当地的农家人挑菜来卖,我都会买一些,即便有的还有一些虫咬过得痕迹,总觉得吃着放心。
所以遇到自己吃不完挑来卖的菜,只要价格合理我都不会讲。一是人家种菜确实不容易。二是害怕价格太低以后人家吃不完的也不挑来卖了。也不知道我这样算不算是杞人忧天,但这就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现在经常出现一种状况,乡镇或城里面的人想自己有一块地,种一点蔬菜。自己种的吃着放心。而在农村人们似乎不太愿意多种蔬菜,觉得太麻烦。以前上班的时候听他们说。在城郊有一块地方专门出租菜地,规划成一小块一小块儿的。想种菜的就去租一小块儿,周末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种菜。既让孩子体验了生活,又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更加的安全和放心。
我一度觉得那是城里面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好,而且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裕的人才会这样做。像我们这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还是在菜市场买菜来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