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天台上的北斗七星
行政楼的铁门年久失修,等到工作人员锁门时天空已经被暮色染的通红。我们看向楼顶天台东南角——那里有丛茂盛的爬山虎,叶片在晚风里摇晃得像某种密码。
“完犊子。”陈默掏出回形针开始撬锁,“这锁型号没见过...”
陈默第一个翻过消防梯,他的校服外套反穿着像个工作服——据他说这样万一被逮到,可以假装是来修空调的临时工。只见他踩着破旧的空调外机翻到二楼去,刚好那一侧窗户没人关。胡昊的体型显然不适合这种高难度动作,他选择从侧门铁栅栏之间的缝隙溜进去,结果被门框卡住,肚子上的赘肉在铁皮上压的晃来晃去,duang duang的。
“许一天,拉我一把!“他气若游丝地伸出手,像极了《盗墓笔记》里被青铜门夹住的胖子。
我拽着他的胳膊,他的校服袖子“刺啦“一声裂开条缝。胡昊低头看了看,叹气:“我妈刚缝的……”
好半天才挤过去。
陈默蹲在楼梯拐角,压低声音:“你们听。”
整栋行政楼空荡荡的,只有顶楼隐约传来电流的嗡鸣。我们蹑手蹑脚地爬上最后一段楼梯,推开天台铁门时,夕阳正好撞进视野——整座校园在脚下铺开,操场上的学生小得像蚂蚁。随着暮色逐渐加重,远处教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是某种神秘的信号灯。
胡昊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WiFi信号栏瞬间跳满。
“卧槽!满格!这里真的也能连!“他兴奋地一连串地压低声音,“信号源叫‘云顶天宫004’!”
我试着输入在旧地下室一样的密码:“02200059“,系统竟然真的显示“已连接“。
“……这合理吗?”胡昊瞪大眼睛。
陈默已经开始测速:“下载5M,上传2M,比教室里的校园网快十倍!”
我打开我们班级藏在云盘深处的高中笔记大全,发现林雨眠在不久前更新的物理笔记中最新文档里夹着张照片——是她在实验楼顶拍的校园全景,角落里有道用粉笔画的小小箭头,指向行政楼天台。
照片描述只有一行字:
“正确路径需要自己测绘。”
我望着林雨眠照片里那个粉笔箭头,突然觉得心脏像被什么击中。
那支去年期末考试借她未还的中性笔,正在我书包侧袋里微微发烫。
我走到天台边缘,发现锈蚀的铁栏杆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箭头,指向东南角。那里有一丛茂盛的爬山虎,叶片在晚风里沙沙作响。我拨开叶子,话卡在喉咙里。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呆若木鸡——爬山虎掩映的墙角立着个自制信号放大器,用电路板和易拉罐拼接而成,天线是拆分的圆规腿。机器侧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2003届物理组合影,年轻的铁手张站在角落,手里举着的正是《盗墓笔记》第一卷。以及熟悉的北斗七星连线图:而我们所处且最亮那颗星的位置,同样被人用粉笔画了个小小的“X”。
恍惚间,陈默的呼声让我们清醒。
“终极找到了。”陈默的声音发颤。他指向机器底部刻着的一行小字:
“给所有相信青铜门后另有天地的人。——杨 2003.09.17”
夕阳把我们三的影子投在水泥地上,拉长成三个歪扭的惊叹号。
我们蹲在天台的角落里,盯着那台自制信号放大器发呆。
陈默的手指在机器外壳上摩挲,金属表面冰凉,刻痕却很新,像是最近才被人重新加深过。胡昊捧着手机,WiFi列表里跳动着两个“云顶天宫“——一个信号强,一个信号更强。
“这不对劲。“胡昊压低声音,“如果这台机器真是2003届留下的,为什么现在还能用?电子元件早该老化了。“
我凑近观察,发现放大器的电源线接得很粗糙,绝缘胶带还是崭新的,边缘甚至没沾上灰尘。
“有人最近修过它。“我说。
陈默突然打了个响指:“林雨眠!“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她留下的字条、旧地下室通风管里的摩斯密码、物理笔记中夹着的照片……一切都像是精心设计好的引导。但为什么?
胡昊挠了挠头:“你们说,她会不会就是那个‘杨’?“
“不可能。“陈默摇头,“‘杨’是2003届的,林雨眠和我们同届。“
“那她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三个沉默了一会儿,天台的风吹得人脊背发凉。
“有人在利用我们。“陈默突然说,“他们知道我们在搞‘校园逃生地图’,所以故意引导我们发现这些WiFi点。“
“为什么?“胡昊问。
“不知道。“我摇头,“但肯定不是巧合。“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跳出来:
“行政楼天台,东南角,爬山虎后面还有东西。——L“
我们三个同时抬头,看向那片茂密的爬山虎。
陈默第一个走过去,拨开叶片,后面的墙上还刻着很隐蔽的一行小字:
“下一个点在实验楼顶楼,频率2.467GHz。——杨“
字迹很新,像是最近才刻上去的。
胡昊倒吸一口冷气:“这算什么?寻宝游戏?“
我盯着那行字,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我们以为自己在探索秘密,但实际上,我们才是被探索的对象。
有人在看着我们。
有人在引导我们。
而林雨眠,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