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交易

翌日,孔讷如约过府拜会。

在管家的引导下,孔讷来到了大厅,此时刘仲质早已等候着,双方见面,免不了寒暄一下,倒是极为客套。

虽说两人年纪上差了辈分,可当下,一个是礼部尚书,一个是孔家家主,倒也算能搭上话。

三两句客套礼数话后,刘仲质幽然一叹道:“唉,昔年士行兄到京,也曾来我府上把臂畅谈,彼时我俩品茶论儒,相谈甚欢,如今斯人已去,再见故人之子,当真叫人感念丛生啊!”

士行是孔希学的字,刘仲质这是将话题往孔希学身上引导了。

骤然听到亡父旧事,饶是孔讷心性过人,也忍不住悲从中来道:“家父为我孔家殚精竭虑,这才劳碌致病,他之亡故乃我孔家大殇,如今晚辈临危受命,实得担当重任,为孔家振兴尽心竭力。”

“哎!士行兄之亡故,的确令人叹息,不过贤侄也莫要太过哀伤,想来他在九泉之下也希望你能够振作起来。”刘仲质故作哀叹道。

“文质公所言,晚辈自然知晓,昔日家父还在时,也曾教导晚辈,朝中诸君论儒学渊博,自浙东宋龙门亡故后,惟文质公是尔,因此,今日重返京城,晚辈第一个便想着来拜会文质公。”孔讷拱手说道。

“贤侄谬赞了!”刘仲质轻捋着胡须,随即淡笑着问道:“却是不知贤侄此番来京,所为何事?”

虽然刘仲质也知道孔讷是为袭爵之事而来,而他们也需要孔讷去做个出头之人,不过这种事,他肯定不可能主动提起的,因而才是反问道。

闻言,孔讷也并不隐藏自己的目的,直接了当的说道:“自先父归天后,晚辈继承孔家家主之位已经快一年了,然而朝廷至今仍没下发圣旨,让晚辈承袭衍圣公之爵位,所以,晚辈才想着来京城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吗?朝廷居然还没有下发圣旨让贤侄袭爵?”刘仲质故作惊讶的说道,好像这件事,他是才知道一般。

在大明,爵位承袭当归吏部下属的验封司管辖,然衍圣公这爵位较为独特,其关乎礼制宗法、涉及儒家文化传承,通常都是由礼部负责,作为礼部尚书,刘仲质说他毫不知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孔讷眉梢微沉,心有不忿,但他当真沉得住气,只微一顿首,立马又笑着拱手道:“是呀!所以晚辈来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来文质公府邸拜会,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不是朝廷对我孔家或者儒家有何不满吗?”

“怎么可能,肯定是我礼部最近太过于繁忙,没办法,陛下重开科举,此乃我儒家盛事,我们礼部整日都忙得晕头转向的,这才将袭爵之事耽搁了,还望贤侄莫怪。”刘仲质连忙敲了敲自己的额头,一副后知后觉的模样道。

孔讷立马接话道:“却不知还要等多久?”

刘仲质不疾不徐,苦笑摊手道:“这个嘛……只怕还要再耽搁阵子,贤侄也该知晓,虽然陛下重开了科举,但却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我礼部上下忙得那是焦头烂额,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不过贤侄放心,一旦科举改革完成,我礼部一定立刻将此事上报给陛下,早日让你承袭衍圣公职位。”

科举改革完成,孔讷内心冷笑着,照昨日城门口那些士子的样子,这科举改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推行下去,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显然刘仲质一直在打太极,他是在逼迫自己,让自己主动提出来。

想了又想,孔讷内心不由得一叹,自己之前在路上想得太好了,既然选择这个点踏入了京城,怎么可能不陷入科举改革这个泥潭之中呢!

当即孔讷出言道:“晚辈在来的路上也听说过朝廷科举改革之事,昨日在城门口也听到士子说起,陛下欲要进行分科取士,却不知怎么个取法?”

