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香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灶头和它的“跟班”们

19

灶头和它的“跟班”们

农村土灶头最惹眼的部位当属那一口口“灶眼”了。

当时的老家农村,多数家庭的灶头一般也就砌成两个“大眼”配上一个“小眼”,极少有人家砌上三个“大眼”的。有三个“大眼”的人家,要么是人口众多,要么是家境殷实。我家的灶头就是两“眼”大、一“眼”小的那种,和绝大部分人家一样。

——“眼”:此处指摆放铁锅的灶面洞口。

——“殷实”叫“小滚壮”发音“小滚奘”。

两“眼”大的,在灶头台面并排着,占据着灶头的绝大部分地盘,主要用来烧饭、烧菜、烧大锅开水。

一“眼”小的,处在台面前方的中间,底下分别和两个“大眼”的底部相通。平时永远放满了水,借着“大眼”烧火时的热量传递,把锅里的水煨暖、煨烫。“小眼”里的温水、热水,基本没有达到过沸点,属于温水,主要用来为“大眼”里的饭菜续水或饭后洗碗筷、抹布的,很少直接饮用。实在要喝,当然也没问题,就是味道有点怪。

——“温水”发音“温思”,叫“温腾水”发音“温腾思”:烧到半开未开的水、烧开后凉一段时间温度降到不冷不热的水。

——“抹布”叫“揩布”发音“卡布”。

——“问题”发音“问底”。

——此处的“怪”还可以叫“怪样”发音“呱样”。

两个“大眼”之间的里侧台面,暗藏烟囱的灶头背景墙底下,开了一个拱形的凹口,犹如一扇顶部半圆、底下长方形的小拱门。凹口的位置往下开了个洞,和灶膛相通。洞口埋着一个高约三十公分的生铁罐子,露出灶面十公分左右,用一个有木把手、开口大于罐口的汤勺覆盖着。

——“生铁罐子”叫“汤罐”:砌在灶头里、三分之一左右冒出灶面、常年存放水的罐子。

——“汤勺”,此处专指灶头上用来舀水的短柄大勺子,非吃饭喝汤时用的长柄小汤勺。一般为铝制品,少数条件好的家庭用铜制品,但把手都是一段木棍。

汤罐里通常也会放满水,同样靠烧饭菜时的灶膛热量来增温。里面的水也是温水,也不是用来直接饮用的。

生活条件特别好的人家,屋里地方也大,砌的灶头也气派,三“眼”就都是大的,真正的“三眼灶”,边上用来煨暖水的“小眼”照样有。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老家农村就有“乱乱叫,三眼灶”的戏称。意思是指这户人家财力富足、实力雄厚。当然,如此家庭,在当时的乡下也只是凤毛麟角。

——“乱乱叫,三眼灶”发音“瑞瑞叫,赛念灶”:财大气粗、派头十足、豪气冲天。

除这些个“眼”之外,有些部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同贴身“跟班”一般。

首当其冲的是各式大小不一的锅盖,与各自服侍的“灶眼”一一对应。大了,又漏气又费柴火。小了呢,不经用,柴火没少烧,大铁锅却大材小用了。

——“铁锅”叫“铁锅子”发音“铁窝子”:生铁制成的锅。那时的新场农村,“铁锅”主要指的就是土灶头上安放的大锅、小锅。名称上说是“铁”的,应该都是生铁制品。这种锅被灶膛里柴火烧久了,底部就会产生厚厚的灰垢,会影响热度的传播,烧饭菜开水的时间就会拉长,自然也要多消耗柴火。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家里大人总要把锅子从灶面揭起,拿到室外的角落或风口里,用盛饭菜的长柄铲子一下一下的铲除这些灰黑色的焦碳、灰沫,发出的“咯咯”声响有点瘆人哦。

锅盖大都是木块拼接而成的。也有拿破旧的铁锅倒扣着充当盖子的,我家就有过。妥妥的废旧物资再利用,观念超前哇,呵呵。

——这铁锅,在过去的农家也算是一个宝贝,除了“吃饭”用,太旧了甚至破了的,也舍不得扔掉,留着能派大用场,如中间穿根铅丝倒过来,当锅盖、井盖、水缸盖使用;又如给猪、狗当食盆;再不济,就在里面放些土,种上小葱根、大蒜头啥的,平时菜里的葱花、大蒜叶算是有着落了。在那会儿,如此的“废物”再利用在农村不要太多哦。就这么说吧,几乎所有农家的大人生活“词典”里,根本就不存在“废物”、“扔掉”这些概念的。

这些都算是硬件,没有还算什么灶头不是。除此之外,下面几样也是少不了的。

菜刀,也就一把。切、削、剁、砍、敲,时时拿它露一手。铲子,我们叫它“铲刀”,也是一把。上油、炒菜、盛饭、煎饼、搅汤,样样用它来腾挪。

——“搅”发音“搞”。

还有一样必备的小玩意,就是用来给黄瓜茄子丝瓜之类削皮的“刨”,这东东可是非买品哦。那时也没哪个农家去镇上买这种工具的,商店里有没有这类东西卖也不得而知。

那果蔬怎么去皮呢?这可难不倒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做呀。把小河里捞到的蛏子剖开,肉取下烧了吃掉,壳留下,把中间凸起的部位在磨刀石上一阵划拉直至穿孔,椭圆形小孔磨到长约三公分、宽约一公分即可。这样一把半手工、不花钱的“蛏刨”,特别的锋利、耐用哦。况且,一只蛏子就能做两个呢。

——“蛏子”叫“蛏”发音“岑”,外壳做成的除皮器就叫“刨”,或直接叫作“蛏壳”发音“岑靠”。你家有过哇,好用得很呢。

还有用来取水的勺子,我们叫它“汤勺”,一般就放在灶头台面上或覆盖在汤罐上。一把挂在灶头正面画有灶画的墙上的竹条制成的十字框型的蒸架,我们叫它“蛋架”,一把头部圆圈式、由铁丝网框成的长柄捞勺,专门用来从铁锅汤水里捞干货的,我们称它为“抓篱”,也是与灶头配套的不可或缺的“跟班”配件哦。

——汤勺、锅子等“覆盖”、存放在瓶罐、炉子之上,叫“扽”。

——“抓篱”发音“匝篱”。

而长柄的舀汤水的汤勺就不一定有了。像我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直接拿碗来个“海底捞月”,不是更直接、省事么,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