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重开日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金钱开路,大明风华

白糖炼好了,就只剩下原料没买了,这个王青云一点都不着急,这玩意随时都能买。

暂时也没有什么要紧事,王青云就专心致志的炼起了铁。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七月二十了,三十六个嘎嘎新的小机器都被王青云给组装了起来。

还有点铁,王青云也不打算浪费,拿起笔来唰唰唰画了几张图,指挥着俩铁匠就开始叮叮当当。

只用了三天,最后一点铁也用完了,王青云还有点意犹未尽。

再造没原料了,花钱再买,钱包不允许,最主要的是再多也不敢造了。

两把十八斤的钢刀,十把工兵铲,十把十字镐,五张简易版反曲复合弓的弓架,战刀十把,枪头三十个。

足够武装一个加强班了,要不是有锦衣卫的身份在,俩铁匠都不敢给整。

停火的高炉直接就报废了,嫌占地王青云就把它拆了,让人把垃圾一清,他的科技树也戛然而止了。

给来干活的民工结完工资,把人打发走,王青云才开始对这三个宫廷匠人进行拉拢。

“赵师傅、孙师傅、陈师傅,我这里的活都干完了,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大人客气了,我等小人给大人干活都是分内之事。”年龄最长的赵铁匠开口说道。

“我一个靠祖荫蔽护的闲职小旗官,算哪门子大人?我的饷还不知道谁吃了我的呢!”王青云自嘲一笑。

……

三个匠人没一个人接话,他们匠户本来就身份低下,谁都不敢得罪,评击上官打死他们都不敢吐露出一个字来。

场面有点尴尬,王青云只好转移话题:“辛劳多日,今日终于得闲,我让青山定了一桌酒菜回来,今日咱们几人就好好放松一下吧。”

“多谢大人”三人慌忙道谢。

“跟我来吧。”王青云淡淡的说了句。

多日来的相处下来,三人只有做错事的时候被王青云骂过,其他时间都是同吃同干,三人跟王青云坐在一起吃饭倒是没有拘谨。

一桌子鸡鸭鱼肉,让三人食指大开,只要王青云不端酒杯,他们就埋头痛吃。

一番风卷残云,一桌子菜很快就见底了!

酒足饭饱,王青云从怀里掏出几锭银子。

啪!啪!啪!

直接拍在桌子上,才开口说道:“三位师傅,这是你们这些时日的工钱,一人一锭。”

!!!!!!

“大人用不了这么多!”

“是啊,大人,太多了!”

“大人您还是收回去吧。”

“大人使不得啊!大人!”

……

王青云的操作,直接吓坏了三人,三人直接推辞起来。

“莫要推辞了,你们的手艺对得起这份工钱,我觉得就该给你们这么多,这是你们该得的。”

王青云说完不由分说,抄起银子一一交到三人手上。

三人捧着银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泪花!

他们这种宫廷匠户根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在外边做私活,每天累死累活,吃不好,穿不好,俸禄还老是被克扣!

本来被挖出来还以为要白干呢,没想到竟然能拿到这么多工钱!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赵铁匠见识最多,最先反应过来,直接就跪下给王青云磕起了头。

孙、陈二人见赵铁匠这样,也反应过来,纷纷跪下来给王青云磕头。

“三位师傅,折煞我也,折煞我也,快快起来,快快起来!”王青云慌忙说道。

把他们一一拉起,王青云又寒暄了几句,才委婉的道出了他的诉求:

“三位师傅,我在辽东战场上常常因为武器太差而败给鞑子,我想让你们在闲暇之余帮我做几件精良的装备,你等可能帮我?”

“大人要做什么?”赵铁匠开口问道。

“自生火統!能整不?”王青云说道。

“这……”赵铁匠和孙铁匠相视一眼,感觉有些为难!

新式火器基本严禁外泄,他们也有点害怕。

“不行就算了!”见两人为难,王青云只好摆手道。

……

犹豫半天,赵铁匠咬了咬牙,像是下定某种决心,试探道:“大人前几日你做的那几根铁棒,是不是想要做火统?”

