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圣旨到

书房里

郑国辉与来访的詹事府右庶子张佩伦聊的相当投机,营造出融洽的氛围,从她的口中知道了不少朝廷风向。

一个多钟头后

张佩伦眼见着临近晚间,初次登门拜访不宜久留,这才主动起身告辞。

郑国辉热情拉着他的手臂,说道;

“既然张兄如此坚持,那么本官也不做挽留了。日后我还要在此待上一段时间,还请张兄不吝赐教,你我秉烛夜谈呐。”

“大人如此厚爱,下官也只能腆着脸,定会前来讨扰一二。”

“如此最好,我来送送张兄。”

“惭愧,大人请留步。”

郑国辉客气的将张佩伦送到中门,双手抱拳作揖告别,由幕僚师爷郑国泰送出府门外,这才作别离去。

郑国辉站在原处,眼睛看着五月初抽出嫩芽的冬枣树,心中却在复盘方才的交谈,一时间出了神。

听着张佩伦的介绍

郑国辉大致明白了朝廷如今是“一大众小”格局,这一大,指的就是当今皇叔,领军机处大臣恭亲王奕䜣,这位背后就是两宫皇太后之一,地位稳如泰山。

恭亲王奕诉与慈禧太后共谋“祺祥政变”,杀顾命八大臣之肃顺、端华等,赏授议政王,掌军机处、总理衙门。

在英法联军陷落京师后,恭亲王奕诉作为全权大臣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借助洋人之犀利枪炮,终致席卷东南半壁江山的长毛乱匪树倒猢狲散,稳定了朝局。

此为逆转乾坤之举,愈发赢得两宫皇太后欢心,不单纯在军机处一言九鼎,亦可左右总理衙门。

“众小”指的是朝中的满汉势力,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满人宗室如此,汉人朝臣亦不是铁板一块。

礼部尚书福珠洪阿就是众小之一,依据姻亲和门生关系,罗织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凭借自身在朝堂的地位,隐隐发展出一个宗室山头势力。

可惜一朝山倾屋塌,又无继任领军的人物,这就不消说了。

其他的众小势力可以在军机处中找寻,问题就出在下面的军机大臣的内斗上。

排名奕诉之后的两位军机大臣文祥、宝鋆都是满人宗亲,各占一个山头,这里暂且不提。

再接下去的两位军机大臣是汉人沈桂芬,江南省吴江人,还有李鸿藻,乃直隶高阳人。

两人一南一北,其中李鸿藻与文祥较为亲近,沈桂芬与宝鋆关系莫逆,互相之间明争暗斗,小动作着实不少。

这导致奕诉之下的军机处,分裂为南北两派,两者展开了激烈党争。

党争是本朝的一大顽疾,圣祖刚入关不久,就爆发了陈名夏“南党案”,接着又有著名的索额图和明珠党争。

究其原因

党争根源在官员们抱团争权夺势,大饼就那么大,你多吃一口,他就要少吃一口。

党争简单地说就是党同伐异,对人不对事,凡是对立派系支持的事情,我们就反对,凡是对立派系反对的事情,我们就支持。

军机大臣沈桂芬是江南人,他聚拢江浙和南方省份的官员,形成了南党。

而军机大臣李鸿藻是直隶人,他就聚集了河北和中原各省份的官员,形成了北党。

特别要注意的是

李鸿藻与李鸿章都是姓李,而且鸿字辈,但两人没有一点关系,李鸿藻是直隶人,李鸿章是皖北人,既无亲也无故。

郑国辉被这番介绍搞得一个头两个大,张佩伦云山雾绕的也没自报家门,是哪一个势力前来试探拉拢,索性不再去想了。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最好方式。

目前这当口

他也不急于前往贝子府邸吊唁部堂大人,朝廷的旨意已下,由嫡长子福珠阿敏降等袭爵,继承了贝子府邸和宗室爵位。

福珠洪阿千里迢迢的赶回来奔丧,屁也捞不到,路途如此遥远,啥时候能回来还没个数呢。

郑国辉现在奉上的吊唁帛金,尽数都便宜了嫡长子福珠阿敏,那等于全扔水里了,连个响儿都听不到。

这种傻事儿他可不做,先等等再说吧。

至于押解来京的这10万两常例银,嘿嘿嘿……搞不好花不出去呢。

郑国辉往京城呈送的信函不少,但大多都是云山雾绕的言词,这是官场常例,没人会说大白话。

万一信函丢失,或者落到有心人手中,岂不是明证?

