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优点,孩子才有优点
你的焦点决定了事物呈现的样子
很多人认为,表扬谁不会?你还真不一定会。就像我们都知道爱,但爱的背后还有好几个层级,爱还有很多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误区,又有几个人知道?
有些家长说:“我在外面做得很好,但是回到家就不是那样了。”
我们经常把美好的语言说给了别人,回到家里,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耐心了,往往会把最不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大学》里面讲的“止于至善”即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好恶。如果对自己身边的人能做到止于至善,你就算是进入大学之道了。
为什么我们对身边最重要的人总不能做到亲善?为什么我们跟孩子说“我爱你”的时候就会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与关系越亲的人相处,往往越是我们的修行,越是我们的功课。我在课堂上跟很多家长做过一个试验:让家长用10分钟写出孩子的10个优点,再用10分钟写出孩子的10个缺点。接着,我又让家长在3分钟内写出自己的10个优点和10个缺点,家长写出来的自己的优缺点往往要比孩子的优缺点多很多。
人们原谅自己的缺点非常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也很容易,但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就很难了,原谅别人的缺点就更不容易。
那么,发现优点、发现缺点有什么用呢?举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看到前面路上有一块石头,你想着绕过它,结果手脚就是不听使唤,越想绕过,就会越往石头上撞。这是因为你的关注点并不在路上,而在石头上。
再比如,今天你穿了一件花衬衣,走在街上会发现另一个人也穿了一件花衬衣,一会儿又发现还有一个人也穿了花衬衣。其实并不是今天穿花衬衣的人格外多,而是你的关注点在花衬衣上,忽略了其他衣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创造”了想要避开的东西,你的关注点就等于事实。我让家长们写出孩子的优点、寻找孩子的优点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孩子浑身都是优点。
人的意念是非常强大的,有时甚至比语言和行为的能量还大。越害怕什么,越会出现什么;越担心什么,越会出现什么。你希望孩子的字写得好,结果却是总看到孩子的字写得不好。于是你就会跟孩子说:“你看你这字,写得就像狗爬一样。你能不能好好写,认真写?”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能有所改变,比如在孩子写的所有字里,发现写得相对不错的字,对孩子说:“这个字写得太棒了!”这样会让孩子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写得比较好看的字上。
事物在本质上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关键看你在采集什么,如果你采集的是好的一面,看到的自然就是好的一面。如果你老是采集不好的一面,看到的也会是不好的一面。家长面对孩子时,如果不断采集好的一面,会发现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就是好的;如果总是采集不好的一面,会发现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就是不好的。
为什么多数人感觉恋爱时比结婚后更幸福?因为在谈恋爱的时候,男女双方都会努力把自己的优点呈现出来,彼此会原谅或者忽略对方的缺点。结婚以后双方都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了,甚至有人会说:“我结婚之前简直瞎了眼,怎么找了这样一个人?”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抱着小生命,你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他像个小肉球,每天都让你很开心,因为你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你一点都不感到烦恼,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孩子慢慢长大了,你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他的缺点了,甚至会拿着放大镜不停地找他的缺点。你越关注孩子缺点,孩子的缺点越会呈现;你越表扬孩子的优点,孩子越会对自己有正面的认识,越容易建立自我价值。没有人喜欢别人说他的缺点,所有人都喜欢别人说他的优点。
有的家长对此感到非常纳闷,说:“戴老师,我的孩子确确实实有那么多缺点啊。”是的,是因为你的关注点都聚焦在他的缺点上,并且不断聚焦、放大,你能看到的肯定就是他的缺点。
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呈现出来。孩子吃饭慢,早上起床特别磨蹭,你特别着急地催促他,结果越催越慢,孩子也不快乐。下次遇到孩子吃饭很慢的时候,你可以面带笑容看着他说:“妈妈都观察你三天了,发现你这几天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只需要这一句话,孩子吃饭的速度就会慢慢变快。但是如果你说:“你能不能快点,你怎么这么慢?要迟到了。”那他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表扬就是聚焦优点
表扬是什么?就是请你把焦点聚焦在对方的优点上。你聚焦优点并不断确认的时候,会发现对方的优点越来越多。
炒土豆丝是很体现厨艺的一道菜。第一,这道菜很考验刀功,切得粗细不均匀可能会炒不熟;第二,土豆丝的淀粉比较多,做不好会糊锅;第三,炒不好会不入味。
