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杨广的千古一帝梦

在上一节中,我们看到有人遭遇挫败后会直接退行到最原始的全能自恋中。那么,有没有人是没怎么遭遇挫败,而是太顺利了,或者说被过度满足了,而陷入全能自恋中呢?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不再发展,而是停留在某个阶段,这叫“固着”。固着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严重匮乏;二是过度满足。前面我们谈了严重匮乏的例子,现在我谈一个过度满足的例子。

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

讲到这儿,得推荐一本书——历史学家张宏杰的《坐天下》。这本书里讲了九个中国帝王的故事,都是关于全能自恋的好素材,其中一个就是杨广。本节里使用的素材,都来自张宏杰的这本书。

不知道你对杨广的直观了解是什么。张宏杰说:“杨广是古往今来被历史学家侮辱和损害的人中最严重的一个。”在一些历史学家眼里,他简直可以列为“古今恶人榜第一名”,身上集中了人类所能有的全部邪恶品质,也犯下了人类能犯下的所有罪行,没什么优点。

在民间传说中,杨广的形象更糟糕。他昏庸无道,当了皇帝后就一直在深宫里沉溺于女色。最令人不齿的是他在父亲隋文帝病危时奸淫父亲的宠妃,后又杀死父亲。

然而,杨广实际上是一位极有追求的帝王。他的梦想是“千古一帝”,就是想做皇帝中的第一名。隋朝崇拜秦始皇、汉武帝和光武帝,而他不仅想超越他们,还希望他一个人的光彩要盖过他们三个人的总和。

这只是一个自大狂的幻梦吗?并不是,或者说,不全是。如果杨广在他即位后第五年去世的话,他这个梦想基本上算是实现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杨广的一生吧。

杨广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天资聪颖,才华绝伦,容貌极佳,有心机,有耐心。在他的谋划下,他取代了哥哥杨勇的太子位。后在36岁时,隋文帝去世,他顺利即位。

即位前,他就已经展现出了超凡的统治力。他率50万大军灭了陈国,正式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割据状态。此后,他做了10年的江南总管,把江南治理得极好,赢得天下人的普遍赞誉。

即位前,杨广就如何管理国家进行了无数推演。即位后,他立即启动了他一个个宏伟的计划。

1.刚即位三个月,宣布要营建东都洛阳,并召集数十万名民工,先围着洛阳修建了一条总长上千里的护城河。

2.他的年号“大业”,大业第二年,征召数百万名民工到洛阳工地。

3.洛阳工地开工后没几天,他宣布开凿大运河,为此又征召上百万名民工。

4.不久,他宣布造万艘巨船,为他的南巡做准备。

这些工程,每一项都震古烁今,可杨广两年内就都推出了。这有明显的躁狂症状,好在隋文帝留下的家底殷实,大隋朝能支撑这些庞大的计划。

除了这些工程,杨广的躁狂还表现在,他像是热爱上了演讲,常常召集大臣们开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政治构想。

以上这些事情,杨广在宫殿里就可以完成,可他并不甘于待在深宫,他非常热爱外出。同时,他绝对是一位工作狂。张宏杰认为,他可以列入“中国皇帝勤政排行榜”的榜单,甚至是第一名。

例如南巡后,他又率50万大军出塞,向北方游牧民族炫耀武力。他热爱旅游,喜欢去帝国边陲,曾率十几万大军穿越海拔四千米的祁连山的山谷。

杨广的这些做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儒家认为,皇帝应该“寡欲少动”,可杨广欲望满满,想法极多,动静不断。儒家文化是相对内向、封闭的,可杨广热情、开放。儒学家们因此担心,皇帝的欲望是危险的火种,可能会烧毁王朝的前途。

他的欲望也的确变得越来越无边无际,他对极致与完美的追求,延伸到了各种细节中。没有几十道山珍海味,就不叫吃饭;没有遮蔽天日的宫殿,他就没法玩;没有几十万的军队跟从,就不叫出巡……

