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碑文
飞船可以缩小成核桃大小。
收起飞船后,江清便带着众人前往河罔城。
“江清!你敢就这样带着我进城里?!”
白狐权余还被关在笼子里,它自觉丢不起这个脸,因此有些恼怒,呲牙怒吼。
江清淡淡瞥他一眼,对身后女婢说道:“你带着它。”
女婢打开笼子,为权余戴上项圈,然后抱住这只白狐狸。
“哼,还算你识相。”
危机解除,那些妖修们神情放松,商量着进城后要去哪里喝几杯。
还有妖来问祝献,“南道友,要不要与我们同去?”
“这河罔城小妖我来过好几次,城里好几家酒楼饭食美味,令妖回味。”
这原型是只羊的妖修留有白色长须,看着像个小老头,他咳咳两声,压低声音,“美妖相伴的也有。”
祝献心中好笑,委婉拒绝,“诸位道友去就好,我想早些休息。”
羊妖遗憾,“好吧,下次南道友可要一起。”
祝献笑而不语。
“杨六。”江清平淡嗓音响起,“入城后,你去城主府告知煞气之事。”
羊妖心道糟糕,面上恭敬应了,“谨遵护法令。”
其余妖修偷偷笑,“不带你了。”
五里路,对修士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乌鸦用鸟喙叼着夏信飞行,这次它学乖了,小心翼翼叼着她的衣物,不敢触碰到皮肉。
马上,那河罔城的一处城门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一靠近,能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水汽多了起来。
城门开着,有守卫矗立。
此时,也有不少人正要进入河罔城,他们排着队,由守卫检查进城要用的证明物件。
祝献等人刚靠近,就有守卫迎了过来,“修士大人们,请往这处。”
说着,直接带他们进了城门。
那些排队的人瞧瞧他们,又收回视线。
夏信有点好奇,小声询问祝献,“南先生,他们都没有修为吗?”
她原以为在这神奇的灵界当中,人人,还有妖妖都会是修士,没想到也有些像普通人界凡人一样。
守卫听见了,“这位小公子,他们并不像您一样有能将天地间灵气化为自身法力的天资。
“城主有令,修士可自由来往河罔城,所以您无需在外浪费时间。”
夏信现在穿的是原先的衣服,被认作了男孩,她也不意外。
听到守卫言语,她不知如何作答,索性闭上了嘴。
祝献摸摸她脑袋。
那被江清指派了的杨六,靠近守卫,说了两句,便让守卫带他去城主府。
守卫不敢怠慢,忙又喊了同僚来,让同僚带这些大人物去城中最好的酒楼入住。
刚走了没几步,看见一块石碑,上篆刻有铭文。
夏信不曾去过学堂,但她的娘亲会教她识文断字,这灵界文字与人界并无差异。
她瞧了瞧,“河罔旱灾频发,植株不生,水源稀缺,子民困苦……幸得汪礼、云水二位修士……铭感五内,特立此碑,己卯春月。”
新换来的守卫见这穿着落魄的小公子好奇,不敢怠慢,解释道:
“二十几年前,河罔城遭遇了大旱,有两位修士路过此地,发现这旱灾原是有魔修背后作祟,他们铲除了魔修,挽救了河罔城。
“当时的城主为了感谢汪礼大人与云水大人,就在这进城之处立下碑文,宣扬两位大人美德。”
“原是如此。”夏信道谢,随后心中将这两位修士的名字记下。
“汪礼,云水。”
她小声念念。
祝献笑了笑,“怎么?”
“南先生。”夏信有点不好意思,“我觉得这两个名字很相称,不知道这两位修士大人有什么样的故事,想来应当是很美丽,很动人的。”
“嗯,也许。”
走了没多久,便到了城内最好的酒家,华越楼。
守卫走进去,和守店的掌柜的交代了几声,“要给最好的上房,明白了吗,钱款城主府上今日就会有人来给。”
掌柜的自然应好,招呼了几个小二,又亲迎,将贵客们送至后处宅院。
江清带着她的女婢住一个,那些妖修们住一个,祝献自然和夏信在一块。
夏信是偏远小城出来的孩子,家境不能说很差,但也不富裕,没住过这等宅院。
只觉比白霈家还要气派。
想到这,她不自觉想,不知道两个小伙伴如今怎么样了。
张志还好,家庭和睦。白霈不知道还有没有被欺负。
当日离开之时,白霈找到她,说,“信哥儿,你且安心走,我定会好好看守你爹娘的墓。
“祖父这几日对我很是和蔼,给了我不少奖赏,这些你拿着,路上有盘缠才好。”
说罢,白霈就塞了一袋银子给她,夏信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忙推回去,“这是做什么,你自己留着用。”
白霈还想再递,她最后还是推辞了,“二郎,我此去,也许是到用不上银钱的地方,你自收着。”
这一暗示,白霈惊异之下,也替她高兴,“信哥儿,你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夏信当时笑笑,也勉励了白霈一番。
成不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对她来说都没什么,她只想成为能对南先生有帮助的人。
他们人少,因此就没有选很大的宅院。
祝献给夏信安排好房间,“小夏,你好好休息,等到用饭时间,会有小二送饭来。”
“南先生,要出去?”
“嗯。”祝献又叮嘱,“不用等到我回来再吃饭,我可能要晚些再归。”
夏信乖巧应了。
“你帮我看着。”祝献又对乌鸦说道。
“小乌遵命!”
如此,祝献这才出了这华越楼,准备去河罔城的市集里看看。
二十几年前来的时候,他确实有发现一条赚灵石的路子,不过这么久不踏入了,还是得看看是否有什么变化。
出发之前,祝献还找店小二确认了一番,河罔城现在最大的市集仍旧在二十几年前那块。
这算个好消息,希望别的也别变太快。
祝献慢慢往市集那块走去,顺便观察观察周围情形,见城内居民虽不至于人人服饰华贵,但起码几乎个个面色红润,衣裳齐整。
也有乞丐,躺在角落,碗里有人给了吃食。
他见此,心情不错。
与二十几年前,大不同了。
当然,这是好的变化,祝献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