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大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捉襟见肘的大明

在朱瞻坺自己出钱替朝廷给伤亡将士发抚恤的消息传出之后,朱瞻基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妙。

他第一时间就前往了户部,果不其然,夏原吉拿这个当借口搪塞他。

要知道,在夏原吉的眼中只分轻重缓急,没有什么阵营的利益之分。

显忠庙,说白了就是提高武将地位、彰显武将功劳的一个建筑物,在面对国库没钱、伤亡将士需要抚恤、交趾地区正在交战等一系列难题的时候,夏原吉自然就把修缮显忠庙的事情给排到了后面。

无论怎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夏原吉就是软硬不吃,咬定了等伤亡将士的抚恤和交趾地区大明将士的补给问题解决之后再给他解决修缮显忠庙的问题。

一时间,朱瞻基犯了难。

作为大明宗室,而且还是皇太子的嫡长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孙,朱瞻基不是没有钱,但他不是朱瞻坺。

显忠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房子那么简单的。

首先,既然是安放战死将士之所,再加上带上了皇帝这个因素,显忠庙的修缮必然不可能草草了事。

其次,经过朱瞻坺那么一渲染,显忠庙就成了武将的最高殿堂,如果修建得寒酸了,那不仅得不到武将们的好感,还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这显然不是朱瞻基想要看到的。

最后,大明的显忠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建筑,而是当年朱棣亲自拍板,把象房改成了显忠庙。

象房是什么?顾名思义,养大象的地方。

想想大象的体型,这显忠庙能小了?

既然不小,那花的钱能少了?

朱瞻基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根据他从工部官员口中得到的回答来看,这显忠庙没个二三十万两白银恐怕下不来。

什么?二三十万两白银很少?

拜托!这可不是倭国白银大量涌入的明朝中后期,这是永乐年间!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前期!

根据《明实录》记载,在永乐皇帝几次御驾亲征的期间,大明的国库税收基本上是在两千万到两千五百万石粮食左右,折合白银约五百七十到六百万两。

是不是很多?但是别着急,这还没完呢。

朝廷每一年都是有着固定的支出的,首先就是官员的俸禄。

虽然大明官员的俸禄可谓是历朝历代最低,但这也只是官员而已,别忘了大明还有一整个等着朝廷发俸禄养活的宗室。

虽然不是中后期那种已经让朝廷负担不起的地步,但也正因为是前期,你拿掉了人家的权力,不得多给点儿钱安抚一下?

其次,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

道路、水利、边防等等都需要钱,而且还有个年年险情的黄河以及每年都要遭受好几次倭寇劫掠的海疆。

然后,战争和赈灾方面的支出。

从永乐朝开始,战争几乎就没有断过,首先就是交趾的陈季扩先后三次投降但又三次反叛,除此之外还有江西李法良叛乱,再加上北征,这份支出小不了。

最后,国家礼节性的支出。

在这方面,主要是藩国来朝、宗室嫁娶、祭天封禅等等。

那些小支出比如祭孔劝农,表彰节妇孝子等等就不算了,就说大明在藩国来朝这方面的支出就不低。

除了这些之外,大明还有独属于自己的支出,比如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队和人员花费、编修永乐大典也耗费颇巨,更别说还有迁都这种大事儿了。

五百七十万,按照六百万两白银来算,除去这些,国库还能有多少呢?

就这还没算皇帝自己的内帑呢!

最后的最后,国库还必须得留下一部分,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敢保证赈灾的粮款就一定够,一旦来了个大灾年呢?

如果把钱可丁可卯的算好了来花,一旦出现了个意外怎么整?

所以,国库的钱,无论是对皇帝、对朝廷还是对百姓来说,永远都是不够花的。

也正因为此,后世的一些电视剧中,皇子皇孙大孙动辄二三百甚至是三四百万两白银的,那都是纯属扯淡的。

朱瞻坺是个特殊的存在,不能说史无前例,最起码在大明,没有他这样的宗室。

朱瞻基虽然是太子的嫡长子,几乎是被默认的皇太孙,但要他一下子拿出来二三十万两白银……

他还真做不到。

和武将阵营拉近距离的机会就在眼前,但偏偏触摸不到,这让朱瞻基一时之间着急了起来,但却又没有办法。

“坐好!”

就在朱瞻基正在干着急的时候,一道声音自他后方响起,让他悚然一惊。

“你看看你这幅样子,还有没有半点宗室子弟的风范!?”

“爹。”朱瞻基低下了头,快步朝着正在走进来的朱高炽走去。

“爹,您看户部他们……”

“看什么看!?”朱高炽垂下眉眼,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放着!你当你爷爷的考验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吗!?”

“考验?”朱瞻基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随即后知后觉地恍然。

“原来爷爷是想……”

作为太子的嫡长子,又是朱棣亲自培养的皇太孙,朱瞻基的天分不差,所受到的教育也不差。

甚至,和朱瞻坺比起来,他各方各面都要强一些,无论是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亦或者是受到的教育等等。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朱瞻坺的突然冒起,再加上武将们俨然有一种将朱瞻坺当做未来主心骨的样子,这就让朱瞻基着了急,这才让他一时之间被蒙了心智。

“爹,那这么说来,瞻坺他岂不是……”

在想通了前因后果之后,朱瞻基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丝放松的表情。

“什么?弄巧成拙?”见儿子想通了,朱高炽的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哪有那么简单。”

“你爷爷的本意是想要制衡,瞻坺此举虽然是突破了你爷爷的意思,让制衡之策没了效果,但结果却是一样的。”

“解决了问题,但却被文官所厌恶,瞻坺这是让自己不断的偏离那条路,以此告诉你爷爷,他无意那个位置。”

“虽然不知道他后续想要做什么,但就目前来看,他是成功的。”

“那,爹,他……”朱瞻基闻言又着了急。

“急什么!?”见儿子又着急了,朱高炽的语气再次不满了起来。

“你能怎么办!?”

“他现在是在远离!你想怎么做?是让他别远离?还是让他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