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孟子早年跟着孔子后代孔伋的门人学习,所以孟子自然而然地从自己老师那里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文化大转型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已经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但同时,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对丰富起来,各种思想流派应运而生,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
因此,孟子在青年时期,为了拜访不同的名师,曾到各地游学,一边学习,一边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其实孟子周游列国,他内心怀揣着一个崇高的使命,他要寻找一位合适的统治者,来建立和平的天下,因为他深信只有通过仁政,才能实现天下的统一和国家的繁荣。
但孟子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他四十多岁开始游历各国去宣扬“仁政”思想,其间先后去到齐、宋、滕、魏等国家,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最后一圈折腾下来,他发现仁政推行起来困难重重,无论是他邀请国君会谈还是给予他们忠告,这些君主要么对他冷嘲热讽,要么就是忙于战事,根本无暇听他讲道理。孟子的仁政学说还被大家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最后,六十多岁的孟子放弃了当说客,他回到家乡邹国,以著书立说、教授弟子、与人辩论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孟子》一书,不仅是孟子所作,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们还整理汇编了孟子生前的言行,作为《孟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