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总相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童年的观影记忆之一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数码时代,视频资源丰富多彩,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触手可及。他们很难真正体会到文化贫瘠的年代,人们是如何打发空闲时光,以及如何消遣寂寞和无聊的。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印象中童年的夜晚特别漫长,一到冬天更是如此。那时候别说看电视了,农村连电都没用上。一到晚上,家家户户点着煤油灯,灯火如豆,微弱而昏暗,人影绰绰,显得又高又大,坐在屋里,如梦如幻。

这么漫长的夜晚如何打发?的确是个问题。看书明显不太合适,也不现实,那么微弱的光线把眼睛老早就薰瞎了,再说当时家里也没什么书可读。一般情况下,家人要么天一黑,吃过晚饭就准备上床睡觉了,要么就东一搭西一搭闲聊。有时候,如果听到外边传来咚咚的鼓声,爷爷一般会带着我闻声而至。但见说书人边敲大鼓边神采飞扬讲着什么。内容大抵是一些古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岳飞传》《杨家将》等,甚至一个叫老田的说书人还讲过《射雕英雄传》。在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的想象也插上了美丽的翅膀。想着自己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来无影去无踪,想着和郭靖一块去桃花岛会会黄药师.........

但是,与听说书相比,我更怀念的则是夜空中光影斑驳的露天电影。尤其怀念那些清冷、凛冽的夜晚。黄昏时,东边打麦场上银幕已经悬挂在半空中,两侧竖起粗长的木棍或者竹竿。一般放电影的当天下午,放映队开着拖拉机提前来到村上。他们先挂起银幕,装上放映机,然后把拖拉机开得距离观众席几十米开外,由于当时看电影需要发电,发电机的轰鸣声对观影干扰很大。拖拉机上带着发电机,突突突响着,一直到电影结束才终于熄火。

每次村里有露天电影,我感觉就像过节一样,黄昏时的炊烟会提前升起,小孩子们尤为兴奋,奔走相告,惟恐有人不知道晚上有电影。他们通知家人或小伙伴们提前搬着凳子占位。放映机前面三五排差不多是观影区的最佳位置,大家都想提前抢占,凡事总有先来后到,争执自然发生,每次看电影打架斗殴如同节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于是,骂声传来,接着有人动手开打,孩子哭声乍起,大人也加入战斗。喊叫声喧哗声交错,本来就骚动不安的现场更加闹哄哄。黑暗中突然一束光打在银幕上,预示着电影即将开始,幕布上晃动着一些调皮孩子的手或头的投影,喧闹自然慢慢平息,毕竟耽误大家看电影不合时宜,也容易招致大家的愤怒。有怨有气还是先把电影看完再说吧,散场之后继续决斗者有之,多数是电影一结束,各回各家,一场纠纷也就不了了之。。

那时候看的电影,我印象中很多是战争片,小孩子称之为“打仗的”,一旦议论起来,评价标准就是“打不打?”“打得特别狠”。枪炮声不断,硝烟四起,血肉横飞。和日本鬼子打、和国军打、和越南鬼子打,具体电影名是什么倒记不太清了。后来,看的多是武打片,评价标准仍是“打得特别狠”。那些武林高手,一言不和,动手开打,如《武林志》《霍元甲》《少林寺》《木棉袈裟》等。尤其《少林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特别是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吃狗肉那个片段。当时上映的还有一些农村题材的电影,如《喜盈门》《鸡窝洼人家》《老井》等,至今还记得《喜盈门》里的一个场面:老人从农田劳作,刚回到家,儿子儿媳明明包了饺子却给他端来了窝窝头,小孙子看不下去,自告奋勇端来了饺子,这一幕让老人怒不可遏。一家人吃饭上区别对待,不懂敬老爱老,明显太自私。从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孝道。这类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影片对弘扬社会新风尚的确起到了很好地宣传作用。

后来,镇上建起了电影院,我看电影的次数更多了。那时候要么是混在检票的人群中进入影院,要么跳过电影院东侧围墙,从虚掩的小门偷偷溜进去(后来发现那个小门也堵上了),要么一直等到电影院门口无人值守时,赶忙进去,看看电影结尾.......无论如何,影院里面的观影体验和户外的露天电影感受还是不一样。影院里空间逼仄,相对拘束,比较严肃;露天电影空间开阔,相对自由,比较热闹。

我也不知道小时候为啥那么热衷看电影,可能童年生活贫乏,无处可去。其实,当时年龄小也根本不懂得光电交织,演绎出什么名堂,只是觉得电影里的世界很多东西是熟悉生活中缺少的,这才引发幼小心灵的好奇和向往。当然,与看书、写作业相比,看电影显得更加轻松有趣。当时,电影看了多少,无法具体统计。我觉得,凡是当时镇上电影院放映的,我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吧。但是,当时只是贪图热闹,至于剧情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的则寥寥无几,多数电影现在已经记不起片名,具体情节也如迷雾般模糊。就在那个年代,一个少年一次次观影体验中,对文化滋养的渴望不断得到满足,向往外边世界的念头也开始在心中牢牢扎下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