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2章 南下救援,盟主之位

……

此言一出,众皆变色!

袁绍闻言,眉头一皱,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目光迅速扫过厅内众人。

只见诸侯们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惊惧,有的则低头不语,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吓的不轻。

心中不由暗自叹息,原本其还想着寒冬腊月,董卓不会轻易出兵,其便能趁机整顿联军人马,安抚军心。

待到来年开春,万事齐备之后,再出兵与董卓交战,岂料董卓竟连这最后一点时间都不打算给他。

想到这里,袁绍心中不由叹息一声:“眼下联军之中人心浮动,若不及时稳住局面,只怕大事难成。”

似是看出了袁绍的为难,曹操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精光,站起身来,朗声道:

“诸位,董卓此举,显然是欲趁我军未稳之际,先发制人,看似突然,实则早有先兆,先前河内一战,便已初见端倪!”

“哦,此话怎讲?”

袁绍闻言,不由露出探寻的目光。

众人闻言,亦是纷纷面露好奇之色!

“诸位请看,洛阳之地,地处中原腹心,虽有险可守,却也四面受敌,董卓身经百战,自是明白其中之理。

如今我军势大,若等来年我军整合完毕,主动进攻,其便会陷入被动,从其所做所为来看,其目的就是想打乱我们的部署,让我们自乱阵脚。

故而,其才会选在这寒冬腊月之际出兵,先破河内,再击南阳,待剪除我军两侧羽翼之后,便可率大军东出成皋,从容应对我等在酸枣的联军!”

曹操一边说着,一边大步走到厅中悬挂的地图前,手指重重落在洛阳的位置上,继续说道:

“是以南阳联军不容有失,我等必须立即出兵,驰援鲁阳,绝不能让董卓轻易得逞!”

张邈闻言,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孟德所言极是,南阳联军乃我军羽翼,不容有失,只是……我军刚刚集结,兵马尚未整顿完毕,贸然出兵,只怕……”

曹操闻言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孟卓不必忧虑,董卓虽强,但其兵锋已露,我军若能迅速反应,未必不能挫其锐气。

况且,南阳若失,我军士气必然大挫,届时再想与董卓抗衡,只怕难上加难。”

袁绍听罢,心中略一权衡,当即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旋即点头道:

“孟德所言极是,鲁阳不可不救。只是……我军兵力分散,若要驰援鲁阳,需得抽调精锐,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厅内诸侯闻言,纷纷低头不语,显然是不愿轻易出兵。

毕竟,董卓麾下的凉州铁骑骁勇善战,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兵马去硬碰硬。

曹操见状,心中冷笑,知道这些人各怀鬼胎,不愿出力。

他正欲再劝,忽然听到一旁的刘岱开口道:

“本初,孟德,南阳乃我军侧翼,确实不容有失,不过,若要出兵,需得谨慎行事,依我之见,不如先派一支精锐兵马,先行驰援鲁阳,稳住局面,再作打算。”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公山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便由我亲自率一支骑兵,先行赶往鲁阳,诸位随后整顿兵马,陆续增援,如何?”

曹操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赞许,随即拱手道:“本初兄亲自出马,必能稳住局面,操虽不才,愿附兄尾翼,随兄一同前往鲁阳,共抗董卓!”

袁绍闻言,微微一笑,拍了拍曹操的肩膀:“有孟德相助,此行必能事半功倍。”

“不可,袁公身份显赫,乃我联军旗帜,怎可轻易以身犯险!”

然而,就在众人纷纷准备附和之际,却见张邈突然出言制止道。

“哎,孟卓此言差矣!绍不过是一败军之将,今日能得诸位相迎,已是深感不安,如今联军正值用人之际,绍虽不才,亦愿领兵出征,一雪前耻!”

袁绍闻言,当即义正言辞的拒绝道。

“非也!袁公之言,恕在下不敢苟同!”

话音刚落,便见藏洪突然出言道。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藏洪,不知其此言何意。

只见其环视众人一圈,与张邈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后,缓缓开口:

“诸君,想我联军起兵之初,声势浩大,关东豪杰尽皆响应,其后却是吕遭董贼欺凌,何也?”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藏洪之言。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我等虽有讨董之心,却无必胜之志!我军虽众,却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人心不齐,又怎能与董卓那般悍勇之敌相抗衡?

正所谓‘蛇无头而不行,兵无将而不动’,如今之计,唯有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威望素著之人领军,方能凝聚众心,共克强敌。”

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还不待众人反应过来,便见藏洪又道:“为今之计,乃是需尽快选出一名盟主,以统筹诸事,总领诸军!”

藏洪此言一出,厅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神色各异,目光闪烁,显然心中各有盘算。

袁绍见状,心中不由一喜,暗道藏洪果然给力,但面上却是依旧神色不变,目光扫过众人,淡淡说道:

“子源此言,倒是不无道理,想我等起兵以来,大军虽众,却一直各自为政,若无一人统领,确实难以成事,只是……这盟主之位,究竟该由谁来坐?”

乔瑁、刘岱等人闻言,纷纷低头不语,显然心中各有计较。

厅内气氛一时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曹操见状,微微一笑,起身拱手道:“本初兄德高望重,名满天下,乃是联军之中最为合适的人选,操愿推举本初兄为盟主,统领联军,共抗董卓!”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面上却不动声色,摆手道:“孟德过誉了,绍虽有些许薄名,但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

桥瑁见状,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曹操此举,显然是想借此机会,将袁绍推上盟主之位,若袁绍真成了盟主,只怕我等日后行事,皆要受其节制。”

想到这里,桥瑁当即起身,拱手道:“孟德所言虽有道理,但盟主之位,事关重大,不可草率决定,依我之见,不如由诸位共同商议,推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统领联军。”

刘岱闻言,亦是点头附和:“元伟所言极是,盟主之位,确实需得慎重考虑。”

曹操见状,心中冷笑,知道这些人各怀鬼胎,不愿轻易让袁绍坐上盟主之位。

正当其正欲再劝,忽然听到一旁的藏洪再次开口道:

“诸位,盟主之位,确实需得慎重考虑,不过,眼下董卓大军压境,我军若不尽快推举出一位盟主,只怕难以应对,是以我提议,可由在场诸君,举手表决,所得票数多者,为联军盟主!”

张邈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子源所言极是,本初出身名门,负海内之望,我意推举本初担任盟主之位!”

其后曹操、张超二人连忙跟上,一同附和道:“我等同意孟卓之言,愿推举本初为盟主!”

“我愿推举本初为盟主!”

“我亦推举本初为盟主!”

……

刘岱和桥瑁二人还不待反应过来,整个厅中竟已有半数诸侯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

刘岱与桥瑁对视一眼,心中虽有不甘,但见大势已定,只得勉强起身,拱手道:

“既然诸位皆推举本初为盟主,我等亦无异议,愿奉本初为盟主,统领联军,共抗董卓!”

袁绍见状,心中大喜,但面上依旧保持谦逊,起身拱手道:

“诸位厚爱,绍愧不敢当,然今日局势紧迫,董卓大军压境,绍虽才疏学浅,亦不敢推辞,既蒙诸位信任,绍愿暂担此重任,统领联军,共抗董卓!”

曹操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本初兄德才兼备,众望所归,此乃联军之幸!操愿随本初兄左右,共谋大业!”

袁绍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既如此,绍便担此重任,诸位听令,即刻整顿兵马,随我驰援南阳,共抗董卓!”

“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