他越是能实现全能自恋得以满足的感觉,帝国的百姓就越不堪重负。他的这些伟大梦想,都有赖于一层层官员们对民众日益加码的剥削和奴役,每一个伟大的工程中都有一批批民工死亡。

但帝国的底子真厚实,杨广的运气也真好。连续几年,农业大丰收,工程也进展神速。大业五年,是正好40岁的杨广的收获之年。

辉煌灿烂的洛阳城建成了,他命名为东京。

国家图书馆藏书达37万卷,是历代之最。

科举制正式确立。

军事上,北方强敌吐谷浑被灭。

经济上,杨广多次减免税负,可财富仍滚滚而来,人口也高速增长,各方面指标远超后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如果就此罢手,不敢说是“千古一帝”,但他至少可以比肩那少数几个伟大的帝王了。

可是,就在这一年,他宣布要征伐高句丽。

大业八年,准备得无比充分的大隋军出发了,还是皇帝亲征。军队人数达113万,绵延达1040里,到处是色彩鲜艳的旗帜和军乐队,而且每一军都设了受降官……

杨广做了最充足的准备,在他的想象中,小小的高句丽会不战而降,事情就像他当年以碾压之势灭掉陈国一样简单。他为胜利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他完全没想过如果失败了呢?

他不想这件事也有道理,从未失手的隋大帝已晋级为神,神怎么会失败呢?

可大隋军就是败了。

这一下打蒙了杨广,但半个月后,他重新振作起来,宣布明年他要二次征伐高句丽。要做的准备,比这次更充分。

大隋朝的劲儿,就这样被用光了。先是不堪重负的农民纷纷起义,等他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即将成功时,贵族也开始造反。他不得已在最后一刻撤军。

但紧接着,他又发动了三征高句丽……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按说,杨广也算是英明睿智,那他是怎么了,怎么就不能用现实的态度面对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失败的事,及时做调整呢?

张宏杰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解释。他说,杨广的目标是成为千古一帝,征伐高句丽的失败直接灭了这个梦想。如果杨广及时调整,那么即便第三次征伐失败,他仍然有很大的可能性保住江山,但这不是他的目标啊。

我可以给出心理学层面的解释。

依杨广的表现,至少可以诊断他为躁狂抑郁症。一征高句丽前,他应该是标准的躁狂症患者,精力无穷,不知疲惫。本来看不出抑郁的部分,但一征高句丽失败后,他显露了抑郁的部分。三征失败后,他彻底进入抑郁状态,没办法维持基本的自我功能了。

以上是从精神病学角度的解释,而我们还可以使用本书中的理论给出更细致的解释。

杨广本来就有超级自恋,他做太子前就喜欢揽镜自照——拿一面名贵的铜镜欣赏自己,觉得镜子里的这个男人实在太帅、太完美了。

当皇帝前,还有父亲隋文帝权力比他大,这让他还能自我克制,表现得像正常人。但当皇帝后,他极致的才华加上好运气,还有他父亲给他打下的家底,让他得到了全能自恋般满足。于是,他逐渐有了全能神的幻觉。

当然,一开始就有“千古一帝”的梦想,那意味着他想做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第一人,这本来也是顶级的全能幻梦。

问题随之而来,神自然是不能失手的,所以他没法接受征伐高句丽失败的事实。如果接受了,就意味着他得承认一个事实:他不是神,只是个人。

所以,他连续三次,像赌徒一样不断征伐高句丽,甚至不惜把整个王朝和个人的命运葬送了,这是在拼命维护他全能神的幻梦。

不过,杨广的故事也说明全能感真是有核弹级别的能量。在它的驱使下,可以创造丰功伟绩,甚至创造奇迹乃至神迹。

问题是,当这种全能感遭到打击时,如何能不陷入全能暴怒、彻底无助和被害妄想中,而是能及时调整目标,继续让这股生命力不沉沦变成死能量,这也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

你也可以想想这个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答案。

我先透露一种解答方式。这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方式。奥勒留是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有一本著名的作品《沉思录》,因此被誉为“哲学皇帝”。这位皇帝特地雇了一个人,让这个人跟随在自己身边,不断对自己说:

“你只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