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都督府二三事
都督府公廨。
户曹参军郑经仁跟法曹参军刀四勖又辩了起来。
大方向上,二人都认同扎根耕耘、静待时机;
细节上,却天差地别,郑经仁建议南下谋扬州都督府之地,刀四勖建议远交近攻,重心在淮南道北部与河南道南侧。
就安平个人而言,是倾向刀四勖意见的,扬州都督府实力强过楚州都督府,火并的话,有可能便宜他人。
“都督府可以组织人手,在各地传播半真半假的话,比如帝王的隐私、针对藩镇的阴谋等。”
刀四勖的话,也是基于他对太极宫内事务的了解,愿意为谣言站台。
别人的话可以不信,曾经的内寺伯说起皇宫之事,有谁能辩驳?
安平微笑:“法曹参军的想法很好,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说著书《我在太极宫的那些年》,让子杰他们散布天下。”
郑经仁表示反对:“都督,这种事不能依赖外人,必须是自己的人手,免得将来受制于人。”
安平从善如流:“这个事你来负责,要隐蔽,不怕靡费多少。”
有些时候是安平真没想那么多,有些时候是安平故意留一两个破绽让僚属补上。
反正道理在上官的嘴里,上官说怎样就是怎样。
刀四勖眼睛一亮,显然对著书感兴趣。
写别的他文采好像不够,可写皇宫的龌龊事,哪怕他再写得干巴巴的,也能勾起天下人的兴趣。
书名再勾人一些,什么《后宫艳史》,再配上精美的插图,说不定凭这书致富呢。
可惜,写这种艳书,用本名容易被骂,不用本名又没有可信度。
上元天子报婚其实不是新鲜事,那些获罪的亲王赐死,王妃什么的就籍没入宫,只不过豫章王当时没获罪才臭了名声。
皇室的事就如马桶盖子,不揭开还好,揭开就臭不可闻。
稍稍可惜的是,这不算什么正经书籍。
但是,能给丰朝添堵,刀四勖就乐意去干。
当到内寺伯了都得出皇宫,不是刀四勖自己有本事,多半是受了排挤、憋了窝囊气,自然要狠狠报复回去。
没办法,本事在权势面前不值一提。
刀四勖跟郑经仁观点相似,可以练兵、强军,但暂时控制不与河北道的藩镇交锋。
悄悄咪咪吞淮南道、河南道部分地盘,自身实力上去了,别人大战丰朝时,义军再借机扩张,代价是最小的。
韦正鼎很诧异。
因为,这二人的谋略,跟都督府之前苦心孤诣规划出来的方针差距不大。
录事参军韩仪大步入寮房:“董高为首的儒生仍旧不太服气,在科考当日还想闹腾一下,被山阳尉危须震慑住了。”
安平轻笑一声。
危须虽然不完美,大方向还是正确的,处置也没有瑕疵。
科考当日,是不适合弄得鲜血淋漓的。
众人各归寮房,刀四勖落在最后,跟安平提了一个建议:风云跌宕时,不妨试着举风昌为旗号,以他取代丰朝正朔,然后再禅让给安平。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阻力。
有这一块遮羞布,就算安平日后弄死风昌,史书上都可以遮掩一下。
以安平的肚量来看,应该不至于容不下风昌。
这个策略安平还需要权衡,仅以此策而论,就不枉安平强势支持刀四勖科考。
即便到现在,都督府里的一些人看刀四勖,眼光依旧带着歧视。
扭转观念很难,亏得刀四勖心理强大,根本没拿这当回事。
-----------------
楚州衙门,二堂。
刺史秋剑眉看着举止端庄的参军宋文君,表示很满意。
楚州任职的女子过少,让宋文君补进来,也只是稍稍平衡一下性别差异。
总体来说,州衙还是阳盛阴衰,终究是父系氏族社会嘛。
“参军对职司可满意?”秋剑眉微微挑起远山眉,杏眼流露出一丝关切。
“下官知道不能一蹴而就,但这职位,稍稍差了点,不能让下官尽展所长。”宋文君丹凤眼里流露出满满的自信。
“哦,参军擅长什么呢?”秋剑眉倒不在意宋文君的狂态。
人呐,不经历世道毒打,总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当然,以宋文君的出身,应该有点本事,大小却不好说了。
“下官对祭祀、礼仪、考课、出使、道佛、学校、医药略有所知。”
宋文君淡淡地陈述。
这就是奔着司士参军来的啊!
秋剑眉点头:“参军的能力,还需要一定时间来验证。”
“确实有这能力,本官也不吝惜一个司士参军的位置。”
至于宋文君的背景,秋剑眉不闻不问。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宋文君拱手:“是,下官会努力做事,让使君看到下官的能力。”
一转身,宋文君显了一手,为楚州的碱灰找到了销路,宋州允诺以兵箭互换,让秋剑眉开了眼。
-----------------
韦大石与慧可奔赴徐州临涣县,接掌楚州都督府新纳之地。
县令韦大石、县尉慧可,加上都督府配的六曹佐,再从临涣县豪强中找一个主簿,草台班子就水灵灵的出现了。
“哎,无为而治吧。”慧可面对空荡荡的衙门,无奈地叹息。
韦大石忍不住取笑:“无为而治不是道家的理念吗?怎么你这佛门弟子也信这个?”
慧可摊手:“佛道之间几百年争斗、借鉴、交流,谁是谁的还分得那么清吗?”
一个木鱼,道佛两家通用,也没有啥问题。
慧可只是沙弥,还俗很正常。
临涣县的人口接近六万,当然不至于抽不出胥吏、流外官,偏偏露布上的征召符文无人问津。
强征倒不是不行,离心离德而已。
前临涣令高深的影响太大,庶民虽然不至于激烈反抗,但漠然、不主动配合的姿态很明显。
一个完整的县衙,里面至少有上百名官吏,只凭几个官员是没法运转的。
韦大石与慧可抛弃了一切幻想,在主簿的引领下,一户户登门造访,承受了一次次的冷遇,终于换得一些回应。
衙门的官吏慢慢在填补,小心翼翼、不偏不倚的治理,几次公开断案,让韦大石与慧可的名声渐渐响亮,临涣县庶民也渐渐接受了被纳入义军治下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