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舞、技击、手格
武舞的技击性、表演性合二为一
原始武舞与原始武术实为一体。从大禹的“执干戚舞”,到楚汉时的“军中无以为乐,拔剑起舞”,表明先秦以前的武术常常是与舞蹈合为一体的,因此有“武舞同源”的说法。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了巴人(人)勇武、善舞的特性:“其民质直好义……”“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今所谓‘巴渝舞’也。”雄武矫健的《巴渝舞》纳入官方乐府教学中,成为汉代国家级(即乐府)表演的重要节目,影响很大。巴渝舞,实际上也就是早期武术套路雏形的表演形式。
《华阳国志·巴志》中还描述了牧野之战中巴蜀人的贡献:“周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里面提到的征战前的舞蹈,指的是拼杀动作的热身训练。
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招募巴蜀人当兵,才攻下“三秦”(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所以司马迁《史记》说:“汉之兴自蜀。”
古代武舞的徒手舞、斧舞、剑舞、戈舞等,逐渐在民间传播,就形成武术拳械套路的大众化形式。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鸿门宴:“范增起,出,召项庄……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典故表明,剑舞在当时已经较为常见。
秦、汉之后,武舞(武术)中的许多内容,由单纯的军事技能,如角抵、手搏、相扑、击剑,逐步向娱乐性竞技表演化方向发展。四川出土的不少画像砖上,反映了武术内容。例如,成都扬子山和彭县太平乡出土了两块汉代画像砖,其中一块是汉代丸剑宴舞画像砖。画像砖上方中间一人弄丸,七弹齐飞;右上方一人舞剑,并用肘弄瓶;右下方一高髻细腰伎女,拂长袖而舞;中间男艺人作武舞打拳状;左下方二人席坐,齐吹排箫;左上方席上一男子和一高髻女子似在观赏。
图1-4 成都扬子山出土的汉代丸剑宴舞画像砖
关羽青龙偃月刀与刘封武艺孰真孰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在不同时期名称也有所不同。约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荀子·议兵》中说:“齐人隆技击。”此后,技击在中国一直流传到近代。
在汉代,出现了一种可以拳打、脚踢的“手搏”,以及二人凭力量和技巧摔倒对方的“角抵”。这些在民间和军队广为流传。
文武双全的司马相如在著名的《子虚赋》中,说楚国云梦区“有白虎玄豹”,楚王命令勇士“‘手格’此兽”。
同技击一样,手格也是较早出现,并且一直流行的武术名称之一。
到了三国时期,武术在巴蜀地区得到充分发展。蜀国(四川地区)军队武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诸葛亮具体论述了短兵、剑、盾、弓弩、强弩等各种兵器的搏击特点。他在兵书中讲道:
“夫林战之道……利用短兵”;“丛战之道,利用剑盾”;“谷战之道……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以继之”;“水战之道,利在舟楫……严弓弩以冲之,持短兵以捍之”。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将关羽凭着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四川武术界至今仍然流行“春秋大刀”“关刀”等套路。若问演练者的传承,大都严肃地回答:“当然是关二爷传下来的啊!”
根据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那么,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否在三国时期存在过呢?研究三国史的学者通过考证,得出了以下结论:
青龙偃月刀应当出现在唐宋以后,关羽不可能用得上它……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武科刀制如偃月刀,分三等……视所举以较力”。可见偃月刀只是武举考试中,测试考生臂力大小的器械而已。
四川南充人陈寿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蜀国皇帝刘备有个干儿子叫刘封:“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
“武艺”一词,显然兼有实战和艺术成分,猜测刘封比较能打,也擅长武术表演(如武舞)。这是可信而且很珍贵的史料,可以让后人知道,至少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四川已经使用“武艺”一词,此后,全国开始通用。
武艺的“艺”字,渊源于西周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艺,蕴含“技能”“技术”“艺术”“文化”之义。
“武术”一词反而使用较迟,最早见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年(443年)三月,颜延之(384—456)奉诏写《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其中有“偃闭武术,阐扬文令”的句子,意思是停止战争提倡文教,这里提到的武术泛指军事。
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武术才逐渐成为中国技击术专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