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论坛(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引言

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强调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及时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缓解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要设立物理网点,这便增加了其服务成本,与其盈利目相悖,因而产生了金融机构对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的排斥现象,金融为实体经济的服务也因此存在阻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传统普惠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产生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创新的技术、灵活的组织和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6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年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在G20峰会上被正式提出。《G20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指出,数字普惠金融泛指利用数字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它包括通过数字手段以客户负担得起和提供者可持续的成本为经济排斥和服务不足的人群提供一系列适合他们需要的正式金融服务。

相比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低、覆盖面积广、服务多样化,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地域覆盖,满足金融服务主体的多样化需求,缓解传统普惠金融提供金融服务的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在减缓贫困、提高收入、增强消费、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