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准备
在当前阶段,借助远航号飞船之上的科技,来提升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并不是当务之急。甚至于可以说,提升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其目的,便是为修复、改造这艘飞船而服务的。
这一批科学家们来此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给这艘飞船做一个整体的评估。至少也要让文明的领导者们知晓,修复、改造这艘飞船大致需要多少时间,如此,才能做出后续的谋划。
初步的评估结果很快便出来了。人类科学家们的结论是,完成这项工作,也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因为远航号,并没有多大的损伤,只要在里面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就可以了。
到了为这一次注定要耗时长久,且注定要危险重重的恒星际远航,准备旅程之中所需物资的时候了。
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之中,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恒星际远航。
便连一个人出门旅游,尚且需要准备足够多的行李,更不要说现在,是整个文明,数百万人口的恒星际迁徙了。
这件事情必定要上升到整个文明的高度,由赵长星亲自抓总,由各大科学院、各大机构全部组织联合起来,才能完成最终名单的拟定。而后续的实际物资收集过程,又会耗费可能高达数十年的时间。
这一次远航的目的地,此刻已经确定了。
在前期的讨论过程之中,结合目标星系的星系构成、主恒星环境、活跃度等自然条件,人们最终排除了十几个备选星系,最终将目标星系定为了波江座恒星天苑四。
天苑四(ε Eri /ε Eridani)是一颗主序带上分类为K2的恒星。它是波江座内最靠近我们,也是在近距离恒星列表上能以裸眼看见的全天第三靠近的恒星。
天苑四距离地球约10光年。
估计他的年龄少于十亿年,相对来说还是颗年轻的恒星,因此这颗恒星的磁场活动比太阳强,而恒星风的强度估计是太阳的30倍。
自转也比较快速,虽然有纬度上的变化,估计周期约为11.1天。天苑四不仅质量和体积都比太阳小,它的金属量(原子量大于氦的元素)也比较低。
天苑四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已知拥有行星的恒星。这颗恒星也有两条小行星带。
根据wiki数据,天苑四的两层小行星带分别在3天文单位和20天文单位处,另外还有个大型尘埃盘在35到100天文单位的地方,并且拥有34度的倾角。
天苑四b是一个1.55木星质量的气态行星,半长轴3.39天文单位,拥有比较大的轨道离心率。
天苑四c是一个类海王星,在距离恒星40天文单位的地方,已经处于尘埃带的范围了,距离如此远的情况下,这个行星还有一些白云漂浮在下层气态海洋上,风速也自然是非常快的了。行星的自转周期是17小时,绕行恒星一圈需要280年。
确定了目的地,那便需要将目标恒星系的资源丰度也考虑进来。
目标处储量较多的资源,可以适当少带。储量较少的则适当多带。
这是一份浩如烟海,林林总总高达数千万种物资的行李名单。
资源类,备件类,消耗品类,能源类,衣食住行,食物类等等等等。
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能源了。
能源是推进飞船前进的最主要资源,也是维持飞船内部运转、维持人们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品类。
对于远航号飞船来说,能源方面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反物质。仅仅粗粗计算——以远航号最高航行速度为20%倍光速,也即每秒钟大约15公里计算,要完成这次航行,所需储备的反物质质量,至少也要达到千万吨的量级。
仅仅一克反物质与正物质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数万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能量。而,一千万吨反物质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
计算结果是,大约可以释放出1.8*10^27J能量。而这些能量,相当于地球在大约330年时间里,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总和。
幸好在运航号有反物质转速度换设备,这种设备的运行原理,大概是通过氢元素的聚变直接制取。平均每一千克的氢元素被转化成能量,则会有大概120克左右的反氢被制取出来。然后再通过磁场控制设备,在极高纯度的真空环境之中,将其束缚、储备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真空涨落的影响,也即真空之中会不断自发的涌现出虚粒子对的缘故,就算储备在不和任何物体接触的,极高真空环境的特制容器之中,反物质也会缓慢的自发减少。
其原理大概与黑洞的霍金辐射类似。
为此,人们不得不将原有的一千万吨反物质储量,再度提升百分之十,达到了1100万吨。再加上大约20%的冗余储备,需要制取的反物质总量,便高达1320万吨。
换算过来,便需要总计大约1.1万亿吨氢元素完全转化为能量才能制取出来。而按照氢元素聚变,大约0.7%的转化效率,再加上一些损耗,总计需要的聚变原料,便高达200万亿吨左右。
如此庞大的工程,毫无疑问需要整个文明全都投入进来,且耗时长久才能准备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