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时光里的文化瑰宝(下)
在继续探寻非遗的旅程中,我来到了一个宁静的乡村。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而一场独特的非遗盛宴正等待着我去揭开它的面纱。
刚踏入村子,便听到一阵悠扬的唢呐声。顺着声音走去,只见一群村民围坐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手持唢呐,神情投入地吹奏着。那唢呐声时而高亢激昂,仿佛诉说着生活的豪情壮志;时而低沉婉转,又似在倾诉着心中的柔情蜜意。这便是流传于此地的传统唢呐技艺,虽看似简单的一支唢呐,却能在艺人的口中吹出千般情感、万般韵味。
老者吹奏完毕,我走上前去与他攀谈。他笑着告诉我,唢呐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了,以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庆丰收,都少不了唢呐的声音。它是人们表达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方式。说着,他还兴致勃勃地给我展示了唢呐的制作工艺。从挑选合适的木材,到精心雕琢出唢呐的各个部件,再到调试音准,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匠心。看着那一支支精美的唢呐,我不禁感叹,这小小的乐器背后,承载着的是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是世世代代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离开大树下,我又被一阵热闹的敲打声吸引。走进一间小院,原来是几位村民正在进行传统的锣鼓制作。一块块未经雕琢的铜片、牛皮,在他们手中逐渐变成了一面面精美的锣鼓。他们先用特制的工具将铜片敲打出合适的形状,然后精心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如镜。对于牛皮的处理也极为讲究,要经过多道工序,确保其坚韧且富有弹性,才能作为锣鼓的鼓面。
在制作过程中,村民们相互协作,配合默契。一位老师傅一边敲打着手中正在制作的锣鼓,一边给我讲解着锣鼓在当地的重要性。他说,每逢过年过节,村里的锣鼓队就会出动,敲打出欢快的节奏,那声音能传遍整个村子,让大家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锣鼓,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凝聚村民们团结精神的纽带,它让大家在共同的节奏下,欢欢喜喜地庆祝每一个重要时刻。
继续在村里漫步,我发现了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里面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位老中医在展示传统的中药炮制技艺。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有的正在晾晒,有的则在进行蒸煮、炒制等加工工序。
老中医专注地看着火候,手中不停地翻动着锅里的药材,他告诉我,中药炮制可是一门大学问,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炮制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或者改变其药性。他指着正在炒制的一味药材说,这味药经过这样的炒制后,原本的寒性会降低,更适合一些体质虚寒的病人服用。看着老中医熟练的操作,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传统的中药炮制技艺,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为无数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历经千年而不衰。
从村子里出来后,我又踏上了前往山区的旅程。在那里,我邂逅了一项极具特色的非遗——傩戏。
当我赶到表演傩戏的场地时,现场已经围满了观众。只见舞台上的演员们头戴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傩面具,身着古朴的服饰,正以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古老的故事。他们的动作夸张而富有节奏感,伴随着阵阵锣鼓声,仿佛在与神灵对话,祈求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表演结束后,我与一位傩戏演员聊了起来。他说傩戏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为了驱邪祈福。这些傩面具可都是有讲究的,每一个面具代表着不同的神灵或鬼怪,有着特定的寓意。演员们在表演时,要通过戴上面具进入角色,将那些古老的传说和信仰传递给观众。傩戏虽然看起来有些神秘和古老,但它却是山区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山区的另一个村落里,我见识到了传统的竹编技艺。走进一间宽敞的屋子,地上摆满了粗细不一的竹子,几位手艺人正坐在那里忙碌着。
他们先将竹子砍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刀细心地破开,削去竹节,使其成为可以编织的竹篾。一位年轻的手艺人正在编织一个竹篮,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篾之间,一会儿工夫,一个初具雏形的竹篮就出现在眼前。他边编边说,竹编在山里人的生活中可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竹编的器具,像竹篮、竹筐、竹席等等,既实用又美观。而且这竹编技艺也是代代相传,每一件竹编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体现着山里人勤劳质朴的品质。
随着对非遗了解的越来越多,我越发意识到这些文化瑰宝在时光中的珍贵。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的延续。
然而,在当今社会,非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科技和流行文化,对非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相对较低。一些非遗项目由于缺乏传承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比如在某个小镇上,曾经辉煌一时的一种传统刺绣技艺,如今只剩下几位年迈的老人还在坚守,年轻人大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门技艺,因为他们觉得在当下社会很难靠它维持生计。
另外,市场对非遗产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近年来文创产品逐渐兴起,但对于一些比较小众、专业性较强的非遗项目来说,要将其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并不容易。例如传统的木雕技艺,制作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高,而市场上能够接受其价格并愿意购买的消费者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木雕艺人的收入不高,进而影响了这门技艺的传承。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的曙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始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一些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非遗保护人才。比如某大学的非遗保护专业,学生们不仅要学习非遗的理论知识,还要深入到各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为将来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非遗发展。有的地方设立了非遗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推广;有的地方举办非遗博览会、文化节等活动,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
