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廷刁难
赵辰于边疆之地,率一众将士餐风宿露,历经无数苦战,其军队在战火的淬炼中日益壮大。每一场胜仗,皆如洪钟大吕,震撼四方,赵辰之名亦随之远扬,仿若一颗耀眼星辰高悬于大宋的天际,光芒难掩。然而,这赫赫战功与渐盛的威望,却如芒刺在背,深深刺痛了朝廷中蔡京等一干奸臣的狭隘心胸,引得他们妒火中烧,惶恐难安。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来。金碧辉煌的宫殿虽依旧彰显着皇家威严,可今日却被一股无形的阴霾所笼罩。蔡京,这位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的权臣,迈着沉稳却暗藏心机的步伐缓缓出列。他那三角眼中幽光闪烁,透着令人作呕的阴险狡诈,微微眯起双眸,嘴角浮起一抹似有若无、阴阳怪气的笑意,双手看似恭敬地拱起,声音不高却如利箭般直刺人心:“陛下,臣近日悉心洞察,那赵辰于边疆之地拥兵自重,其势力仿若春草遇雨,疯狂滋长,渐成难以掌控之态。臣观其行止,诸多僭越之举令人发指,如此行径,恐其心怀不臣之心呐。陛下圣明,当机立断,早做筹谋,方可防患于未然,保我大宋江山永固。陛下试想,若任由他这般肆意妄为,他日必成尾大不掉之势,我大宋社稷危矣!”其言辞凿凿,句句似在为大宋江山考虑,实则如隐匿在花丛中的毒刺,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刺向远在边关、浴血奋战的赵辰,欲将其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童贯紧接着蔡京的话头,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满脸谄媚地高声附和。他身形肥胖臃肿,那肥头大耳随着说话的动作微微颤动,恰似风中摇摆的赘肉,满脸横肉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活脱脱一副小丑模样:“陛下,蔡相所言,真乃字字珠玑,切中要害啊。赵辰那厮久握重兵,且在军中肆意行事,全然不顾朝廷法度。臣听闻他竟私自研发新型兵器,训练前所未有的新兵种,此等大逆不道之举,绝非忠臣所为。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分明是包藏祸心,意图谋反啊!陛下,您想想,他在边疆手握重兵,如今又有这些厉害的新玩意儿,若起了反心,这天下岂非要大乱?我等臣子虽肝脑涂地,恐也难以护陛下周全呐!”童贯一边说着,一边满脸谄媚地望向皇帝,那副嘴脸仿佛在表明,只要能将赵辰扳倒,他便是皇帝最忠诚的奴仆,便可坐等加官进爵的荣耀降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高俅见缝插针,在一旁不失时机地煽风点火,其尖嘴猴腮的面容上写满了狡黠与阴毒。他眼珠滴溜溜地转动,似在谋划着如何将赵辰彻底抹黑,接着煞有介事地向前一步,启奏道:“陛下,臣于市井街巷之间,亦听闻诸多传言。赵辰在军中威望极高,士兵们对其命令唯命是从,仿若他便是军中唯一的主宰。且其新练之兵,阵法诡秘莫测,所用兵器更是犀利非常。这等种种迹象,岂是为我大宋江山社稷着想?定然是图谋不轨,妄图颠覆我大宋王朝,陛下不可不洞察其奸谋啊!陛下,臣还听说,他在军中常常以自己的意志行事,对朝廷的旨意都有所怠慢,这难道还不是不臣之心的表现吗?”高俅言辞间,添油加醋,将莫须有的罪名一股脑地扣在赵辰头上,仿佛他亲眼所见一般,说得绘声绘色,令人不得不信。
皇帝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与困惑。他轻抚着龙袍的袖口,心中犹如被一团乱麻缠绕。他深知赵辰在边疆立下的赫赫战功,那些捷报如同雪花般纷纷飘入京城,他亦知晓赵辰为保卫大宋疆土付出的诸多心血,多少个日夜,赵辰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在荒漠中坚守,在血雨中奋战。然而此刻,被这三位心腹重臣轮番蛊惑,心中亦不免泛起了层层疑虑的涟漪。他暗自思忖:“赵辰这小子,到底是真忠心还是有二心呢?朕可不能轻易下判断,若是错怪了忠臣,朕岂不成了昏君,这必然会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日后谁还肯为朕卖命?可万一他真有反意,朕这大宋江山可就岌岌可危了。