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4.智囊晁错
那晁错之死的根源真的是由于袁盎进谗言吗?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还是因为汉景帝的决心,更因为晁错本身的性格。晁错是西汉著名政论家,又是强力推行改革的政治实践家。对外主张积极抵御匈奴侵略,实行“移民实边”;对内极力主张弱枝强干,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辅佐景帝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刀阔斧地进行削藩,为西汉王朝做出巨大贡献,最终却削藩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主要还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因为他智商极高,情商极低;他一生忠心耿耿,为国筹谋,却只知谋国,不知谋身。
汉高祖七年,晁错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晁错法家出身,为人严苛,性情刚直。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跟洛阳的宋孟和刘礼是同学。因为熟悉文献典故,汉文帝初年被征召为太常掌故。
当时全国几乎没有人对《尚书》有研究,听说秦朝博士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尚书》藏在墙壁夹层之内,侥幸逃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文帝想征召伏生入朝传授《尚书》,但当时伏生已有90多岁,无法成行,文帝只好命太常选派一名堪当重任的饱学之士前往伏生家里学习,这个重任落到了晁错头上。
晁错学习《尚书》之路是艰难曲折的,当时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他的话只有他的女儿羲娥才能听懂。晁错每天躬侍于伏生膝下,毕恭毕敬地听伏生讲述给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自己。学成归来,晁错学贯儒、法,如虎添翼,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又升任博士。
晁错任博士时,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君王之所以尊贵,功名昭显于后世,是因为懂得治国理政。君王掌控臣下,治理天下,臣下才会敬畏君王;君王了解下情,才能避免受臣下蒙蔽;君王懂得安抚百姓,海内百姓才会臣服于君王;君王引导官员百姓忠诚、向善,臣子的品性才能完善。从古时的君王看,不能奉祀宗庙,最终被臣子加害,都是因为不了解治国理政的方法。而如今太子阅读的书籍很多,但对于治国理政还不懂,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不透彻。读书多却不理解书本知识,这是空耗时间,没有收获。应选择一些可供借鉴的圣人治国理政的方法,用以教导太子。”文帝很赞同晁错的看法,任命他为太子家令。由于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晁错也因此被太子家誉为“智囊”。
当时匈奴强大,多次入侵边郡,文帝发兵征讨匈奴,晁错趁机向文帝上《言兵事疏》,这篇疏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
第一,兵法讲:“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所以选择良将很重要。
第二,关于用兵,有三个关键点很重要:一要熟悉地形,二要训练士卒,三要掌握武器。
第三,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策略。匈奴与汉军的战争技艺不同,匈奴的优势有三个,汉军的优势有五个。可以武装投降的义渠胡人,和汉军的轻车步兵配合,完全能够打败匈奴。
文帝看了大为赞赏,赐给晁错玺书,予以嘉勉。
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被文帝所采纳。于是晁错又上《募民实塞疏》,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文帝15年,文帝颁发诏书,诏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选中。文帝在策问中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100多人中,以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最好,深得文帝嘉许,晁错由太子家令擢升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而袁盎等大臣都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只有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等到文帝驾崩,景帝即位,晁错也迎来了他事业的春天,达到了他人生的颠峰。盛极而衰乃自然天道,晁错的生命也在他人生的颠峰时刻戛然而止,那是怎么回事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