王青云如实回答道“是”

赵铁匠想了想说道:“那小人可偷偷给你做。”

“那就多谢赵师傅了,要是有人责问,你就推到我身上来,咱行不行,大小也是天子亲军。”

王青云一听有戏,赶紧就坡下驴,顺手又给赵铁匠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话都到了这份上了,孙铁匠也表态道:“小人也可为大人打制。”

“那就多谢两位了,实在是感谢,这些工本费你们且拿去,火统一定要给我造的结实耐用,千万别怕花钱。”

王青云感谢了一句,顺嘴提出了要求,又掏出三十两银子,给俩人一人手里塞了一块。

“大人,不能再拿您的钱了。”

“是啊大人,您已经给我们很多了。”

俩人又开始推辞起来,王青云抓住他俩的手说道:“这钱是让你俩给我造统用的,跟你们的工钱是两码事。

钱我出了,统你们可得给我上些心,配件要有备份,安装要结实,我可不想到时候炸瞎我的眼,你俩可明白?”

赵铁匠和孙铁匠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大人放心,小的必将竭尽全力。”

“那我就等你俩的好消息。”王青云笑嘻嘻的说道。

枪的事搞定,还差一样东西,王青云拿出一张图纸递给银匠,待他看过之后,又掏出五十两银子:“陈师傅,你找人帮忙给按着这图纸给我打磨两幅镜片,五十两可够?”

陈银匠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够了够了,大人您放心,小的一定给您弄来最好的。”

“多谢!”王青云拱手道。

……

想办的,该办的,都落实了,王青云又说了一些客套话,就送别了三人。

等人走远了,李青山心疼的对王青云说道:“师兄,二百两银子啊,你可真舍得!”

“师兄可不是吃亏的人,以后你就会知道这钱花的多值了。”王青云拍了拍李青山的肩膀说道。

今天的所作所为,王青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明朝的科技树到底攀登到什么境界了,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今日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试探,要是有机会王青云很想去大内看看。

都说明朝就开始落后欧洲了,王青云一点都不信,武备志、火龙经、奇器图说、军器图说他可都看过。

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王青云没有看到过,但是明年出版的奇器图说可是提到过燧发枪。

后来毕懋康也在军器图说里也提到过,虽然中间间隔了近十年的时间。

但是按照中国式推理,咱肯定是先有东西再有书。

眼镜这东西,宋代是否就出现了,这个不太好说,但是明代从堡宗那会就已经有了确切的记载了。

经过百多年的发展,随着玻璃技术的突破。

贵到天际的价格已经成了过去式,但也不算太亲民,由于图纸要求有些高,王青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工本费,只好一出手就甩出五十两。

不过嘛!

有钱能使磨推鬼!

只要小费给到位,真真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初步计划都已经完成,王青云心情大好,决定暂时放半天假,带子李青山和马千里出门左拐,开始了为期半天的游玩。

古代可以玩的东西没有后世多,也就吃吃喝喝看看,逛了一个多时辰,王青云就感觉有些厌烦了。

可两个小弟还意犹未尽,不好扫小弟们的兴,王青云只好赶鸭子上架,一路随行。

走着走着王青云忽然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着万寿寺的牌匾,陷入了沉思。

想了一会,王青云想到了一个东西,华夏科技树上印有光辉色彩的“永乐大钟”好像现在就在这里。

“青山,千里,咱们进去玩一会吧”王青云照呼了一句,就迈步走了进去。

古香古色的建筑,悠久的文化底蕴,让王青云心神陶醉。

捐了五十两香油钱,王青云终于摸到了只听过,没见过的传说中的永乐大钟。

文献记载这口大钟后来被“铁骨头、硬汉子”移置觉生寺(今称大钟寺)。

这口四十多吨重的钟,内外遍铸经文,文字高达23万余!

