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武术天下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亲历辛亥革命的袍哥成员

名震川西的“秦大帅”——秦载赓

秦载赓(1875—1911),名明良,华阳县兴隆乡(今四川双流华阳街道)人。其祖父秦寿堂,是华阳县的武举人,在当地设武棚授徒。秦载赓6岁时即与胞弟秦省三从祖父习武,武艺高强。秦载赓18岁时已膂力过人,应县武科童子试,因考官不公,秦载赓竟将考官从轿中拽出痛殴。秦载赓与同盟会员龙鸣剑甚为相得,在其影响下加入同盟会。

华阳县沿府河一带袍哥团体“安吉团”,推举秦载赓为“龙头”,上至中和场下至籍田铺,聚众数万,名震川西、川南。当时,人们尊称秦载赓为“秦大帅”。

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7月中旬,秦载赓被选为华阳同志协会会长、东路同志军首领。

1911年8月4日,龙鸣剑等人以秦载赓的名义,用鸡毛文书紧急传达各地,号召哥老会首领于这天赶到资中县罗泉井基督教福音堂,参加袍哥“攒堂大会”。

会议在深夜举行。堂内烛光通红,关公牌位在上,堂中肃然站立着20多名川中各路袍哥码头的“舵把子”(袍哥首领),每人手中捧着一束香,香烟缭绕,气氛庄严。

参加者有秦载赓、龙鸣剑、王天杰、陈孔白、罗子舟、侯保斋、孙泽霈、张达三、胡重义、胡朗和、侯国治等人。他们都是武艺高强的袍哥首领。

结义盟誓的最后,龙鸣剑宣布决议:将同志会改称同志军,组织武装起义;在华阳、新津设立同志军总部;推定秦载赓、侯保斋和张达三、侯国治,分别主持川东南和川西北等各州县起义事宜。

同志军从此成为清末反清联合阵线的主要组织形式。保路运动由此发展到全川大规模同志军武装反清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中的刘崇俊

刘崇俊(刘崇峻),四川汉州(四川广汉)人。

他从11岁起,便随其叔、伯父学练家传的十三太保硬型内功、铁砂重手与拳术兵器套路,以及龙拳、连城拳、脱战拳等武艺。刘崇俊还是成都有名的拳师周武超(此人在晚清武营做过教官,因一拳打死一头伤人的疯骡子而名声大振)的徒弟。

祖籍甘肃的武术大家马黑子,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抵达四川,并在彭县清真寺内传授武艺。刘崇俊闻其名,后与师兄马镇江将马黑子恭迎成都家中。马黑子将“大小红拳”“小神拳”“九龙大刀”等技艺倾囊而授。刘崇俊、马镇江因之功夫突飞猛进。

后来,其师兄马镇江被聘为清军十营总教官,刘崇俊辅之。此时,刘崇俊已经秘密加入了反清组织哥老会。

赵尔丰枪杀民众事件发生后次日,刘崇俊会同来川组织新军的湖北党人梁俊明、陈君显等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由刘崇俊、李明新赴温江等地,联系同志军举行武装起事。

次日,刘崇俊二人赶至温江县,与同志军首领吴庆熙相晤。吴庆熙对刘崇俊道:“刘兄,我手下已集合数千人,只是缺少武器,你能否替我们弄得急需的子弹?”刘慨然应允,当即赶回省城,与潜伏清军中的邓涵秋共同设法筹集到不少子弹。

刘崇俊将子弹藏于行李中,雇车拉运。城门处清军搜查甚严,刘崇俊毫无畏惧,厉色对众清兵道:“我只有少许铺盖行李,也值得一搜吗?”清军士皆知其为省城有名国术家,在军中教官中威望甚高,竟任之出城而去。温江同志军得到子弹后士气大振,立即起事攻打成都。刘崇俊在保路运动这一历史事件中,以武勇报国。

中华民国建立后,刘崇俊以反清之功曾作营长、团长。但刘崇俊不欲仕途,旋即解甲,复以习武养生为乐事。民国时期曾任四川武士会副会长、四川省国术馆馆长、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务长等职。

张树三、况春发、田得胜

张树三,巴县人,清代光绪、宣统年间重庆著名武师和仁字堂的袍哥舵爷。他开设武馆教武,人称“大拳师”,门徒甚众。1905年,张树三东渡日本谒见孙中山,之后加入同盟会。参见文世昌:《巴蜀轶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第159—160页。

与张树三齐名的大拳师况春发是巴县冷水场人。他自幼习武,后到重庆城内会仙桥开鞋铺店,同时教授武术,任袍哥仁字堂口大管事。

1911年秋,同盟会重庆支会领导人杨庶堪、张培爵等,准备夺取重庆政权。况春发拿出私财千两银子,组织一支三百人的义勇队,并亲自教练武艺。1911年11月22日上午9时,一身短打装束的况春发率袍哥队伍,导引杨庶堪、张培爵等同盟会革命党人首领径赴朝天观。