比如密函中

几万两银子会说成“几头“几山”“几邻”“几水”“几本”“几科”等等,怎么都解释的通。

“几头”嘛就谈牲畜,“几山”就聊风景,“几邻”就说乡情,“几本”就谈学业进境,绝不会有错的。

例如这一封密函

“部堂大人钧鉴;

门下万幸得到部堂大人垂青,来信考校有加,自学学识渐涨,日常功课督促甚紧,门下片刻不敢懈怠也。

日常练兵演武间隙,亦手不释卷,月增新书二本,眼界大为开阔。

学识增益,门生逾发受益无穷也……”

可以把部堂大人监督学业,理解为关切私盐生意,吾“日常功课督促甚紧,片刻不敢懈怠也。”

后面这是郑国辉的积极表态,一定看顾好这门生意,不致出现什么差池。

“月增新书二本”,可以理解为每个月增加两万两白银,“二本”等同于“两万”,“三本有余”可以理解为3万多两银子,以此类推。

这种信件被查到公之于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可以解释的通。

座师尊长指导年轻的门生多读书,多开阔眼界,不忘时时学习也有错吗?

每个月多读两本书,日积月累之下,自然就成了博学之士,能够更好的为朝廷效力云云。

若被指“两本”寓意“每月两万两银子”,那只能说此人太狭隘了,实在有辱斯文。

这一日经历的事情太多,郑国辉属实累了。

用过晚餐后

在丫鬟的服侍下,用大木桶洗了个热水澡,更换宽松的袍服,便早早的上床休息去了。

不一会儿,便鼾声一片。

抵达京师两日后

新置办的这座府邸接到了许多拜帖,郑国辉选择一些官员面见寒暄,倒是扩大了人脉,对朝廷动向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他的跟脚,早就被朝廷各方势力挖了出来,再没有什么秘密。

当然了

这仅限于郑国辉愿意让外人知道的表面情况,通州团练出身的武官,依附于福珠家族,年轻而有才干。

还有人更深一步知道

郑国辉是拜在江南提督福珠洪阿门下,与现在贝子府办葬礼的那位宗亲,关系八杆子打不着,亦从未谋面。

他是这十几年来匪乱频仍时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波出头露脸的汉人官员之一,无甚稀奇之处。

第三日一早

郑国辉刚刚吃过早饭,坐在中堂上品茶消食,就听到远远的传来“圣旨到,着府中大人即刻接旨,钦此!”

郑国辉心中一喜,等的终于来了,连忙匆匆的迎了上去。

此刻中门大开

一个手捧圣旨的大太监神情倨傲的走在前面,后面是随行的太监和侍从护卫,“哗啦啦”的全都涌到院子里来了。

郑国泰很有眼色的抽了二张百两银票笼在袖中,径直来到大太监面前深揖一下,凑上前去一塞,然后带着讨好的笑容退下。

郑国辉立刻命令道;“快请进中堂奉茶,摆香案接旨,且容我换一身衣服,速速就来。”

“去吧,咱家等着。”宣旨太监拿了好处,自然也就不用那些为难人的小招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不多时

郑国辉换上了一身官服顶戴花翎,率众在香案面前跪下,神态恭敬做的无可挑剔。

宣旨太监上前一步,展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敇曰;

今有金陵城守尉郑国辉勇于任事,悍猛善战,南下清剿匪患屡历功勋,则令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朕心甚慰。

故升赏从二品顶戴花翎,擢江南副将衔,赏双眼花翎,赏穿黄马褂,望尔等勤勉任事,勿负朕望,钦此!”

“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将军,接旨吧。”

“有劳公公了,这些散碎银子拿去吃酒。”郑国辉又掏出几张百两的银钞,双手呈递了过去。

宣旨太监看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是个知情知趣的人,放心吧,复旨的时候咱家会说几句好话,让你的银子也不白花。”

这个宣旨太监还是懂规矩的,拿多少银子,就做多少事儿。

“多谢公公了。”郑国辉笑着抱拳应道,双手接过圣旨,总算了了一个心事。

身后的人接过宣旨太监的随从带来的二品官服,顶戴花翎和赏赐的黄马褂等物,这些都要供起来的。

这几天

郑国耀一方面打探朝中消息,另一个就是在等着圣旨,第三个就是等福珠洪阿的消息。

都确定了,就可以去拜祭部堂大人在天之灵,奉上丧仪帛金。

这没有多少银子,计划300两纹银而已。

在京师中

朝廷命官婚丧嫁娶都有一定之规,不是你有钱就能多出,那将各位大人放在何处?

门生故旧可以多一些,但不能太出格。

300两纹银已经很能拿得出手了,这是对长辈的尊祟,任谁也说不出二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