有位老公心血来潮要给太太做一顿饭。他平时很少做饭,所以切的土豆丝很宽很厚,炒了半天也炒不熟。最后炒出来里面是生的,外面是糊的。菜端上来以后,太太说:“亲爱的,这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丝。我真的特别感动。你看你虽然平时都不做饭,但第一次做饭就能做得这么好!虽然土豆丝切得还有点宽,有点厚,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炒土豆丝的时候,炒出来的是全生的,你竟然有一半都炒熟了,真的很厉害。下次如果你能少放一点盐,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我觉得我简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有人说:“这不是说假话吗?”那我只能说:“活该没人疼你。”其实这是一个教育过程,不是一定要计较真假。
在采用了这种方式教育老公后,老公下次再切土豆丝的时候会注意切细一点,炒的时候也会少放盐。
但是有的老婆遇到这种情况,会说:“你赶紧到一边去吧,好好两个土豆让你给炒成什么了?这还能吃吗?我看你就不是做饭的料。”那之后的情形会是老婆下班回来,累得不行,老公跷着二郎腿,抽着香烟,喝着茶说:“老婆你回来了,我还饿着呢。”然后老婆只能去做饭。这样的老婆还会不停抱怨:“我的命咋这么苦。”
家长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能力,过程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这跟说假话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表扬是营造感觉
一切生命的动力都源于感觉。不做饭的人刚开始做饭,受到表扬会让他心情愉悦,找到了美好的感觉。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也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有钱、出身高贵,而是觉得感觉好。感觉不好的时候,即便她各方面条件都好,对他来说也什么都不是。有时候你最讨厌、最恨的人,反而是别人朝思暮想、天天想念的人。这跟这个人本身没有关系,只跟你与对方是否链接了美好感觉有关系。
教育其实就是营造感觉的过程,我们的一生就是感觉的积累。经营感觉就相当于经营生命。
实际上人的一生都在经营感觉。无知的人、平凡的人跟着感觉走;强大的人、内修的人经营感觉。
你看到一个人走在沙漠中,被太阳晒着,呼吸着热浪,突然有一阵风吹过来,他的眼睛被迷了,你觉得他应该挺难受,其实他自己感觉很好,他乐在其中。所以外在给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聚焦到美好和强大的感觉上。表扬的目的是聚焦美好,让对方产生美好和强大的感觉。
看到孩子的优点考验家长的修炼
赞美表扬会让孩子学会承担,但是在家长的语言模式中往往表扬的少,看到孩子的缺点多,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多,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问题,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敢承担。
下雨了,我们知道要打伞;天冷了,我们知道要添衣服;天热了,我们知道要吹吹空调,少穿点衣服。我们不会去怪天气,因为我们已经接纳天气的变化了。你什么时候能修炼到接纳别人的缺点了,那么恭喜你,那时你的世界将是非常美好的。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能发现问题,并且能快速解决问题,说明你很有能力。如果你经常发现问题,却完全不能解决问题,始终处于发现问题阶段,就很麻烦,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懒吗?那是因为平时他的所有事情都是你包办的,你怕他做不好,怕耽误他学习。其实就因为他做不好,才要多做。做得不对,多做几遍不就会做了吗?习惯不就是这么逐渐形成的吗?
表扬并不是你表扬了对方,对方会怎么样,表扬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你能够发现对方的优点。世界是不是美好的世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美好的能力。
在我的课堂上,总有一些特别自卑的孩子,甚至有很多抑郁的孩子。我发现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停聚焦不美好的事物,每天都在不停回放不美好的事物,于是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美好的。
有的孩子特别自卑,我要求他写出自己的100个优点。他说:“戴老师,我写不出来。”我说:“你去写,肯定会写出来的。”他写完自己的100个优点,我让他大声念出来之后,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最棒的人了。
很多孩子跟家长关系不好,我就让家长写孩子的100个优点,让家长回去把孩子叫到面前说:“孩子,爸爸妈妈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育上有很多误区。老师留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写出你的100个优点,我们在写完你100个优点之后,发现你是天底下最强大、最帅气、最有未来的孩子。你坐好,爸爸妈妈给你念念你的优点。孩子,你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不小心摔伤了,你给爸爸去找药……”家长把孩子的100个优点念完,孩子那颗冰冷的心因为不断受到表扬而跟家长走近了一点。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那就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世间的美好。家长能够聚焦孩子的优点,看其他事物也从优点角度出发,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完美,不是什么标准都达到最好,而是对各种好和不好都欣然接纳,笑对所有事情。不管事情是好是坏,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处理。
不要让你的孩子因为你聚焦缺点而变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