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从长影厂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过年

蒋大维快归快,却解决了李子成的一个隐患。

原版的歌曲,虽然可以多重解释,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蒙混过关的。

就如同《乡恋》一样,被人批判的原因,是因为歌词和曲调吗?

其实也不尽然。

更多的原因,还是在唱法上。

这才是被定性为靡靡之音、H色歌曲的缘故。

李子成弄出来的这首曲子,如果按照原版来唱,自然也有同样的问题。

但演唱者换成了蒋大维,曲风完全不一样了。

这位的嗓音清朗辽阔,自带豪情万丈,充满着朗朗正气,如同正道大光。

同样的曲子从他嘴里唱出来,一下子就充满了战斗属性,反而更加贴近电影主题。

录歌现场,李子成是越听越满意,看着蒋大维两眼放光。

歌唱家到底是歌唱家,果然不是普通歌手能比的。

录歌没啥好说的,一遍过。

蒋大维下来的时候,汗都没有出一滴。但李子成还是亲自端茶奉水,很是殷勤。

“蒋老师,您这嗓子真是绝了。今后有机会,咱们可得好好再合作一次。”

蒋大维其实更加惊叹。

毕竟李子成太年轻了,才十八岁啊。

这么年轻的作曲家,反正他是从未见过。即便是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大神,恐怕这么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吧?

这一次过来唱的曲子,可以说是让蒋大维大开眼界。

和如今国内的曲风、技法完全不同,而且传统乐器和流行乐器的配合无比协调。

身为歌手,哪个不希望和作曲家打好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捞着好歌唱啊。

因此对于李子成,他也是起了结交的心思。

“有事尽管联系我,随叫随到。”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关系也从合作者变成了朋友。

蒋大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天上午到的长影,三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歌曲的录制,下午就坐火车回去了。

唯独给长影留下了传说,诵传多年。

“子成弟弟,我是不是很没用?”

亲眼看着蒋大维轻松完成了歌曲的录制,而自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合格,龚雪居然自卑了。

这哪儿行啊?

李子成赶紧安慰。

“雪姐,你不是专业歌手,没必要和天才比较。再说了,你看路老师不也挺耽误事的嘛。”

路瑰樱就在旁边,闻言眼角都竖起来了。

“我给你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这俄罗斯族老娘们不会要动手吧?

李子成立马从心。

“蒋大维那是糊弄事,不像你俩,这叫精益求精,必出精品。”

两个女人呵呵冷笑,对他的德行早已了解透透的了。王露瑶偎依着妈妈,对于这个哥哥的变脸十分不屑,还朝他吐舌头、挤眼睛。

四首配乐,弄好了两首,李子成已经很满意了。剩余的两首,明显也快了。

他干脆起身,招呼龚雪和路瑰樱。

“事已至此,先过年吧。”

是的,1979年的春节到了。

空气中浓烈的年味,早已让大家无心工作。听到厂里的广播,纷纷跑到外面,领取厂里分发的年货。

如今长影厂那是红红火火,年货也发的十分丰厚。

每家一袋白面、一桶豆油、十斤猪肉,还有价值五十元的布票和各种零七八碎的票,即使各家各户用不着,拿出去也能换不少钱呢。

李子成也没让李庚和贝聿成来,招呼龚雪、路瑰樱一起,将东西送到了家里。

从今儿个起,长影就放假了。有什么工作,都只能等到初五之后。

帮着送完东西,龚雪和路瑰樱想要告辞,这李子成哪能让走啊?

一手拽住一个,直接给薅进了屋里。

“走什么走?大过年的你们在这边也没有亲人,就在我家过年了。”

龚雪和路瑰樱连连推辞。

“不了,不了,你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我们就不打扰了。”

李庚却跟李子成站在一起,形同门神,挡住了去路。

贝聿成更会,直接抱起了王露瑶。

这女儿在人家手里,路瑰樱想走也没地去啊。

至于龚雪……

贝聿成拿捏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你往哪儿走?你就是我们家的人,不在这里过年,去哪里过年?”

龚雪听出了她的话一语双关,闹了个大红脸,只好顺从下来。

路瑰樱赶紧翻包,拿出一沓票来,想要递给李子成。

“那我们娘俩不能白吃,要不然多不好意思啊。”

李子成把票给她塞了回去,笑道:“路老师,您啊,就甭客气了。不怕告诉您,我今年小小赚了一笔,家里什么都不缺,您就安心过年好了。”

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是龚雪劝起了路瑰樱。

“路老师,你就听成子的吧。这小子今年从日本人那里赚了五万美元呢,吃不穷他的。”

“五万……美元?”