在民间,也有不少热心人在努力推广非遗。有一位年轻的自媒体人,他通过拍摄制作精美的视频,记录下各个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然后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他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的魅力,也激发了一些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
此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他们尝试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比如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的家居装饰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既具有剪纸特色又美观实用的抱枕、窗帘等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非遗这些时光里的文化瑰宝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绚烂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永远的骄傲。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又来到了一个沿海的渔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而与之相伴的一项非遗——鱼骨工艺,也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一户渔家,只见桌上摆满了各种形状各异的鱼骨,一位渔家大嫂正在精心挑选合适的鱼骨,准备制作一件鱼骨工艺品。她先将鱼骨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图案,用胶水等工具将鱼骨拼接在一起。她的手很稳,动作也很娴熟,不一会儿,一个用鱼骨拼成的美丽的鱼形图案就出现在眼前。
大嫂告诉我,鱼骨工艺在渔村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以前渔民们在打渔之余,就会利用鱼骨制作一些小工艺品,既可以装饰自己的家,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鱼骨工艺不仅体现了渔民们的心灵手巧,也反映了他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在渔村的海边,我还看到了一群渔民在进行传统的渔家号子演唱。他们站在船头,迎着海风,大声地唱着号子。那号子声此起彼伏,雄浑有力,仿佛在与大海对话,诉说着打渔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渔家号子是渔民们在长期的打渔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配合着打渔的劳动节奏,起到了鼓舞士气、协调动作的作用。
离开渔村后,我前往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有一种古老的印刷技艺——活字印刷术,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但在一个小小的工作室里,依然有人在坚守着这门技艺。
走进工作室,只见一位老师傅正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摆弄着一个个小小的活字。他先根据要印刷的内容,从众多的活字中挑选出合适的字,然后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在特制的版框内。排好版后,再用墨汁均匀地涂抹在活字上,最后铺上纸张,用特制的工具轻轻按压,这样,文字就印在了纸张上。
老师傅说,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印刷技术,但这门古老的技艺依然有它的价值,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古代印刷的原理和过程,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这座城市里,还有一项非遗项目——糖画艺术。在热闹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位糖画艺人的身影。他手持一个特制的勺子,里面装满了熬好的糖液,然后在一块大理石板上,快速地画出各种形状的糖画。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抖,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糖画就出现在眼前。
糖画艺人说,糖画起源于明代,是一种以糖为原料,通过绘画技巧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它既可以食用,又具有观赏价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以前,糖画艺人走街串巷,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虽然有了很多新的娱乐方式,但糖画依然在街头巷尾坚守着,为人们带来一份传统的快乐。
随着我的非遗之旅的不断深入,我越发感受到这些文化瑰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们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诞生,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非遗,也要让中国的非遗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光彩。
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已经开始出现中国非遗的身影。比如在某届世界文化博览会上,中国的京剧、剪纸、蜀绣等非遗项目进行了精彩的展示。京剧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国外观众对中国的戏曲艺术赞不绝口;剪纸艺人现场展示的剪纸技巧,让人们惊叹不已;蜀绣作品的精美绝伦,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目光。
通过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中国的非遗不仅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也促进了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让我们国内的非遗传承人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展非遗的信心。
然而,要想让非遗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防止非遗被抄袭、被滥用。比如一些国外商家未经授权,就将中国的剪纸图案印在自己的产品上进行销售,这不仅侵犯了中国非遗的知识产权,也影响了中国非遗的声誉。
我们还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只有让传承人们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够更加安心地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同时,我们要继续鼓励创新,让非遗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
总之,邂逅非遗的旅程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时光里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我们先辈们的智慧、情感和对生活的全部热情。在新时代,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让它们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民族文化永远的骄傲。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遗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书写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