抚摸着钟上边的铭文,感受着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王青云的眼眶有些湿润。

这口保存到后世的古代最大的青铜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经历六百年风雨还完好如初。

可六百年的风雨中,华夏却没有完好如初,经历了科技断代,文化断层,文明停滞不前。

上百年前赴后继,用尸骸和血泪,才又换回了文明的复苏。

可失去的永远都失去了,宋承前启后,明总结前代,大明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后人只能通过文物和文献推敲。

金顶和这口大钟都属于朱棣时期的产物,窥一斑可知全豹,大明无疑是古代封建王朝发展最全面的王朝。

科技、文化领域都有代表作流传于世!

郑和宝船、万历大将军炮、迅雷铳!

天工、农政、绩效!

本草、瘟疫论、普济方!

宋江、三国、插图!

永乐大典、西游记、徐霞客游记……

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有太多太多了!

……

“师兄,师兄,这钟好大啊,怎么做的?”

李青山打断了王青云的思绪,王青云收回心神,淡淡的说道“用陶范法做的。”

“师兄你咋知道的?啥是陶范法?”李青山挠着脑袋,疑惑的问道。

“祖师爷告诉我的,至于啥是陶范法,这个就有点复杂了。

恩~就是用跟烧瓷差不多的工艺,把模具做好,再把铜汁注入模具,进行钟体铸造塑型,大概就是这样。”王青云随口找了一个理由,强行给李青山进行了科普。

……

李青山挠了挠脑袋,感觉师兄最近好像变了,变的啥都知道了!

问题出在哪里,他一时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感觉不一样了!

难到师父偷偷教过师兄?

师兄得了师父的真传?

我咋没见过?

不应该啊!

不行我得问问!

想到这里,李青山抓住王青云的袖子说道:“师兄,你是不是得了师父的真传了?”

!!!!!

王青云呆愣了几秒,看着李青山疑惑的问道:“啥真传?”

李青山质问道“师兄,师父是不是偷偷把真传传给你了?”

感情这小子是怀疑自己了!

王青云看着这个自己的臂膀,神秘兮兮的说道:“你猜!”

李青山嘟着嘴,委屈的说道:“看来是了!师兄你可要教我啊,我还啥都不会呢!”

“那可看你表现了。”王青云似笑非笑的说道。

“师兄,以后我啥都听你的,你可不要藏私哦。”李青山献媚道。

嘿!

这傻小子,我哪会什么道法啊!

咱俩除了这身武艺,唯一会的道家绝学,只有八部金刚一个。

其他的都是后世学的驳杂知识,能教你啥?

道法你就别指望了,哲学我还是能教一些的。

看着这傻小子希冀的眼神,王青云一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师兄会的都教你,到时候你可要好好学!”

“我就知道师兄最疼我了!”李青山直接就笑开了花。

“好了,不要打扰师兄悟道了。”王青云无奈的摇了摇头,示意李青山安静一些,自己好静静心。

师兄都要悟道了!

李青山那叫一个羡慕,不过他也安静了下来,他知道悟道需要安静。

……

没人打扰,王青云轻轻的摸搓着钟体上的刻字,慢慢的感受着文化带来的灵魂共鸣。

一息!

两息!

……

忽然!

王青云脑海里灵光一闪!

“仙路尽头谁为峰,一遇无始道成空!”

不对!

因该是“帝路尽头谁为峰,一遇永乐霸业空!”

可能是因为王青云说话的声音大了些,声音在钟体内不断回响,尽然震动的大钟开始微微低鸣。

嗡~嗡~嗡~

声音的震颤,钩动了王青云的灵魂!

恍惚间,王青云看到了在遥远的大草原上,一位身披金甲的威猛大将,身先士卒,一骑绝尘。

他的身后有无数的铁甲骑兵,紧紧跟随!

日旗、月旗、龙旗、虎旗……旗帜招展遮天蔽日!

忽然!

一杆明字大旗压过所有的旗帜,从千军万马当中跃众而出,狂风猎猎中,旗帜被夕阳镀上了金色的光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