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才中三元,逆袭系统什么鬼](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32/52810632/b_52810632.jpg)
第90章 无有因,头悬市曹何处?【求追读】
等到第二日雨停,长安城中像是经过了一场清洗,万事万物尽皆焕然一新。
却说泾河龙王又变作白衣秀士模样,得意的来到长安城西门街上。
“那算命半仙昨日卜错了卦,想必已经无颜见人,夹着尾巴逃了。”
可来到铺子前,他才发现袁守诚不仅没走,而且还在给人卜卦算命。
店门大开,没有半分心虚姿态。
泾河龙王见状火起。
“你这厮妖人好生狂妄!
擅惑众心,卦又不灵,言又狂谬!说今日下雨的时辰、点数全不相对,你还在此危然高坐,收了铺子趁早离去,我可饶你死罪!”
说罢,扯下袁守诚铺里的白布星盘,以及一众卜卦用物,甚至连茶壶也给人家摔打了。
唬的一旁茶童和围观群众惊惧不已,不知该作何打算。
令泾河龙王没想到的是,袁守诚半分不惧,任由他打砸,仍旧高坐其上。
“我又何好怕的?老龙王,还是先考虑考虑你自己吧。
昨日玉帝圣旨里写着什么你自己清楚,但你公然抗旨,改了时辰,加了点数,玉帝已经差了行刑官,只等着明日在剐龙台上给你一刀!你在此打砸我店,不如去求人避避难!”
泾河龙王本就不是个胆气大的,昨日偷偷改了圣旨,一是鲥军师怂恿,二来心里存了侥幸。
见袁守诚一语道出他身份,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当下便怂了胆,像个软脚虾一样跪在铺前,哀求道:
“我也是一时迷糊,不料违了天条,酿成大祸!
适才相戏耳,请先生不计前嫌,救我一回!”
袁守诚淡淡笑了笑:“我不过一算命半仙,如何救你?真要说来,也不过给你想条出路罢了。”
“请先生明说!”
“明日午后,玉帝便要派人曹官魏征将你押到剐龙台斩了,你要是想活命,唯有寻到当今唐王,那魏征乃唐王臣下,唐王出面,兴许可放你一马。”
泾河龙王连忙谢过,急急忙忙离去,也不敢再回龙宫,只在那长安皇城门口徘徊。
.........
当日夜半子时,唐王已经入睡,迷迷糊糊的做了一梦,朝着宫门外走去。
月光洒下,将前路照亮,远方有点点村口灯火,又时而传来若隐若现的滴漏声。
唐王正随心漫步之时,忽见前方花丛里窜出一道黑影,待到对方站定后,才发现虽是人像,可那人头上生着双角,脸上还有龙嘴龙须。
正是白日在西门街砸掉袁守诚算命铺子的泾河龙王。
“陛下救我!”
泾河龙王跪拜在地,扯住唐王袍袖,不住的呼救。
“看你样貌不似凡人,你从何处而来,朕又当如何救你?”
“臣比不得陛下真龙天子,从长安城外的泾河而来,掌管泾河龙宫,负责在长安城行云布雨,调节气令。
只因一时糊涂,和算命半仙起了争执,私自加了下雨点数,更改了下雨时辰,触犯天条,明日便要被押送到剐龙台问斩。
行刑官乃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特来请陛下相救!”
听闻对方果然不是凡人,乃泾河里的水龙王,唐王连忙将对方扶起。
所谓帝王仁心,他倒是有意将这龙王救下。
可是转念想到魏征的犟脾气。
若是他认定的事,就是九头牛也难拉回来......
“陛下一定要救我!我已知错,又为长安城兢兢业业布雨这么多年,若陛下见死不救,老龙就是死了也不得安生!”
说到这里,泾河龙王的话里已经有了一丝威胁的意味。
他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唐王不答应救下他,他就算被魏征斩了化成鬼也不会放过唐王。
见老龙如此,唐王叹了口气,只好道:“既如此,你便去吧,魏征乃朕臣子,朕说话想必还有几分用,我明日清晨便召他进宫,你大可放心去了。”
听唐王这么说,泾河龙王大喜过望,对着陛下拜了又拜,这才放心离去。
翌日。
唐王自昨夜梦醒,一宿未眠。
毕竟答应了泾河老龙王,身为帝王家,更不可失信于人。
可是等到上朝时,他才发现文武百官俱齐,唯独不见魏征身影。
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妙。
魏征果然是老龙王口中的人曹官。
不过此时距离午时三刻还早,泾河龙王应该不至于被提前押去送斩,现在做打算倒还不晚。
念头及此,唐王当即宣旨,令人急遣魏征入宫。
另一头。
接到玉帝指令的魏征因恐事有所怠,连早朝也没上,独自盘坐在家中,运气养神,在额头金印的引领下,试慧剑,运元神。
忽然听到府外一声尖细的嗓音传来。
“唐王急传丞相魏征进宫!”
里屋的魏征猛然睁眼,皱了皱眉,心中实在不情愿领旨,但又不敢抗旨。
于是只好不情不愿的跟了去。
上朝后,魏征跪拜在唐王坐前,磕头认罪。
唐王摆手道:“爱卿免礼,赦汝无罪。”
摒退左右后,唐王同魏征先是随意聊了几句,事关民生大事,然后又聊到了安邦定国之策。
最后,时间接近正午。
唐王差下人取来一副棋盘,亲自摆好棋盘,道:“爱卿可愿与朕手谈一局?”
魏征答道:“臣荣幸之至。”
君臣当即在偏殿博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
棋子落到一半,局势已明显偏向魏征那方。
但唐王丝毫不急。
他不懂什么“胜负在棋盘之外”,输了便是输了,哪怕他是帝王家,在他看来,输棋不输人,就算输给臣子也没什么好丢脸的。
可棋下到一半时,魏征突然感到一阵恍惚,头脑昏昏沉沉间便昏睡了过去。
“爱卿劳心社稷,竟困倦至此,有此等臣子,朕还有何好忧心的?”
唐王此时留住了魏征,让他斩不得泾河龙王,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又因魏征盹睡有因,为黎民社稷困倦至此,小睡一会儿又有何妨?唐王实在不忍心责怪。
于是他不仅没将魏征叫醒,还差人取了毛毯,为魏征亲手盖上,恐他被凉风惊扰,染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