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罄竹难书的罪行
“那一代比一代更让人厌恶,又从何说起?”李信拧紧眉头问道。
一代比一代让人厌恶,这是得做了多少天理不容之事。
说到这,叶佑安一脸的义愤填膺,手指不断在地图上指着:“这个倭国可恨得很呢,犯下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它在两千多年后,自己强大了以后侵略别人的国家。”
“发动侵略战争,造成生离涂炭。所到之处,无不是流离失所。更可恨的是,它屠杀了我们其中一个城市华夏子孙三十多万的百姓。不仅仅这个数字,在所有战争中,遭受侵害的华夏子孙更是无法计量。最可恨的是,至今还不道歉。”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它一旦成立国家强大了以后,竟然企图三月内灭亡我华夏。简直是可恨,让人发指。不仅如此,它野心大得很。企图三月内灭亡华夏以后,还企图吞并整个世界呢。”
嬴政听完后,周身的冷气都降下来,一张脸阴沉得可怕。
他统一六国,就是希望他华夏之孙有一个共同的家,天下不再为战争困扰,让整个天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大秦的声音。
但是统一六国以后,六国贵族他都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囚禁咸阳优待。六国百姓,更是和大秦百姓一同对待。
却没有想到,这方圆之地还没有六国任何一个地方大,竟然在成立国家以后,野心如此大。
怪不得佑安说,若是回来了大秦,必定要把这个祸害扼杀在摇篮。别说现在那里是否有人,就算是原始人,他也要彻底清除,不留任何祸害威胁他的子孙。
“什么?一个城就屠杀了三十多万百姓,那不是屠国?”李信震惊,现在大秦所有的人口都没有这么庞大的数量,后世百姓竟有如此多?
不仅如此,一场侵略战争打赢了就屠城,残杀百姓无数?他们统一六国都尚且没有屠杀百姓,这个弹丸之地成立国家以后,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想他征战沙场,打过无数战争,就从未想过要去屠杀百姓。这弹丸之国,竟然如此泯灭人性?
怪不得,比胡亥公子还要可恶。胡亥公子与弹完之地的小国相比,的确是不值一提了。
叶佑安摇摇头,眼中无不是叹息和悲愤:“不是屠国,那个时候我们华夏已经有四万万多百姓了。不过,也算屠城了。”
可能对于大秦时期的人口来说,南京城三十多万的屠杀的确算是屠国,屠一个小国了。
“什么?”赢阴嫚和胡亥异口同声,眼中无不惊讶。
四万万多百姓?那得多庞大啊?如今整个大秦都没有如此多的人吧?而且屠城,屠杀了三十多万的百姓?如此毫无人性的事都做得出来?
“怪不得,比胡亥假圣旨骗杀兄长,残杀兄弟姐妹还要可恶。这简直是天理不容,千夫所指了。”赢阴嫚眸中也充满了杀气。
第一次,她那么想领兵征战打下这个地方。也终于理解了,自己父皇统一六国以后,从不屠杀六国贵族的原因了。
胡亥苦着一张脸,心中也觉得这弹丸小国之地,的确是让人千夫所指了。
就连他都知道,兵书中有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这弹丸小国,交战还得屠杀百姓?
“那当时城中的守军呢?”嬴政迫切的问道。
此时此刻,他多想率领他的百万雄师回到两千多年后,再次护住他的华夏子孙。自然,想要灭掉这弹丸小国之心也越发强烈。
此国,从古至今,最后都不要继续存在。危害四方,简直是可恨,让人千夫所指。
叶佑安叹气:“当时国内形势复杂,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发动战争。那个时候,城中支援不足,全国装备也没有这弹丸小国厉害,所以很快就被攻占了,发生了整个人类史上惨绝人寰的屠杀。”
说完,他又详细介绍了什么是人类史,以及在大秦灭亡了以后,所有的王朝历史。更是介绍了封建王朝覆灭以后,中国近代发生的历史。
嬴政听完后,心中充满了波涛骇浪。没有想到,在大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天下竟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仅仅如此,还有那么多热血鲜活的故事和留在历史长河的人物。自然,还有那个深得民心的王朝,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的确有我华夏子孙的风骨。”他感叹一声。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乞丐,还是从兵力不敌北方的南方打到了北方,并且再次统一了华夏。
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再到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宁死不屈。
不愧是他的华夏子民,这样的大明王朝,也才配和他的大秦相提并论。
“这清朝,怎么这么怯懦啊?竟然两次抛弃了城中百姓,让对面这几个西方国家来烧杀抢夺?”赢阴嫚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心里对最后一个王朝充满了厌恶。
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相比。这个国家简直是怯懦,都不配为君王。
不仅仅是抛弃百姓,抛弃城池逃跑。更是开启了割地赔款的历史,将华夏大好江山让给了贼人。
简直是可恨!
李信知道了后世所有历史了以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分。真没有想到,后世华夏之孙竟然差点承受了灭顶之灾。
“我更佩服创立新中国的伟人。”李信赞叹。
倘若说统一六国的始皇帝陛下是千古一帝,那么在三千年未有之危局,挺身而出。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收复失地,将侵略者赶出华夏,创立盛世中华的新中国更是一代伟人。
统一六国,有多年秦国的一代代底蕴。那么,在满是生灵涂炭,饱受战争侵害的神州大地,再次创立新的盛世有多艰难,怕是世间任何文字无法形容。
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才能支撑他们奔走四方,只为重建华夏家园。他想,这就是始皇帝陛下统一六国,功在千秋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