袍哥们头捆白布、身穿青色武打衣,手执梭镖、大刀,自朝天观门口一直排到大殿。参见杨立微:《朝天观夺印记——辛亥革命纪事》,载政协四川巴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巴县文史资料第3辑 纪念辛亥革命75周年专辑》,1986,第142页。知府钮传善平日善于言辞,今天慑于袍哥队伍威势,低声下气地说:“我与段知县都愿写同盟誓约,归顺新政府。”钮传善同段荣嘉一起跪下,任人剪去发辫,缴去官印。

一日之间,兵不血刃——重庆反清独立了。关于保路运动详情,可参阅郑光路专著:《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

南派余鼎山、三原派张永隆、田得胜

1937年以前,重庆武术界有余、张两大派系。

余派由余鼎山为首领,属南派。张派尊张永隆为首领,属西北三原派。

相传三原派源于宋代,因假托赵匡胤而得名,有人又称“赵门”。清朝中叶,直隶人张天虎(绰号“麻溜张”)传赵门拳技于陕西三原县,后又入川传技。张天虎的四个主要弟子杨板雄、高占魁、马黑子、马三宝便以师父授艺之地陕西三原县命名,称为“三原派”;另一支以张天虎祖籍直隶命名为直隶派。

流传于四川的三原派,又分了许多支派(据说有八支)。

陕西三原县高占魁(绰号“鹞子高三”)在清光绪年间将此拳技传于袁氏兄弟——人称“袁老七”“袁老八”。袁老八袁祯祥授徒张腾蛟(又名张云龙,陕西人),后来张腾蛟定居重庆并传授武艺。袁老七则在山西的安定邦传艺,于民国初年从安定邦到四川,授徒重庆的张永隆、周克钦等人。

在辛亥革命“重庆独立”游行队伍扛大旗出名的田得胜,是重庆最大袍哥公口“维新园”的五爷管事。民国时期,田得胜介绍张永隆到重庆关帝庙当主持。田得胜、张永隆、张腾蛟三人仿效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拜把换帖,自诩为“三贤士”。关岳庙地处闹市,张永隆在关岳庙开了一家大茶馆,当作“仁字袍哥”徒众聚会之地,这里经常座无虚席。因此,张永隆、张腾蛟的三原派武术,在重庆很有影响。此外,田得胜还在和平路开了一家“五伦”茶社。

他们成立“三贤公”袍哥公社,田得胜任社长,张永隆、张腾蛟任副社长。同时成立国术研究会,抗日战争前夕,扩大为武术抗日救国会,仍由他们三人分别担任正、副会长。

1940年,张永隆创办陪都速成国术馆,自任馆长,廖大连任副馆长,赵麟任总教练,文操雄任副总教练。余灵勇主编;李诚,黄绍瑷副主编:《涪陵地区体育志》,1990年版,第37页。1953年,天津举办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张腾蛟与郑怀贤等人选为西南区武术运动员,张腾蛟获武术优秀奖陈兰荪、陈嘉祥:《关帝庙与重庆袍哥》,载重庆市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重庆渝中区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渝中文物史话》,2007,第260页。(详见第九章第一节中的“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泸州的佘英、雅安的罗子舟

佘英(1874—1910),原名佘俊英,号竟成,四川泸州小市镇人。

佘英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先后学过铜匠、撑船,爱好使拳弄棒。小市镇武举人李孝思精于武艺,绰号“通城虎”,于1896年在泸州设武棚授徒。佘英入棚拜师,刻苦习武,参加清代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考取武秀才,被公推为小市镇袍哥会“文字公口”的“舵把子”。

泸州清朝官吏见佘英武艺好,请他当州衙堂勇管带(相当于营长)。但佘英“目击清政不纲”,不久辞职不干,回家开牛肉饭馆接纳四方豪杰,任侠仗义大名传遍川南。

武林朋友曾对他说:“泸州道台衙门的旗杆好直哟,砍来做龙船保管要得,端阳节好赛龙船。”他当晚便游过沱江,几斧头砍断旗杆,又凫水将旗杆扛回小市镇。由此可见他既艺高胆大,又蔑视清廷。

1906年,革命党人黄复生邀佘英东渡日本去会见孙中山。孙中山见他魁梧豪放,颇为器重,当即委以西南大都督:“命英归,喻会党以大义、为种族效命。”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编撰:《四川国民党史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第53页。

风声传到泸州知府杨兆龙耳里,他要捉拿佘英。此时佘母逝世,佘英借小市镇西昌会馆办丧事。杨兆龙调来大队兵丁,乘夜色将会馆围得水泄不通,搜到天明也不见人。

泸州人都说佘英会飞檐走壁,还说他会“驾土遁”。其实,佘英趁混乱嘈杂之际,纵身跳跃,抓住堂上横匾翻腾而上,侧身藏于匾后。清兵做梦也想不到,悬重赏捉拿的要犯,就藏在自己头上的匾额上。

