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永乐大帝
“对啊,天幕怎么没提到标儿的事,莫非咱最后没把皇位传给标儿?”
经过马皇后这么一提醒,朱元璋也发现了华点。
天幕上完全没有提到自己的好大儿朱标的消息!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便是自己最后没把皇位传给朱标。
朱元璋摇了摇头:“这不可能啊!”
“标儿是咱亲定的接班人,何况还有咱的好大孙雄英在,咱没道理把皇位传给皇位传给允炆这孩子啊……”
朱元璋思来想去,依旧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
嫡长子继承是他立下的祖训,就算要传给允炆那一辈,皇位也该传给雄英啊,自己没道理传给朱允炆啊!
想着想着,朱元璋想到一个可能。
莫非……
咱的好大孙雄英早夭折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立刻占据朱元璋的脑海。
再联想到自己的好大儿朱标没有继位,一个令人痛心的结果浮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
“不会……不会……一定是咱想错了……”
“一定是咱想错了!”
朱元璋六神无主的瘫在地上,不肯接受心底的想法。
“重八,你怎么了?”
一旁的朱标和马皇后吓了一跳,赶紧去搀扶起朱元璋:“重八,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什么事把你吓成这样?”
在马皇后的追问下,朱元璋泪眼婆娑的望着朱标,神情悲泣的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的意思是说,白发人送黑发人?”
听到朱元璋的猜测,马皇后整个人如遭雷击。
朱标同样被震住,愣在原地,嘴里还一直喃喃着:“难怪……难怪……”
难怪天幕没有提自己,难怪四弟会反,如果自己早死,那这一切都说的通了。
看着哭的伤痛欲绝的父母,尽管心里同样很难受,朱标还是出言宽慰道:“父皇,母后,生老病死是天意,是儿子没福分,您老二当心身体。”
“去他娘的天意,咱是天子,比天还大,凭什么要听天的!”
朱元璋抹了把眼泪,抓住朱标的肩膀说道:“标儿,咱从来不信什么天意,咱是大明朝的天子,咱就是天,咱说不让你死,就不让你死!”
“我还真就不信这个邪了!”
“等回头,咱让文武百官寻找天下名医,派十几个御医跟在你身边,咱倒要看看,到底是这莫须有的天意厉害,还是咱这个大明的天子厉害!”
老朱还真就不信这个邪了。
回头自己派几十个御医好生看养住太子,时时刻刻提防,他就不信这该死的天意还能把他的标儿从他的手里夺走!
……
朱元璋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的同时,天幕上的画面,也在悄然变化。
【朱棣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减轻百姓的税负,使得国家经济繁荣,开创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盛世,永乐盛世。】
【对外,他五次亲征蒙古,最远亲征到斡难河畔,收复安南,派遣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明朝的疆域和影响力。】
【同时,他还下令编撰《永乐大典》,其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药、卜筮、堪舆、算学、舆地、图经、音韵、佛教、道教等各个领域,是华夏古代文化的大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华夏古代大型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华夏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即便朱棣获取皇位的方式一直充满争议,但结合他在政治成就、文化贡献、世界影响力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来看,仍不失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和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也是少有的堪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一般的英明帝王,而他本人,也被许多人亲切的称为“永乐大帝”。】
啥?
老四这臭小子开创了永乐盛世,功绩堪比秦皇汉武,还被后人称为永乐大帝,比咱的牌面还足?
朱元璋呆呆的看着天幕,一时间内心复杂无比。
看着朱棣的功绩,一旁的朱标不免有些泄了气:“父皇,四弟雄才大略,他当皇上肯定比我要强,要不您把皇位传给他吧……”
得知自己很可能命不久矣之后,朱标是真有点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这个弟弟了。
与其日后自己早夭,叔侄相杀,导致朝堂动荡,还不如让父皇早早培养四弟继承大统。
而且天幕也说了,朱棣雄才伟略,想来大明交到他的手上会很不错。
“你这傻孩子,皇位是你想让就能让的?”
马皇后瞪了朱标一眼,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老实敦厚,是真想把皇位让出来,可这种话一说出来,让老朱怎么想?
果然,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顿时暴怒:“标儿,你别胡思乱想,这皇位是你的,谁都夺不走。”
“咱不管他日后什么永乐大帝,盛世什么的,咱只知道这小兔崽子造反了!”
“造反了就是造反了,哪怕他将来功绩再大,在爹这,他也是个逆子!”
“咱已经派人宣他从北平回来了,等他回来,咱会好好的抽这臭小子一顿!”
看到朱标欲言又止的神色,朱元璋眼神一冷。
“放心,咱不会杀了他,这小子不是能打仗吗,咱还要留着他给咱的标儿开疆拓土。”
“他不是会造反吗,回头咱派人看着他,看他还怎么造反,再让他给老子发毒誓,老老实实鞍前马后当个大将军,咱就不信,还治不了这小兔崽子!”
“……”
生气归生气,可朱元璋还舍不得杀了朱棣。
一来终究是自己的骨肉,总不能为了一些还没发生的事不由分说的乱打一耙吧?
说不过去。
再者得知四儿子今后的功绩,身为父亲,老朱心底很是自豪。
臭小子虽然得位不正,干的确是不错,是个人才,正好留在老大身边当个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