路瑰樱瞠目结舌,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她在广州生活,因为距离香江很近,对于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美元有多值钱,她也是明白的。

有了龚雪的助攻,路瑰樱总算不再那么推拒了。

李子成趁机将王露瑶抱过来,直接开始安排。

“那就这样,你们既然来了,也别闲着,帮忙干活。路老师,你帮我爸、我妈收拾屋子,贴春联,雪姐、露瑶,咱们找人玩去。”

年纪小小的王露瑶可不知道太多,一听说可以玩,登时高兴坏了。

“哦哦哦,玩去喽。”

见李子成把闺女都拐跑了,路瑰樱这个无奈,只好挽起袖子,帮着李庚、贝聿成一起忙碌起来。

李子成出了门,直接敲了对家,是尹大维开的门。

“哟,你们这是……”

跟他就更加不需要客气了。

“叫上黎铭哥,咱们出去找乐子。”

正好尹家兄弟也无聊,于是队伍再次壮大。

就这还不够,李子成又把李家三姐妹、张凯俪都叫了出来。要不是李幼彬三人离着太远,也得被他找来。

“这个时候南湖肯定热闹,咱们先去玩会儿,然后再去买东西。”

一群人浩浩荡荡杀到南湖,这里果然如同李子成说的那样,湖面上到处都是人。

最多玩的项目,就是滑冰了。

大多数人都是穷滑,有那么几个骚包的穿着黑龙牌冰刀,绝对是湖面上最靓的崽。

张凯俪眼睛好使,看到了一个在冰面上风驰电掣的身影,忙跑了过去。

“乔玻!乔玻!”

那女孩本来正享受速度呢,听到呼唤,脚下的冰刀一错,人就原地停下,朝着这边看来。

待看到是她,也高兴地冲来。

“凯俪姐,你啥时候回来地呀?”

张凯俪和她抱在一起,居然还得需要踩着冰刀的女孩扶着才没有摔倒。

“我回来有段日子了,倒是你……放假啦?”

两个姑娘说话的功夫,李子成等人也过来了。

看到这么大一群人,小姑娘有点好奇,问道:“凯俪姐,都是你朋友吗?”

张凯俪点点头,一一给她做了介绍。等说到李子成的时候,那小姑娘一下子炸啦。

“呀,你就是李子成?果然你和许灵均一样,都是那么多帅。”

看着小姑娘眼睛里都开始闪光了,尹黎铭和尹大维十分气闷。

我们也很帅的好吧。

不就写了本书嘛,作弊!

小姑娘很活泼,没有张凯俪引荐,就自动说了名字。

“我叫叶乔玻,以前和凯俪姐是速滑队的队友。”

尼玛!

随便碰见个人就是大满贯世界冠军啊!

李子成一下子热情了起来。

“你好你好,看你这技术,迟早能拿世界冠军。”

叶乔玻被喜欢的作者夸赞,笑的眉眼都看不见了。

“你们也是来滑冰的吗?需要冰刀鞋吗?我去给你们借几双。”

都没等大家说什么,她一溜烟不见了。再回来时,手里拎着好几双冰刀鞋。

这下倒是方便了,几个人也汇入了人群中。

“成子,我……我不会滑。”

龚雪是纯粹的南方人,第一次上冰面,只觉得脚下没根,慌的不得了。

李子成只好拉着她的手,安抚道:“不要怕。你越怕,就越掌握不了要领。跟我学,冰刀的刀尖略微内收,膝盖略微弯曲,保持重心。”

因为有人扶持,龚雪试了一下,发现十分稳当,终于不慌了。

接着在李子成的带领下,在冰面上慢慢体验起来。

滑冰对东北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消遣,玩了也就玩了,快乐是快乐,但也没有多余的感想。但龚雪就不一样了,本来很文雅的姑娘,居然玩疯了。

要不是李子成生拉硬拽,她还不愿意下来呢。

将冰刀鞋还给叶乔玻,又感谢了一番,众人离开南湖,去买了过年的各种食材。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从大清早开始,鞭炮声比加沙还激烈,让最懒的人都不得不爬起来。

今天李、尹两家通力合作,十口子人一下子让家里年味十足。

李庚、蔚骞、路瑰樱三人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

贝聿成和尹一清在桌子上摊开红纸,手写对联。

他俩的字都写的很好,以至于整栋楼的人都来求字。李子成和尹大维如同哼哈二将,站在一边候命。

写好了一副对联,就给一家送去,还得帮着贴上。

王露瑶小朋友嘴里含着大白兔奶糖,趴在桌子上眼巴巴地看着。她不是好奇对联怎么写的,她是有点等不急了。

好不容易最后一副对联完工,厨房里的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李子成终于开口。

“走,放鞭炮去。”

王露瑶立刻冲在了前边。

“放炮仗喽!”

噼里啪啦,硝烟滚滚,驱散邪祟,春风起于微末。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都借着新春佳节之期,祈祷未来一年的顺利。唯独李子成最是清楚,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