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拜师

徐伯父我家穷,能让我来府学读书便已耗尽全力,没办法供给我后面的学习。

我家世清白三代贫农,除了我之外我家也没有其他的读书人,我以前也没有名气大的师父。

我也不求能拜你为师,只要你能时常提点我一下就行。你若是同意,你以后就是我爹,我肯定孝顺你。

徐璠本就有收徒的打算,听完之后,也不做犹豫立马就扶起了王远,温声开口。

“贤侄不必如此,你天资如此聪慧,若是能拜我为师,我定是欢喜的。

不过贤侄可曾想清楚,我父的政敌乃是朝廷第一大权臣严嵩,就连我也被驱赶到了京师之外。

你若是拜我为师,很大概率会引得严嵩一党的仇恨,日后仕途坎坷不可避免。”

笑话,王远可是知道后来徐阶当上首辅的,现在的这点波折不算什么。

更何况王远只是一个小屁民,徐璠是他眼下能接触到的最大人物,再是不堪也会有些人脉,届时就不用他自己从头开始培养人脉。

所以在徐璠话音刚落,王远就又拜倒在地,用激动的语气喊道。

“师父在上,请受学生一拜。”在又被扶起之后,王远才继续说道。

“师父,虽然学生只是一介庶民,但也知何为忠君爱国,师祖乃是清流之领袖,我自当效仿之。

如严嵩一般的乱臣贼子,只不过蒙蔽了圣听而已,只待圣上回心转意,此人定命不久矣。

更何况死则死矣,学生虽然年弱德薄,然学生乃是学圣人经典的读书人,怎会为一时之荣辱而曲折。”

徐璠一听更加满意了,看着王远的目光也温柔了很多。

“好好好,远儿实乃赤子之心,既然如此,为师便收你为徒,一月之后举办拜师典礼,你看如何?”

王远一听狂喜,拜师典礼可不是随便办的,一般都会在亲朋好友、有身份的人面前举办,可不容反悔的。

这种师父,可不是蒙学或者教授学业的老师,这种关系捆绑更加紧密。

天地君亲师的师,就是这个师。

甚至在老师没有后代的时候,还需要为老师养老送终。当然相应的,也可以收取老师的遗产。

包括政治遗产。

王远原来想的最好结果,也就是普通的师徒,受到一点教导,没想到会是这种终身的师徒。

“一切都听师父的安排。”

……

当天中午,徐伯父便向他家里人说了这件事情,几人都是十分支持,纷纷向王远道贺。

在酒足饭饱后,婉拒了徐伯父想让他留宿的提议,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府学宿舍。

悲催的徐元春自然也被父母赶了出来,只能跟着王远一块回去。

不过在王远离开前,自然没有忘记灵儿妹妹,虽然暂时还没有其他想法,但是关系还是先保持着。

说不定就能亲上加亲!

找了个机会,王远将提前带来的油纸包递给灵儿。

“灵儿妹妹,这是你当初最喜欢吃的【步步糕】,我前些天回县的时候,特意带的。”

灵儿打开油纸包后,看见层层叠叠的雪白糕点,顿时就眉眼弯弯,揪下一片放到嘴里,脸颊鼓鼓囊囊的嘟囔道。

“嘿嘿,谢谢远儿哥哥,我都好久没吃到这糕点了,让忠伯回去买,可他总找不到那一家。”

“灵儿妹妹,喜欢便好,下次来再给你带好吃的。天色不早我也就先回去了,你大哥还在那边等我呢。”

因为如今经常能见面,所以灵儿也没有之前的不舍了,只是笑着摆手告别。

~~~~

一个月之后,拜师大典顺利的举办,结果也十分的顺利。

便是正四品的知府,也抽空露了个面,让王远看见了自家这便宜师父的人脉。

在这之后,王远更加感觉到不同之处。

以前王远在府学,也只是一个小透明,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个神童,但是府学里的神童没有二十,也有十八的。

含金量降低了不少。

不过看到王远拜了徐璠为师,态度立刻就转变了,羡慕嫉妒恨什么的,王远都能感受的出。

嗯!也有可能是这些人以为王远年幼,所以毫不隐藏的原因。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徐璠的亲自教导。

虽然徐璠并没有考上进士,但是他再怎么说也是举人,而且还有个做尚书的父亲,学识自然是不差的。

教授知识的水平明显提高了一大截,和以前陈夫子的照本宣科不同,徐璠的讲解深入浅出,王远理解的很快。

而更大的好处,就是王远可以随意翻阅徐璠的藏书,这可是连徐元春都没有的待遇。

……

徐璠的指导,对王远学习经史子集的帮助还不是最大的,有了徐璠之后,王远可以时常知道朝廷的动向。

到了徐家这个层次,从邸报了解朝廷的事情只是最基础的,更重要的就是大家族自己的情报组织。

当然不是锦衣卫这种,而是大家族遍布天下的旁支子弟和产业。

而徐璠这里获得的情报还更加高端,毕竟他父亲徐阶是礼部尚书,家书中偶尔露出来的消息,都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这对学习策论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策略需要根据时政处理。

但是在学习策论的时候,徐璠的教导打破了王远的幻想。

按理来说王远有后世的记忆,解决一些时政问题不是很简单吗?

但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王远以为的策论,是帮朝廷解决国家大事,只要提出的方法可行并且高效,那排名就高。

但真正的策论不讲实际,讲的是圣人道理,你只不过是普通的学子,要那么多办法有什么用?何况还是以前没有的办法。

比如如何治理洪水?

根据现代人看来,疏散群众、堵住缺口、喝热水、注意保暖……

但是结果?

王远第一次就是这样写的,不过被徐璠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黄口小儿安敢妄议国家大事,且先不说你这些举措是否有用,便是有用,那又如何?

谁人敢实行你的计策,若是出了问题谁来担责?更重要的是发生了如此天灾,是何人的错误。”

听到这王远就明白了,没有真正的实行,他的这些计策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被所有人接受。

更重要的是王远听懂了最后一句话,自古天灾便是君王失德,所以先要确定是谁的错误。

第二次王远就写道:“……君王当自省其身,官员当戮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