朕不能仅凭他们几句话就定罪,可也不能对这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皇帝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犹如在悬崖边行走,一步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就在这奸臣当道、谗言蔽目的危急时刻,朝堂之上仍有忠义之士,他们岂会容忍蔡京等人如此肆无忌惮地污蔑忠良。李纲,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器宇轩昂不凡,他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被这颠倒黑白的一幕气得怒火中烧。只见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朗声道:“陛下,此乃奸臣蓄意构陷,恶意中伤之举!赵辰将军一心一意为国效力,在那战火纷飞的前线奋勇杀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赤胆忠心,可昭日月,天地可鉴。如今却遭此无妄之灾,被这等奸佞小人污蔑抹黑,实乃天大的不公。陛下乃圣明之君,万不可被这等奸邪之言蒙蔽圣听,错怪忠臣啊!陛下,赵辰将军每一次出战,都是为了夺回我大宋的失地,为了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他在军中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们皆愿为其效死,这正是他治军有方、深得军心的表现,怎能被歪曲为不臣之心?”言罢,李纲怒目圆睁,直视蔡京等人,眼中满是鄙夷与愤怒,那目光仿佛能化作利刃,将这阴谋诡计一一剖析,让其无所遁形。
宗泽亦毫不畏惧地向前踏出一步,他面容坚毅,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正义的执着。“陛下,赵辰将军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抵御外敌,护我大宋万里河山。他日夜操劳,枕戈待旦,风餐露宿于边疆荒野,为的便是让我大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让我大宋江山社稷得以安宁。那些奸臣的谗言,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蓄意谋害忠良。陛下切不可轻信啊!陛下,臣曾与赵辰将军有过交集,深知他的为人。他心中只有大宋,只有百姓,为了抗击外敌,他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多次身先士卒。这样的忠臣,怎会有谋反之意?”宗泽言辞恳切,声若洪钟,话语在朝堂之上回荡,似要冲破这阴谋与猜忌交织而成的重重迷雾,还朝堂一片清明。
然蔡京等人又怎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交汇之处,闪过一丝阴狠与决绝。蔡京再次双手拱起,脸上却故作痛心疾首之态,悲戚地说道:“陛下,臣等所言句句属实,皆为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着想。可如今李纲、宗泽二位大人这般竭力为赵辰辩驳,莫不是被赵辰的权势与财富所收买?陛下圣明,当明察秋毫,切勿被这等假象所迷惑啊!陛下,臣等身为朝廷重臣,怎会无故污蔑他人?定是有真凭实据才敢如此言说。而李纲和宗泽如此反常之举,实在可疑啊。”此一言,可谓用心险恶至极,不仅妄图将赵辰彻底置于死地,更想将李纲、宗泽也一并拉下水,以达到孤立赵辰、铲除异己的卑鄙目的,从而在朝堂之上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退朝之后,蔡京等人如鬼魅般悄然聚于密室之中,阴谋诡计如泉涌般源源不断。蔡京坐在密室的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缓缓开口道:“那赵辰在边疆的势力日益壮大,若不早日除之,必成心腹大患。今日朝堂之上,虽有李纲、宗泽为其辩驳,但陛下已有所动摇,我们还需再加把劲。”
童贯连忙点头称是:“蔡相所言极是。我已派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说赵辰苛待士兵,士兵们多有怨言,且他大肆敛财,意图谋反。这些谣言一旦传开,百姓们定会对他心生厌恶,到时候,他在民间便失了根基。”
高俅在一旁奸笑着说:“我也吩咐了手下,在一些茶楼酒肆散布消息,说赵辰与外邦暗中勾结,他的那些新兵器和新兵种都是外邦相助才有的。如此一来,他不仅在百姓眼中成了叛国贼,在陛下那里也绝难脱罪。”
