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英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2章 力排众议

一位议员起身,语气沉重的反对。

“诸位,请三思!虽然这项《痛苦和刑罚草案》在上院以极其微弱的票数侥幸通过,但这项草案不仅在民间引起了强烈的反感,更激起了民众对卡罗琳王后的同情和怜悯。”

他提高了音调,“民众普遍认为王后在这场婚姻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舆论对国王的行为多有谴责。”

说罢,他又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说道。

“根据目前的民意走向,预计这项草案在下院将被大比数否决,现在民间群情汹涌,如果我们一意孤行,恐怕会进一步激发民愤,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最终,他总结了重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我建议上院在表决后撤回这项草案。”

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笼罩着议会大厅,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低沉的嗡嗡声逐渐响起,如同无数蜜蜂在振翅,那是议员们低声的交谈和彼此的质疑。

他们交换着不安的眼神,眉头紧锁,似乎都在内心深处掂量着这番话的轻重。

有人用手托着下巴,陷入沉思。

有人来回踱步,焦躁不安。

有人则低声与身旁的同僚窃窃私语,交换着意见。

这沉默持续了良久,仿佛时间都停滞了,大厅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就在这时,一位身影打破了僵局。

格雷伯爵,身形高大挺拔,他猛地站起身,气势如虹,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天空。

他洪亮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我坚决反对撤回草案!”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坚定有力,不容置疑。

“我理解各位的担忧,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但我们不能因为民众一时的反对,就放弃我们认为正确的决定!”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铿锵有力:“这项草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王陛下痛苦的婚姻!试问,一份没有感情的婚姻,如同枷锁,无异于是对两个人的折磨!放在普通人身上况且如此,何况是肩负国家重任的国王陛下?”

他的声音充满了悲悯和理解:“长痛不如短痛,尽快结束这场不幸的婚姻,对国王和王后都好!这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难道我们非要看到国王陛下郁郁寡欢,日渐消沉吗?难道我们非要让王后继续忍受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吗?各位,请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的声音在议会大厅里回荡,久久不息。

虽然他讲得义正严词,但还是不足以让反对者退步。

反对者立刻反驳道:“伯爵大人,这关系到皇室的颜面,怎么能轻易离婚呢?”

“是啊。”有人附和,“况且,废黜王后会对王室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格雷伯爵针锋相对的回应:“你这是拿皇室颜面为借口,冠冕堂皇地折磨国王陛下!难道为了所谓的颜面,就要牺牲国王的幸福吗?”

他提高了音量,掷地有声的说道:“任何人都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包括国王陛下!我们不能剥夺国王追求幸福的权利!”

婚姻自由的概念由来已久。

早在1659年,法国就颁布了《婚姻法》,明确了婚姻的自由和平等原则。

这一变革标志着欧洲婚姻制度从传统的包办婚姻向自由、平等的现代婚姻转变。

进入19世纪后,英国也相继确认了法律婚制度,即自由婚,这一时期的婚姻自由被视为男女双方的自由权利。

格雷伯爵高声补充道:“国王的婚姻也应该遵循自由婚姻这一原则。”

一位头发花白的议员,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也知道婚姻自由的重要性,但国王的婚姻并非儿戏,它与普通百姓的婚姻截然不同啊。”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说道:“国王的婚姻,全国人民都拭目以待,它关乎着国家的脸面,更关乎着国家的稳定与未来。”

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们决不能对此事草率行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格雷伯爵立刻反驳道:“难道国王的幸福就不重要吗?难道国王就应该为了所谓的国家形象,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吗?”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对国王的支持。

“幸福?伯爵大人,您所说的幸福未免太过狭隘了!”

另一位反对派的议员站了起来,他身材高大,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国王的婚姻,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怎能只考虑个人幸福?”

格雷伯爵毫不示弱的回击:“难道国家利益和个人幸福就一定是矛盾的吗?难道就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吗?”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议会大厅里,气氛紧张而凝重,旁听席上的议员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场辩论持续了数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仍未得出最终结论。

最终,改革法案在上院的投票中被否决,如同昙花一现般迅速凋零。

但格雷伯爵的勇气和魄力,却深深的烙印在了乔治四世的心中,留下了一抹难以磨灭的亮色。

他欣赏格雷伯爵敢于在众人面前,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挺身而出,直言不讳的坚定姿态。

这正是他渴望看到的品质,一个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表达己见的政治家。

比起他那墨守成规的父王乔治三世,乔治四世更倾向于与那些富有活力和进取精神的人合作。

而且,与他父亲不同的是,乔治四世本人就是辉格党的支持者,对他们的理念抱有相当的认同感。

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改革的春风吹拂。

当初,托利党领导人斯宾塞·珀西瓦尔出任首相时,乔治四世就曾力排众议,建议辉格党员加入珀西瓦尔的政府,组成一个联合内阁,共同治理国家。

他认为,只有两党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各方力量,推动国家发展。

可惜的是,辉格党和托利党在天主教解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最终导致合作的破裂。

后来,珀西瓦尔在国会大堂不幸遇刺身亡,乔治四世再次向辉格党抛出橄榄枝,先后邀请韦尔斯利侯爵和莫伊拉伯爵出任首相。

然而,这两位辉格党的重要人物都不愿意与托利党分享权力,担心被托利党的保守势力所裹挟,最终都婉拒了乔治四世的邀请。

如今,格雷伯爵主动示好,表达了合作的意愿,这无疑给乔治四世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来之门正在缓缓打开,一条通往国家繁荣昌盛的道路正在逐渐清晰。

格雷伯爵的出现,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笼罩在乔治四世心头已久的阴霾。

他迫切的需要一位能够理解他,支持他改革理念的政治伙伴。

而格雷伯爵,似乎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面对格雷伯爵抛出的橄榄枝,乔治四世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他仿佛看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政治伙伴,一位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