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咸鱼后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当然信里也说了很多嘱咐她的话语。

不难看出,她妈写信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

她妈是希望她能岁岁平安喜乐吧。

只是,好吧,她本就是咸鱼的性子,只是这事不解决了她心里会挂着事,再说吧。

…………

时光流逝,转眼三年过去了。

三年间还是发生了很多事的。

比如,扫盲的春风扫到了村里,大规模的掀起了一股学习风,你能想象一群群男女老少披着白毛巾在头认真学习的场景吗?

再比如,老李家的宅子建成了,李家两个孙子也娶媳妇了,(三年前李大力的儿子李金宝二十岁,李大全的儿子李金根十八岁)。

哦对了,知道他们办了一件什么洋气的事吗?

拍结婚照,带着双方的嫁妆和彩礼,哈哈~

这时候拍结婚照,铁锹是女方的嫁妆,书本是男方的彩礼,这叫啥?

知识和生产的双结合!

虽说这个钱是她爹李大栓掏的,但木子李觉得看戏得给门票,没毛病,哈哈。

另外,两个孙女也嫁人了,按三年前的年龄算,老四家的李金花十六岁,老二家的李金桂十五岁。

如今李老二的一儿一女都结婚的结婚,嫁人的嫁人了,老四家的也有两个完事了,只剩下老四家的三儿子李金水,今年十六岁,小闺女李金银,今年十三岁了。

老李家六个孙子辈,木子李不含在内。

又比如,村里虽偏远,但土地/改革也完成了吗?

再比如,木子李四人的户口就落在了这个小县城了,因为当初买房的时候人口普查还没开始,这也是赶上了,算是个城里人了。

还有就是她爹李大栓也确实将他两个兄弟弄到了县城做事了,因为老李家建房没占到李大栓任何便宜,总之来县城做活的过程有些曲折就是。

至于村里的那处宅子,李大栓夫妻早就想好了,县城的房子是老爷小姐的,以后他们夫妻倆老了,老爷小姐不需要他们了,就回村子里去。

所以那辆驴车这三年肩负的使命就是,偶尔驮着李大栓夫妻回村里打扫打扫房子,当然,随行的有时还有他两个回家休息的兄弟。

这是木子李这边的事,视线回到冀省Z市那边。

高承业已经在上大三了,而祁以墨也是大二的学生。

两人虽都是在首都的大学,但并不在同一所。

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两人三年过去了还记挂着木子李这个人吧。

三年间两个少年郎都长大长高了不少,至少两人都在一八零以上了。

二十一岁的高承业长相身高都在线,又是学霸属性,不乏女同志的追求,可惜三年过去他心里眼里只有那个没心没肺的木子李。

这就是所谓的白月光吧。

而二十岁的祁以墨亦是,他虽然不及高承业那般,但对身边的女同志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至于某个出现了不到两章的工具人小叔祁景和,由于表现出色等原因,也调到首都的警局这边,虽然是个副的,但谁都知道,明降暗升。

至于某个没心没肺的女人,以上三个是谁?

她怎么没啥印象了?

她很忙,她忙着去首都的大学报道,最好还能在那边再买个四合院。

没错,她努努力考上首都的大学不奇怪的好嘛。

现在是1955年了,今年也发生了大事呢。

什么事在木子李这看来是大事?

当然是钱啊!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了啊!

以前通货膨胀时的一万元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元了,想当初她可是适应了三年,到现在还是不怎么不适应的。

好在,转回来了。

最明显的就是在寄信的时候看到的,以前的基本寄信邮票价值800元,现在呢?8分!

当然也是因为之前没有角和分的单位面值。

总之,她现在才觉得日子正常了。

话说,现在旧币回收率是1:10000呢,要不要去兑换呢?

唉,换点够用的吧,不急。

但是事实就是,她木子李要买房还真得兑换成现在使用的新币才行。

尤其这里是首都。

这个时候的首都还是很热闹的,这是木子李的第一感觉。

人们穿着普通颜色单一,男的一般穿的就是黑蓝两色,大冷天的裤子跟现代的直筒裤一般无二,只是鞋子大多还是那种老式的手工黑布鞋。

女性穿着的颜色多一点,但也仅限于上半身,下半身的款式和颜色和男性的一般无二。

上半身的颜色就多了,纯色的,印花的,虽然款式都很宽松,但却添色不少。

也有可能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穿着保暖为主。

路上行人很多,骑自行车的,骑三轮的,开老爷车的都多了很多。

这里的建筑给人一种古风感,如何形容?

看过民国时期的电视吗?那些热闹的的街景就和木子李看到的街景几乎无差别。

你若早起还能看到店铺前那些进货的场景,大板车上的货物码的整齐,店铺老板笑着搬货时的喜悦。

半上午的时候,你可能还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小人堆,他们可能在某个借口路边下棋,可能是在某个摆摊卖茶老人前坐着聊天喝茶,也有可能是看到了那些路边的杂耍班子……

木子李和自家爷爷找房已经找了好几天了,房子要租的不是没有,但木子李还是想要买。

开玩笑,这个时候不买,以后想买不是没资格就是没那个钱好嘛。

虽说首都这边有木家族宅,但半个百年过去了,早就住着木家的旁支。

而且爷孙俩也没想过和那些人有牵扯,虽然三年过去了,但保不齐Z市的人还盯着的,何必牵连别人。

所以,爷孙俩低调的很。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木子李觉得腿要跑麻的时候,终于看中了一座单独的院子。

当然不是爷孙俩亲自找的,这个时候还是有房牙子(房牙子就是房地产中介)的。

只是看了很多地方,因为这边四合院居多也很大,住的人一般都是一个姓氏的亲戚啥的,像木子李他们这般单独租的不少,买的倒是不多。

可问题就在于,木子李他们不想和其他人住一个院子,人多口杂的,而且木子李用空间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