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2
一、500强企业研究,延续下去就是价值!
这不是一本心血来潮拿来数据就进行统计分析的书籍,而是一个对中国企业500强跟踪了20年的研究团队的心血凝结。这个研究团队在10年前就曾出版《中国企业500强十年风云》,十年磨一剑,这次又推出了《打造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500强20年风雨岁月(2002—2021)》。
一辈子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二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国500强,触摸它们的脉动,跟随它们的成长,发现它们的规律,不亦乐乎!
下面这几段话,我在10年前说过,今天还想强调一下。20年了,每次中国500强榜单发布后,总会招致各种看法:有人认为按照营业收入排序不科学;有人认为有的企业没入榜,不全面;有人认为中国企业是“只大不强”;有人指责某类企业靠垄断做大,利润太低;有人指责某类企业利润太高等。求全责备的“好心人”似乎忽略了这个500强榜单真正的价值,那就是延续。延续才有价值!延续就是价值!
其实,一个以客观数据为核心的排行榜是否全面或科学,以及个别企业做得如何,并不是本质问题。只有长期累积客观数据,才能为企业领导者总体把握企业定位和战略方向提供重要参考,才能为政府经济部门制定国内外地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效依据,才能为研究者发现中国大企业的成长规律提供可靠基础。中国企业当然要追求做强、做优、做大,我认为更不可忽视的是做久!
为什么是500强?其实在中国,对所有企业做出全面的调研分析几乎不可能,对单独或少数企业的案例分析也只能管中窥豹,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是:有一个“合理数量”的企业群基础数据统计,它既可以解决工作量问题,又能推测整个企业界或经济体的发展趋势。美国《财富》杂志首先意识到和使用了这种合理方法,该杂志于1955年创立“美国500强榜单”,记录了美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扩张,以及历史场景和重要数据。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1995年,这份美国500强榜单进一步演变成为囊括全世界大企业的“世界500强榜单”。现在,我们每年都有机会透过世界500强榜单辨析国际经济的发展,研判全球跨国公司的变迁,感受在这些巨型企业成长背后的竞合格局。于是,500就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企业数字!
可惜的是,在早些年,要想通过世界500强榜单研究中国企业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因为在1995年第1期世界500强榜单上只有3家中国企业,占比不到1%。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现代中国企业也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成长发展,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遍地生长,还没有像“森林里的大树”那样通过年轮的累积形成“参天大树”。
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积累了20多年的能量开始迸发,中国企业开始高速成长。一个新兴经济国家持续的、复杂的成长历程,正是一批中国大企业快速发展、全力赶超的过程,一棵棵“参天大树”在拔地而起。这是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如果不能以某种形式较全面地记录中国大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轨迹,我们无疑将与某个历史使命擦肩而过。
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感,推动了中国企业联合会在2002年推出了以中国本土大企业为对象的“中国500强榜单”。每年夏秋之交,在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在中国企业联合会这个略显静谧的办公地点,专家们分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信息,总结着中国500强所代表的最新的中国企业发展轨迹、趋势和规律,至今出版了20本厚厚的《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我与中国500强排名、发布活动同行了20年,看到了蕴藏在中国大企业中的一种力量,这是中国企业人的力量,是企业家群体的力量,是企业与政府合作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了中国大企业快速做大和持续做强,推动了大企业与地方经济更密切地结合。
如书名所示,这本《打造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500强20年风雨岁月(2002—2021)》正是对这20年中国大企业砥砺前行的艰苦奋斗岁月的重要历史记录。历史记录的价值在于长久,在于延续。
我坚信中国500强的统计分析研究工作一定会继续做下去,我们期待30年、40年、50年以至100年的成果。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二、20年风雨岁月,以史为鉴设计未来!
本书以“以史为鉴,设计未来”为主旨,首先,通过14个指标和3个原因回顾了中国500强20年的盈亏、成败和生死的风雨历程,分析了国际竞合的历史演变和行业机会,以及500强的“顶梁柱”“火车头”“贡献者”作用——这里面可能就有您的故事。其次,总结了中国500强20年的成长路径和经验,包括产业升级、区域布局、技术创新、国际经营、并购重组、数字化转型和混合化改制——这里面可能就有您的贡献。
过去20年,中国企业由卖劳动力、卖资源的第一阶段,走到了卖产品、做贸易的第二阶段,现在正在冲刺卖设备、卖技术的第三阶段。而通信、航天、高铁等个别行业的企业已经走到卖规则、卖标准、卖文化的第四阶段,这主要是和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由过去的“望尘莫及”“奋起直追”,跑到了今天的“并驾齐驱”和局部的“一马当先”,但要想“全面系统领先”,困难还很多,挑战还很大。
首先,底线思维提醒我们:高处不胜寒,提前备棉袄!因此本书提出了新征程的六大挑战——企业生存挑战、产业生态挑战、科技创新挑战、海外布局挑战、效率提升挑战和战略陷阱挑战。
其次,四个自信告诉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此,本书又提出了履行新使命的六大建议——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新使命,以三链战略控制关键环节,向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四步走”国际化经营策略,以双碳目标寻求义利平衡和以战时机制确保企业生存。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奋斗的企业家队伍,有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和坚实基础,一定能实现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全球竞争力,达成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
一般而言,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成长而来的,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活法”,中小企业追“专、精、特、新”,大企业则追“强、优、大、高”。大企业要的是市场、行业、产业地位之强,要的是管理、技术、品牌质量之优,要的是营收、资产、组织规模之大,要的是追求、眼界、布局站位之高。
未来是用来展望的,更是用来设计的!中国大企业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巨变:过去20年是仰视,现在是平视,未来20年是俯瞰;过去20年是追赶,现在是竞合,未来20年是领先;过去20年是奋斗,现在是开创,未来20年是贡献。
愿更多的中国企业早日达到世界一流企业那种“规则入手,专利布局,创新领跑,联盟抱团,周密谋划,从容不迫”的战略思维和设计未来的水平和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