他们暗中指使手下那些如恶狼般的爪牙,在民间大肆散布各种谣言。一时间,市井之间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有人绘声绘色地说赵辰想当皇帝想疯了,要学太祖黄袍加身;有人信口胡诌赵辰苛待士兵,致使士兵们心怀怨恨,民怨沸腾;更有甚者,编造出赵辰已与外敌暗中勾结,意图里应外合,一举覆灭大宋的惊天谎言。这些谣言如同毒雾一般,弥漫在大街小巷,迅速侵蚀着百姓对赵辰的信任与敬仰,使得赵辰在民间辛苦积攒的声誉一落千丈。
在京城的一个茶馆里,几个百姓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赵辰的事情。
“你们听说了吗?那赵辰将军在边疆可不得了,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好像要自己当皇帝呢。”一个老者摇头晃脑地说道。
“真的吗?我还听说他对士兵可狠了,士兵们都不愿意跟着他干,这要是真反了,咱们可咋办啊?”一个年轻人满脸担忧地附和着。
“哼,我看他就是个奸臣,和那些外邦人肯定有勾结,想把咱们大宋卖了。”一个中年男子气愤地拍着桌子。
谣言越传越盛,整个京城乃至周边地区都被这股谣言的风暴所席卷。
面对朝廷的刁难与民间的诋毁,赵辰的支持者们心急如焚,仿若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他们四处奔走,不辞辛劳,只为探寻真相,寻找那能为赵辰洗清冤屈的有力证据。有的不顾路途遥远,深入军营,与士兵们促膝长谈,仔细搜集赵辰训练士兵只为抗敌卫国的铁证;有的则在朝堂之上,小心翼翼地暗中调查蔡京等人的不法行径,试图揭开他们那隐藏在虚伪外表下的丑恶阴谋,还赵辰一个清白。
李纲在自己的府邸中,日夜翻阅典籍,查找朝廷以往应对类似事件的先例,希望能从中找到为赵辰解围的方法。他还派人秘密联络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向皇帝进言,揭露蔡京等人的阴谋。
宗泽则亲自前往边疆,他要亲眼看看赵辰的军队,了解真实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赵辰辩护。在边疆的军营里,他看到士兵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对赵辰充满敬意和忠诚。他与士兵们交谈,士兵们纷纷诉说着赵辰的英勇事迹和对他们的关怀,这让宗泽更加坚信赵辰的忠诚。
赵辰在前线的营帐里,看着跳动的烛火,心里沉甸甸的。他一边得盯着敌人的动静,安排作战计划,一边还得琢磨怎么对付朝廷里的这些破事儿。他想:“我在前线拼死拼活,没想到朝廷里还有这么多暗箭。我不能就这么被他们整倒,我得想个办法,既保住自己和兄弟们的名声,又不能让大宋因为这事儿乱了阵脚。”他写了封信,让亲信赶紧送到京城那些支持他的大臣手里,希望能在朝廷里找到一线生机,把这危机给化解了。
在营帐中,赵辰与岳飞等将领商议对策。
岳飞皱着眉头说道:“将军,朝廷如今被奸臣蒙蔽,我们处境艰难。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需得主动出击。”
赵辰微微点头:“岳将军所言甚是。我等当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坚守边疆,抗击外敌,用战功证明我们的忠心。同时,也要想办法将朝廷中的真相揭露出来。”
“将军,我愿率一支小队,悄悄潜入京城,暗中协助李纲大人和宗泽大人。”杨再兴站起身来,抱拳请命。
赵辰沉思片刻,说道:“此去京城,危险重重。但也唯有如此,方能有一线生机。杨将军,你此去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暴露行踪。”
“末将遵命!”杨再兴坚定地回答道。
于是,杨再兴带领着一支精锐小队,趁着夜色,悄然向京城进发。他们深知,此次任务关系到赵辰将军的生死荣辱,更关系到整个大宋的未来,不容有丝毫差错。
而在京城,局势愈发紧张。蔡京等人见谣言奏效,便更加紧了对赵辰的迫害。他们在皇帝耳边吹风,要求皇帝下令削减赵辰的兵权,甚至将其召回京城问罪。
皇帝在蔡京等人的蛊惑下,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他开始考虑对赵辰采取行动,但又担心引起边疆的动荡。他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之中。
“陛下,赵辰之事不可再拖。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变数啊。”蔡京在一旁催促道。
“朕知道,可赵辰在边疆战功赫赫,若贸然处置,会不会引起士兵哗变?”皇帝担忧地问道。
