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我家的豪门日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相亲对象

大姨杨花这么多年媒婆当下来,那张嘴不是一般的厉害。

死的都能给她说成活的,更不要说那胖姑娘家还给了她那么多媒婆礼,但凡能给她说成,至少都有两双小皮鞋,外加四五百的红包。

可比一般人家要大方得多。

小虎子也是大男人上花轿,人生头一回,大姨杨花保证给他介绍一位漂亮对象后,陈虎才没那么伤心的爬了起来。

陈汉林还问他,“虎子,你喜欢啥样的跟哥说说呗,指不定哥以后能去魔都帮你找对象!”

“哥,城里的哪能看得上我这种乡下人,我就想找个腰没那么粗,屁股没那么大的嘛。”

说完,陈虎自己还不好意思了。

这要求真不算高,他们村长得漂亮的不说一抓一大把,身材好的那还真是不缺。

成年男人大多明白一个事,到了床上好身材胜过一切。

灯一关,火一熄,要是摸上去一马平川,再漂亮的脸过不了多久也会平平无奇。

不识妻美。

身材好的就不同了,Q弹Q弹的一双大长腿都能玩好几年。

虎子这是脑袋开窍了啊,还知道要找身材好的。

大姨第一回干了这么不靠谱的事,第二回肯定要找一个好的。

只不过那些长得水灵的,大多也都是有一定条件的。

他们家房子都没一套,虎子结婚后住哪都是一个问题,不少父母直接就给拒绝了。

大姨好说歹说,将陈虎夸成现在每天都能赚一两百的大好青年,一年不到就能建大楼房,你家女儿现在不嫁,等他将红砖楼房砌好了,她这外甥还不愿意娶呢!

村里谁家女儿长得好看,家里又是个大致什么要求,大姨也是门清。

还真让她在第二天就找了一户特水灵的姑娘,那姑娘还是一位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材生。

不止学历不错,身材也是一等一的棒。

大姨这回再来他们家,那叫一个扬眉吐气啊,直言这是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让那姑娘同意来跟虎子相亲。

陈虎熄灭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还专门找陈汉林陪他一块去相亲。

姑娘家也挺害羞的,穿的还是一件蓝白条纹短袖,样貌不说打九分,7.5肯定还是有。

头上也是扎个麻花辫,一米六二不高不矮,最关键的还是她没有三百斤,而是标标准准的百斤出头。

就这小模样,配现在的陈虎肯定是绰绰有余。

他们家就现在这条件确实不算好,甚至还算相当差的那一种。

陈虎眼睛都看直了,差点黏在人家姑娘身上就要挪不开。

等他回家的时候,大姨问他那姑娘中不中,陈虎说…中。

只是他又特别忐忑,还老是跟在陈汉林的后面问,“哥,你说那么好看的姑娘会看上我吗?”

这是没自信的表现啊,也挺正常的,他就没接触过啥漂亮姑娘。

长这么大跟姑娘家近距离说两句话都要脸红那种。

这次碰到自己中意的姑娘了,可不紧张吗?

晚上三兄妹再去捕鱼的时候,陈虎都在一直想着这个事,等他们卖完鱼从集市上回来之后,陈虎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按捺不住。

就一门心思的等着大姨上门。

大姨也赶在中饭这个点来了,喝了口水后,这才不卖关子的告诉陈虎,那姑娘没拒绝。

不过也要看他是不是真能每天赚上百块。

听这话的意思,他要是能,那姑娘就愿意跟他交往。

这年头的相亲交往可不是像后世那种,还要接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而是直接定亲,约好日子就摆酒。

陈虎那叫一个高兴啊,差点没一蹦三米高,可怜家里的那台老凤凰牌单车。

都快被他踩冒烟了,他已经忍不住的想要去偷偷看那姑娘了。

心里是真的高兴。

等到次日,姑娘家父母就来看他在集市上卖鱼了,三兄妹加起来,每天确实能赚五六百。

分到陈虎手里的也有差不多两百块,照这架势,一年绝对能建套红砖楼房。

甚至还非常洋气的那种。

下午,陈虎就去姑娘家跟那女孩头次约会了。

家里的陈格格还笑着说,“大哥,二哥这婚事马上就要成了吧?”

陈汉林点点头,“要是不出意外的话,确实要成了,只是你忘了,我们一家再有二十来天就要全部去魔都。”

陈格格沉默了,“那二哥这怎么办,他不会不跟我们一块去吧?”

“那不能啊,农村发展终究还是非常有限的,等我们赚到钱之后,肯定是要一块去魔都的。”

顿了顿,陈汉林又道:“去之前也可以安排他们两人先定亲,过年回来的时候再结婚嘛。”

男人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按现在传统肯定是先成家。

只有成家之后心性才会稳,自己的性子也会快速成熟起来,不再那么漂浮不定。

能赶在去魔都之前,将二虎子这亲事定下来,也算一件大好事。

“哥,我们这段时间虽说也赚了不少钱,但距离你的目标还差太远啊,光靠卖鱼收入虽然也不错,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赚够去魔都买房子的钱啊!”

有房才有家,这还是陈汉林自己讲的。

“你看看我们这段时间下来,存款多少呢?”

“差不多得有四五千了吧,大哥,你是不是还准备干点其它生意?”

“这不是必须的嘛,有这个钱之后我们就等于有了第一桶金,晚上的时候你跟虎子再喊上二叔一块去捕鱼,我拿着这个钱去市里进一些货回来。”

口袋没钱的时候,自然只能干捕鱼这种无本生意,口袋有些小钱了,就可以去干厂长带着小姨子跑路的行当了。

这同样是九十年代包括千禧年个体户最快积累第一桶金的手段。

很多大佬都是从摆地摊赚取第一桶金开始的。

他们这个镇人口可不少,来来往往的人更是多,摆摊的人却几乎没有。

陈汉林从村里租了辆小货车就去沙城,打算进一点廉价衣物到镇上去卖,他其实也想快点去魔都。

见见自己年轻且善良的妻子。

想到这个,他就越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