“哎!陛下欲仿效唐制,日后科举不止考明经,还有明法,明算等科目,哎!如此一来,岂不是将我儒家圣贤之道与算学,律学这些杂学相提并论了,这实在是叫我等痛心疾首啊!”刘仲质说着,目光炯炯的看向孔讷,显然,他需要孔讷表明态度。

见状,孔讷的内心也很是无奈,分科取士的确伤害了他儒家和孔家的利益,但他孔家向来都是跟在后面摇旗呐喊的,什么时候做过出头鸟,现在刘仲质很显然是想让孔家带这个头。

可是孔讷没法拒绝,刘仲质坐镇礼部,袭爵之事也必须要他认可才行,若是今日不答应刘仲质,恐怕袭爵之事将遥遥无期。

思虑再三,孔讷终一咬牙,顿首道:“自古以来,我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绳,培育出无数德才兼备之士,为天下稳定、朝堂安宁立下汗马功劳,而科举作为朝堂抡才大典,对于天下士子更具引导作用。”

“以往明经取士,士子浸淫儒经史,所学非独文字章句,更是受历代相传之治世理念、道德规范之熏陶,如此方能塑造其家国情怀、教养担当。”

“可若分科取士,天下士人或为一技之长、或重专科学业而轻经史研习,长此以往,儒学渐趋式微,其所孕育的修身齐家理念无以传承,这不光损害我儒家一门荣耀,更累及朝堂再难有治世兴邦之念,直至伦理纲常尽失,我朝危矣!”

先强调他儒家功绩,再点明科举影响力,最后落实在分科取士既害儒学又祸家国的定论上,这一番话说得深入浅出、有条有理,倒可称得上雄辞闳辩。

刘仲质听得眉开眼笑,捋须颔首道:“贤侄果真心思明慧,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实在发人深思。”

“文质公谬赞了。”孔讷微微欠身。

刘仲质脸上的笑容旋即敛去,微一叹气道:“只可惜,陛下一意孤行,强要推行科举改制,如今分科取士已是大势所趋,若无德高望重者出面劝谏,怕是无力回天。”

说话间,刘仲质眼眸微挑,朝孔讷瞟了一眼,其眼神暗示之意,不言自喻。

孔讷素是心思敏锐,恰在此刻却糊涂起来,像是全没留意刘仲质的暗示,仍只抿唇蹙眉,做一副犯难模样。

刘仲质恨得牙痒痒,你小子还在跟我装傻是吧!

人家不接话,只能自己主动将话挑明,刘仲质马上又一拍脑门,作“顿悟”状:“欸,我忘了,贤侄乃是孔家家主,儒门魁首,由你来出面,做这劝谏之人,岂不最合适?”

不给孔讷喘息机会,他立马坐正身子,拱手正色道:“贤侄,还望你能上书陛下,劝谏其放弃分科取士,唯有如此,方能救我儒家于水火之中,儒家存亡在此一举,你可莫要在这当口退缩啊!”

一连串的招数,若换作其他年轻人,怕早已被说懵了,即便是其他文坛名士,怕也招架不住,该立即点头答应了。

可孔讷仍没立刻做出反应,他仍只沉眉思索,隔了许久方才叹气,一副有心无力模样:“唉,晚辈也想为儒家出一份力,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狐狸,当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刘仲质当即说道:“贤侄放心,过两日我就向陛下奏请衍圣公袭爵之事,衍圣公乃我儒门重爵,怎能耽搁如此之久呢!”

他知道孔讷想要什么,也就不再打机锋了。

“那晚辈就多谢文质公了,我孔讷身为儒门传人,为我儒家安危张目,义不容辞,明日我面见陛下之时,定会竭力劝谏,力求劝动陛下,收回分科取士之命。”孔讷投桃报李,连忙说道。

“如此甚好!”刘仲质淡笑着,这桩交易算是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