“陛下圣明,臣以为可先派人前往边疆,接替赵辰的兵权,将其召回京城。若他肯乖乖回来,说明他尚无反意;若他抗命不遵,那便是谋反无疑,陛下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治罪。”蔡京献上一计,眼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他决定派遣一名心腹大臣前往边疆,执行这一任务。
消息传到边疆,赵辰深知这是蔡京等人的阴谋。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听从命令返回京城,必然会被奸臣所害;若抗命不遵,又会坐实谋反的罪名。
赵辰与将领们商议后,决定写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并解释清楚朝廷中的阴谋。同时,他也做好了应对朝廷进一步迫害的准备。
在奏疏中,赵辰写道:“陛下,臣在边疆,一心只为抗击外敌,保我大宋江山。臣所训练之新兵种,研发之新兵器,皆为抵御外侮,绝无谋反之意。蔡京等奸臣,为一己私欲,污蔑陷害臣,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清白。臣愿接受陛下的任何审查,但请陛下不要因奸臣之言而动摇边疆之安宁。”
赵辰将奏疏交给信使,让其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他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皇帝能够相信他的话,识破蔡京等人的阴谋。
然而,蔡京等人怎会让赵辰的奏疏顺利到达皇帝手中。他们在半路上设下埋伏,截杀了信使,销毁了奏疏。
赵辰久等奏疏无回音,心中明白定然是出了变故。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
就在此时,杨再兴带领的小队已经抵达京城。他们与李纲、宗泽等人取得联系,开始秘密策划揭露蔡京等人阴谋的行动。
他们收集了蔡京等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的证据,并找到了一些被蔡京等人收买的证人。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证据呈现在皇帝面前,让皇帝看清蔡京等人的真面目。
而在边疆,赵辰决定加强边境的防御,同时派出使者,与周边的友好国家联络,表明大宋的立场,防止外敌趁乱入侵。他知道,无论朝廷内部如何纷争,保卫边疆的安全始终是他的首要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局势愈发紧张。李纲、宗泽等人与蔡京等人在朝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李纲在朝堂上再次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陛下,臣有证据表明,蔡京等人污蔑赵辰将军,意图谋反的是他们自己。他们在民间散布谣言,在朝廷中结党营私,陷害忠良,陛下若不加以制止,我大宋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蔡京闻言,脸色大变,连忙反驳道:“陛下,李纲这是污蔑臣等。臣等所做一切,皆是为了大宋江山,他为了袒护赵辰,竟不惜编造谎言,陛下不可听信。”
宗泽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亲自前往边疆,所见所闻皆可证明赵辰将军的忠心。而蔡京等人的罪行,臣也有证人可以作证。陛下,请您圣断。”
皇帝看着双方争执不下,心中犹豫不决。他既不想错怪忠臣,也不想轻易得罪蔡京等重臣。他决定亲自调查此事,将双方所提及的证人都召入宫中,当面问询。
这一决定让蔡京等人感到一丝恐慌,他们开始暗中威胁那些证人,试图让他们改变证词。但李纲、宗泽等人早有防备,他们保护好了证人,并将蔡京等人的威胁行为告知了皇帝。
皇帝得知后,对蔡京等人的行为感到愤怒。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蔡京等人所蒙蔽。
在皇帝的亲自问询下,那些证人纷纷道出了真相。他们揭露了蔡京等人如何指使他们散布谣言,如何陷害赵辰,以及蔡京等人在朝堂上的种种不法行径。
皇帝听后,大为震怒。他严厉斥责了蔡京等人,并下令将他们关进大牢,等候处置。同时,皇帝也下旨表彰赵辰的忠心,恢复他的名誉,并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