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基的我:打造大明日不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国库空虚 朝堂有危

朱祁钰听着于谦详细汇报目前军营的实际情况。

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

“金濂,你负责户部,为何不按时给将士发放饷银?”

金濂官拜户部尚书,,向来有办事认真负责,凛然持风裁的美誉。

听到皇上问到自己,连忙出列道:“禀陛下,因战事花销巨大,后又为了营救太上皇,花了不少银子。如今国库告急,库中雪花银已不足千两,军营所需粮饷,户部实在已经拨不出分毫。”

朱祁钰知道国库银两不多的情况,

但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

泱泱大国居然连千两白银都已经拿不出。

整个国家的库银,竟然还没有京城中一个富裕人家来的多。

这成何体统?传出去岂非丢尽大明的脸面。

从这也能看出来,他的皇兄朱祁镇留下的摊子,是有多么的一塌糊涂。

更让他觉得生气的是,那些勋贵将领们,竟然已经将手伸到了军营中。

十万将士的军营,如今居然连一半都没有。

足足贪污了三分之二将士的军饷。

“杀!不杀掉几个,难平朕的愤怒。”

朱祁钰气的胸口起伏,右手重重的拍在了案几之上。

这是他第一次动怒。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勋贵将领,都是当年靖难功臣的后代。

这才过去几年?

就已经腐朽成这般样子了。

若再任由这群酒囊饭袋,中饱私囊,贪污腐败,大明江山只怕就要毁于一旦。

成千上万的百姓民脂民膏就被这群混蛋寻欢作乐。

武不能上马安天下,文不能提笔定乾坤。

朱祁钰心中越想越生气。

“陛下,请息怒。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将国库充实。”

“将士需要粮饷发放安抚,工部器械兵器盔甲都需要银两采购材料。调集各路兵马前来京城汇合,更是需要粮草银子。这没有银子可是寸步难行。”

于谦最看重的还是现下最为急需要处理的问题。

“于卿,可有解决良策?”

朱祁钰稍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之后,询问于谦道。

“臣倒是有个想法,请陛下下令查抄王振余党、几名勋贵的家产,拿出部分用来充实国库,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于谦坦然直言奏道。

朱祁钰闻言有些好奇,问道:“为何是拿出部分,而非全部?”

于谦也是一愣:“陛下,您不需要一部分?”

朱祁钰听了哈哈大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乃天下主,如何挪用百姓银两作为己用?应当尽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对。而且如今正是非常时期,全部财物都用来充实国库。”

于谦懵了,按照往年惯例,凡是抄家所获取的财物,大部分都归皇帝私下所有。

少部分用来充实国库,而如今的新皇帝居然分文不取,愿意将所有财物尽数充公。

皇帝不要私产这可是极为稀少的事情。

于谦仔细观察着这位新皇帝,见他神情自然,丝毫没有伪装之色。

不由得心生敬佩,他忽然升起了强烈的渴望。

也许面前这位年轻的皇帝,真的能再现永乐皇帝那般的繁华和荣光。

自己拥立这位王爷登基称帝,看来真是天佑大明。

于谦撩起衣袍,郑重跪下叩首:“陛下仁德之君,臣代天下百姓,感恩陛下大德。”

朱祁钰颔首笑道:“于卿快快请起,此乃朕应所当为之事,何须言谢。”

“陛下,于尚书所言,万万不可用。”

此时,一人须发皆白,手执笏板,躬身出列道。

“哦?卿以为如何?”朱祁钰看着说话之人问道。

“陛下,于尚书所言抄家之法,断不可用。东西营的勋贵将领基本都是靖难功臣的后代,若随便革职抄家有功之臣,只怕会遭人诟病,稍有不慎,就是祸乱伊始。”

“故臣斗胆谏言,请陛下收回成命。”

众臣看到此人,不由眉头皱起,神色凝重。

说话之人,名叫房翼,乃是靖难功臣思恩侯房宽的后人,世袭正三品指挥使。

世代吃皇粮、高官厚禄,不知民间疾苦。

于谦如今提出抄家罪臣勋贵,充实国库的方案,损害的都是这些勋贵、功臣的利益。

果然,立即就有人按捺不住,出来阻止了。

朱祁钰闻言冷然一笑:“卿可真是直言无畏,那依你之见,如今国库空虚,有何良策?”

“臣以为,不如增加百姓赋税,才是充实国库之根本。”

“放肆!”

朱祁钰气的大力拍打几案,怒极而起。

一手指着房翼,大骂道:“增加赋税?你贵为靖难功臣之后,三品指挥使,文治武功都学到哪里去了?你难道不知道前朝有多少,因增加百姓税收的暴政,从而导致百姓起兵造反的旧事?你莫非要亡我大明不成?”

“陛下明鉴,臣方才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查抄靖难功臣之后,乃是丧德暴行之策。想当年靖难功臣有功于大明,如今陛下欲为,实在有失仁德,有违祖训,会被人诟病为忘恩负义。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增加百姓赋税才是充实国库的根本,长久之计。”

房翼又重磅出击,直接将祖训都搬了出来。

陛下若是不收回成命,那就是违逆祖训,置太宗皇帝旨意于惘闻。

一顶不忠不孝的帽子稳稳的戴在了头上。

名留青史,遗臭万年。

若陛下还想要仁德之名,就请收回成命。

房翼说完了话,跪在地上,以头触地,跪请陛下纳谏。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而与此同时。

又有三名老臣恸哭出声。

接着房翼的话茬,纷纷跪倒叩首高呼道:

“启禀陛下,祖宗家法不可违,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勋贵皇亲,士子缙绅,都是社稷之本,陛下万不可寒了他们的心呐。臣斗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以致亲者痛,仇者快。”

一时间。

朝堂之上,喧哗不断。

几位朝臣哭的声嘶力竭,叩首恸哭。

盼望朱祁钰能改变主意,收回成命。

龙椅之上。

朱祁钰神情淡漠的看着这些恸哭的朝臣。

心中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因为他们的劝谏之言,而起丝毫波澜。

他坚信于谦的建议是正确的,也是目前最能解决国库问题的良策。

绝不会因为这些蛀虫的哭泣而影响到整个国家。

他静静地等到几个人哭诉完后,方才冷目凝视,冷声问道:

“还有人要就此事而进言吗?”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安静!

沉默!

偌大的朝堂中,一片寂静,默然无声。

当然,不作声并不表示就没有人反对。

沉默作壁上观无非是为了明哲保身,

学习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