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化报发售
李安不愿意跟吴秀浪费时间,便直接了当的说道:
“谢谢!”
“你要没别的事,我回房间了。”
吴秀微微蹙眉,这家伙一点不懂的怜香惜玉吗?
向她这样集美貌与智慧、家世一体的少女上门,李安难道不应该贴心的请她进去,然后嘘寒问暖吗!
她说道:
“李安,你能给我讲讲,你的文章吗?”
吴秀眨着大眼睛看着李安,她不相信,李安能拒绝他。
李安摇摇头:
“抱歉,今天没空。改天吧。”
吴秀脸色一僵,心里骂娘,脸色勉强的露出笑容:
“那好吧,我改天再来。”
.......
晚上,李安把《棋王》抄写完了。
他激动的放下笔,推开门。
一股寒风迎面吹来,李安昏昏欲睡的大脑清醒了许多。
李安思考:
“我应该投给那个杂志投稿呢?”
李安能想到名字的只有《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这些著名报刊。
而且,他只知道这些报刊大多在燕京,但是不知道具体地址。
最后,他想道:
“还是明天去学校,问问高老师吧!”
李安觉得高老师肯定能帮自己推荐一个报刊。
......
次日,刚吃完早饭,李安跟陈慧兰交代:
“娘,我要去学校找老师,把刚写好的小说拿给他看看。”
陈慧兰一听,是关于小说的,又是去找老师:
“等一下,娘收拾点东西给你带上。”
李安摆摆手:
“不用了,我快去快回。”
说完,李安就跨上自行车走了。
陈慧兰喊道:
“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
有了回来的经验,李安一路骑的飞快。
不到1个半小时,就骑到了县区。
李安把自行车停在学校的保安亭,然后一溜烟跑进黑市小巷子。
他掏出钱买了10个烧饼,然后往学校里跑。
......
学生放假的时候,高文海一般都待在宿舍里看书。
这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闲暇。
他往往会用来读大部头的名著,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
然后,整个人都像是做了一次全身的中医推拿,身心畅快。
李安敲门的时候,高文海正沉浸在小说世界中。
听到敲门声,他吓了一跳:
“谁啊?”
李安喊道:
“高老师,是我,李安。”
高文海骂道:
“臭小子,放假不待在家,跑学校来干嘛!”
他把门打开。
李安笑嘻嘻的说道:
“老师,我写了一短篇小说,拿来给你看看。”
高文海眼睛一亮:
“快拿来。”
李安把《棋王》拿给了高老师。
高老师坐在凳子上,一口气把这篇文章看完。
他猛的拍一下大腿:
“写的真好!”
“就是王一生的对话有些平淡,不过瑕不掩瑜,是好作品。”
高老师直勾勾的看向李安。
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咋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这让那些四五十岁的作家可怎么活啊!
他问道:
“这小说,你准备怎么办?”
李安把自己来目的告诉高老师:
“老师,不知道投什么报刊,你能帮我推荐一个吗?”
高老师摸着下巴:
“这个我也不太了姐,我带你去找黄杨编辑,他懂。”
......
高老师带着李安直接来到黄杨家中。
黄杨看过《棋王》后,也是拍案叫绝:
“写的真好,语言朴实而优美.......”
高老师把投稿的事情,讲给黄杨听。
黄杨捉摸后,说道:
“《延河》的编辑,陆遥是我朋友,我把这篇文章寄给他看看如何?”
“《延河》是省报,新人能拿到千字4块的稿酬。”
李安果断点头:
“好,多谢,黄编辑。”
千字4块,《棋王》有1万4千字,就能拿到56块钱。
这对于李安而言,算是一笔巨款了,足够他顿顿吃白面馍,吃上一个月。
李安把稿件留下,骑着自行车返回小河村。
......
假期过去。
陈慧兰给李安准备了一袋子玉米面,李安拒绝了:
“娘,这些留家里吃。我有钱,去城里能买。”
李安坚持不要,陈慧兰只要作罢。
她叮嘱李安:
“安安,在学校千万吃好,别省钱。”
李安还想留一部分钱给家里,陈慧兰死活不要。
李安便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
回到黄县。
李安来到粮站,把剩下的粮票,都换成了面粉。
他提着面粉来到学校总务处,把面粉交给老师后。
值日老师认真的称重后,告诉李安:
“李安同学,你这些面粉能够换30张白面馍票和60张玉米馍票。”
“请拿好您的饭票。”
在学校吃饭,要提前一天把把饭票交给值日生,定下明日的伙食。
比如,交一张白面馍票,值日生就会问你:
“白面馍,是什么时候吃?”
你说:“中午吃。”
值日生就会记下,到中午就能领到一个白面馍。
菜则是不用票,提前一天交钱即可。
......
李安换完饭票后,找到值日生。
值日生说道:
“李安,还是跟之前一样吗?”
李安拿出一堆饭票给值日生:
“早上2个白面馍,中午和晚上都是1个白馍和2个玉米馍。”
“再给我来2份甲菜。”
值日生震惊的看着李安,再次确认道:
“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吗?”
李安说:
“票和钱都给你了,当然是真的。”
值日生惊讶的登记好:
“李安,你家是发财了吗?”
李安摇摇头,然后离开。
......
高老师寻到李安,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明天的第7期《文化报》会有你的童话《白唇鹿青青的故事》”
县文化报是半月刊。
一般在每月的7号和21号发刊。
恰好明天就是3月21
李安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他的第一篇文章,终于要跟这个年代的读者见面了。
......
次日,天还刚亮。
一个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李家门口。
他喊道:
“出来一个人。有一封李安的信件,要签收。”
陈慧兰匆匆跑出来。
邮递员把信封拿给陈慧兰。
陈慧兰不认识上面的字,便拿到房间里,给李平看。
李平看到这信件是从《文化报》寄来的,心中猜测:
“难道是登二弟文章的报纸?”
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本《文化报》。
他翻开,里面第一遍文章就是《白唇鹿青青的故事》,作者:李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