佘英此次脱难后,先后组织、参加了泸州、叙府、广安等武装起义,然而都失败了。

1909年12月13日,革命党再次在川南起义。佘英指挥一路人马,攻打嘉定城。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守城清军突然杀出城来,义军只能被迫败走。此时,佘英身边仅剩部下二人,三人逃至云南边境的豆沙关附近,清兵依然紧追不舍。

佘英打听到这个山头叫“断蛇坡”,不禁叹气道:“唉,我佘某命当绝于此地了!”他认为“佘”与“蛇”同音,“断蛇坡”便成了大忌讳。故清兵追来时,他命两位部下逃走,自己却挡住道路,坦然受缚。

尽管佘英被捕,但其神态英勇,立于木制囚车上坚持宣传反清大义。佘英对审讯官员慷慨陈词:“神州之内凡有血性的男儿皆是吾同党,抓不完、杀不绝!”纪陶然编著:《微言大义:晚清民国留言簿》,同心出版社,2012,第58—59页。

知府宋联奎恐夜长多梦,于当夜三更将其杀害。佘英临刑前写有《佘竟成自述》,显示了武术家武勇报国的情操:

佘竟成年三十六,泸州小市人。二十岁入武庠,名俊英,革命时改名佘英,表示与满清政府脱离关系,不受他的顶戴的意思……牡丹将放身先残,未饮黄龙酒不干。同志若有继我者,剑下孤魂心自安。佘竟成:《自述》,《泸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91,第26—27页。本节还参考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人物志(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第27—30页。

图4-4 孙中山追赠为陆军中将的武秀才佘英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令在泸州忠山脚下立碑,上面刻:“追赠陆军中将佘先烈俊英字竟成纪念碑”。碑的其他几面,分别刻有辛亥革命元老熊克武、但懋辛等人的题词。参见秦后生、王世祥:《会党之杰佘竟成》,《龙门阵》1983年第3期。

此后,佘英作为反清志士被后人垂悼,其武术家的身份却鲜为人知。

罗子舟,1875年生于四川雅安上坝乡沙坪。他家室豪富,自幼酷爱武艺先后从师多人。后入哥老会,拜泸定县义字旗袍哥首领谭必成为“大哥”,广结江湖豪杰。因他武功过人甚有威望,逐渐成了雅安一带义字旗下“舵把子”。

曾壁光是光绪皇帝的一位老师,也是洪雅县有名的富豪。罗子舟为显示反清力量,带领十来名随他学武的兄弟伙潜至曾家,与众保镖恶斗。曾家死伤多人,被劫掠一空……此事传扬蜀中官府震骇,下令通缉罗子舟。

罗远走嘉定,准备与嘉定袍哥首领胡朗和联络武装起义。他带领两个徒弟,从雅安沿青衣江下行经过夹江县时被清廷奸细认出,当即密报县衙。

罗见势不妙,从僻静处涉河潜上峨眉山巅的金顶。华藏寺和尚见罗颇有江湖豪气,佯作殷勤款待,暗中派人下山密报。县令闻报,当即令一名把总率领步兵200余人封锁山径,将金顶华藏寺严密围困。

罗子舟急忙与徒弟各操长木棍跑出庙门,木棒舞得呼呼作响。清兵蜂拥而上,他们三人越窗逃至庙后,却被清兵围在舍身岩上。舍身岩是金顶最高处,海拔3600多米,山下云涛翻滚。把总吼道:“罗匪听了,马上归顺听命!”喊毕令清兵齐举毛瑟洋枪,对准罗子舟三人。

罗子舟怒目骂道:“我罗某铮铮铁汉,岂降狗奴!”罗子舟又对两徒弟道:“与其束手就擒受辱,不如跳崖一死。”言毕,长啸一声飞身向万仞深谷。两徒弟也随之向悬崖处跳去,皆被摔死。

金顶每年都有善男信女跳崖“舍身成佛”,绝无生还者,故悬崖处称之舍身岩。出人意料的是,罗子舟在临谷底处落于荆棘丛中,仅受轻伤,随后逃脱。四川同志军以其大难不死,称他为“罗八千岁”。

一时很多人议论他武艺已练到“剑仙侠客”的地步,这是言过其实。但他精湛的武功对减轻损伤无疑也起了作用。

清政府垮台后,罗子舟因在保路运动中的杰出功绩,被四川军政府任为边军统领,不久后他即去职。临近1949年,罗子舟受友人唐式遵煽动,以衰老之躯随国民党逃窜。1950年3月30日,逃至川南越西,与当地彝人武装发生冲突。史料记载:“埋伏的彝人闻声,也开枪射击,战斗相当激烈,唐式遵、罗子舟当场(被)打死。”刘琪光、陈治强:《羊仁安在西昌就职军长及被俘经过》,载《汉源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7,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