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主题公园的挑战与突破
敲定和大型文化公司合作打造独竹漂文化主题公园后,乔夏、陈宇和易天满怀憧憬地开启了项目筹备。可就在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规划中时,命运却突然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确定合作的第二天,乔夏正在和村里的老艺人商讨公园内独竹漂表演的细节,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电话那头,陈宇的声音带着焦急与无奈:“乔夏,出大事了!刚刚合作方突然打来电话,说他们内部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没办法按照原计划投入资金了。”
乔夏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落在地。老艺人关切地看着她,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乔夏强压内心的慌乱,简单解释后,匆忙赶往和陈宇、易天约定的地方。
三人碰面后,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易天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懊恼地说:“怎么会这样?我们都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了!”陈宇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着急也没用,我们得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投资方,或者和现有合作方协商其他解决方案。”
乔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没错,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独竹漂文化主题公园对传承文化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建成。”
于是,三人迅速分工。陈宇凭借他之前积累的人脉,再次四处奔走,联系潜在的赞助商和投资者;乔夏则回到村子,和村委会商议,看能否争取到村里的支持,同时利用自己在独竹漂文化领域的影响力,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讲座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独竹漂文化主题公园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关注;易天留在项目地,梳理现有的资源和预算,尽可能地优化成本。
在寻找新资金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无数次拒绝。有些投资者对独竹漂文化不了解,认为风险太大;有些则觉得项目周期长,回报慢。但三人始终没有放弃。
一次,陈宇在参加一个文化产业投资论坛时,偶然结识了一位对传统文化保护很感兴趣的企业家。他抓住机会,详细介绍了独竹漂文化和主题公园的规划。企业家被他们的热情和坚持打动,表示愿意深入了解项目。经过几轮洽谈,这位企业家最终决定注入一部分资金,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然而,资金问题刚有了一点转机,施工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麻烦。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部分施工现场被掩埋,不仅工程进度被迫中断,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乔夏站在被破坏的施工现场,看着一片狼藉,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工期耽误了不说,我们的预算也超支了。”陈宇紧锁眉头,一边查看受损情况,一边安慰乔夏:“别慌,我们先统计损失,联系工程队尽快清理现场,重新规划施工方案。”易天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村民帮忙搬运清理废墟中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损失。
尽管困难重重,但三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推动着项目前进。在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上,他们也费尽心思。他们希望公园不仅能展示独竹漂的技艺,还能让游客深入体验独竹漂文化的内涵。于是,除了设置独竹漂表演区、体验区,还规划了独竹漂文化博物馆,展示独竹漂的历史文物、传统工具以及历代传承人的故事。
然而,在文化博物馆的展品收集过程中,又遇到了困难。一些珍贵的独竹漂文物散落在民间,持有者对文物的保护和展示存在顾虑,不愿意出借。乔夏亲自上门拜访,向他们耐心解释文化博物馆的意义和文物保护措施:“这些文物是独竹漂文化的瑰宝,通过博物馆展示,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也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我们会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经过多次沟通,持有者终于被乔夏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借文物。
随着开园日期的临近,三人越发忙碌。乔夏负责培训独竹漂表演团队和体验区的教练,确保游客能有优质的体验;陈宇忙着完善公园的各项设施,优化游览路线;易天则负责公园的宣传推广和游客接待筹备工作。
开园当天,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游客们被精彩的独竹漂表演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在体验区,游客们穿上救生衣,踏上竹筏,在教练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独竹漂的乐趣。文化博物馆里,珍贵的文物和详实的资料,让游客们对独竹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看到公园里热闹的景象,乔夏、陈宇和易天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独竹漂文化主题公园的成功开园,不仅为独竹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他们三人,也将继续在独竹漂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携手前行,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