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平定颍川
潘凤回到营中,与将士道:“反贼都是一群鼠辈,连应战的人都没有,此仗我等必胜!”
“必胜!”
“必胜!”
众将士欢呼,情绪高涨。
潘凤止住众人,又道:“请众将士随我出战,替韩中丞报仇!杀!”
说着,一马当先,冲出营门。
苏灿见他们出来,手一挥。
“唰”地一下,苏家军整齐地掏出诸葛连弩,架在手上。
苏灿手一放下,士兵们纷纷发射箭矢。
潘凤勒马一看,雨点般的箭矢迎面射来。
此时双方距离还很远,箭矢射不到他们,只是落在身前二十米开外的地方。
持续了十几秒的发射后,身前已经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潘凤僵住了。
身后的将士们也都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他们再往前一点,面对这样的攻击,又该如何应对?
“潘校尉,我手下士兵还有这样的箭矢三万支,听说你武力过人,不知能不能扛得住?”苏灿大声问道。
潘凤看了看左右将领,道:“有本事真刀真枪打一架,靠弓弩算什么本事?”
“潘校尉所言有理,不如我们单挑三场,你若能赢两场,我放你们离开,你若输两场,需带手下将士归降于我,如何?”
潘凤又看向左右将士。
“校尉,他们的弓弩如此厉害,直接对战我们肯定没有胜算,不如就单挑,谅他们那几个村野匹夫也厉害不到哪里去!”
“对,同意他单挑,您胜一个,我钟勤胜一个,其他人就算打个平手,也算我们赢。”
几人一商议,觉得苏灿这提议对他们挺有利。
“好,吾答应汝!”潘凤大声回应道。
“那好,第一战,你们谁上?”苏灿问道。
话出,一瘦高男子提着一支长枪,纵马出列。
“钟勤在此,谁敢一战?”
话落,苏灿身后一人拍马而出。
“让我甘宁会会你!”
“我在军中素有枪神之称,最看不惯别人使枪……”
钟勤边说,边杀向甘宁。
下一刻,噗通一声,钟勤被甘宁一枪刺下马背,掉落在水中。
“好!!!”
苏家军欢呼雀跃。
甘宁枪指钟勤饶马一圈,见其狼狈不语,收枪返回了苏灿身后。
钟勤长叹了一声,“战不利,非我之罪,实属水流湍急,马力不胜!”
说着,手捂胸口的枪伤,一瘸一拐往回走。
“还有谁?”苏灿又问。
张飞扯了扯缰绳,马匹从苏灿身侧缓缓走出,他舞了舞手中的丈八蛇矛,大喊道:“谁敢与俺决一死战!!!”
颍川将领见其声音洪亮,样貌凶恶,有些畏惧,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出战。
最终,一位名为赵浮的都督从事站了出来。
“我来会会你!”
赵浮抖动缰绳,握一把长戟杀向张飞。
张飞见其长得弱不禁风,心中不喜,怒道:“忒小瞧了俺!”
话音未落,一蛇矛当头砸向赵浮。
赵浮举戟横挡,
不想,张飞气力过人,一击之力,竟然硬生生将铁杆砸弯。
赵浮闷哼一声,举全力支撑。
“哼!”
张飞冷哼一声,双臂猛地发力,
赵浮连同座下战马,被张飞压翻在水中。
“俺不屑杀你!”
张飞收起蛇矛,丢下闭目等死的赵浮。
赵浮闻声,睁开眼睛,见张飞已经上岸。
他回头看了潘凤一眼,悲道:“士可杀,不可辱!”
说完,举起手中的戟枪往脖子一抹,倒在了河水之中。
“公叔!”潘凤痛呼出声。
身后将士也纷纷动容。
苏灿没想到此人如此刚烈,也轻叹了一声。
调整了一下情绪,他再次开口道:“潘校尉,你们已经输了两场,还需要战吗?”
潘凤从悲愤中缓过神来,看向身后的将士。
沉默了片刻,道:“降吧!”
众将士仿佛被抽掉主心骨,松开手中武器,任其自由落在地上。
随着潘凤率人投降,颍川中最后一支部队,也归降了苏灿。
解决隐患后,苏灿把练兵的事交给了关羽、张飞和甘宁。
为了消除百姓的恐慌,苏灿做的第一件事,是开仓放粮。
当然,开的是颍川的仓,放的是颍川的粮。
颍川郡在韩馥的亲自监督下,屯粮数十万石。如今,全部便宜了苏灿。
看着领粮的百姓笑得合不拢嘴,李旻的心在滴血。
败家啊!太败家了!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收的粮食,被苏灿又给回了百姓,他感觉自己病了。
除了食用的粮食,苏灿还给百姓赊种粮,让他们拿回去耕种。
当然,赊账是要还的,赊一石,得还五石。
可百姓都很乐意。
与此同时,荀攸在做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发放苏氏救命丸,而且是免费发放。
所有老百姓,都可以到太守府免费领取苏氏救命丸。
仅仅一周的时间,村子就见不到病殃殃的瘟疫患者。
百姓没灾没病,又有了粮食,于是,都纷纷回到家中,开始耕作。
如今,城中士兵近三万,每日粮食消耗都非常大。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苏灿让士兵们帮忙开垦荒地。
由于瘟疫,很多村子死得只剩下少量的人。苏灿下令重新规整村落,把一定区域的幸存百姓合并到同一个村。
有些农户一开始不同意,可当苏灿提出,合并的村户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而且每个村子发放两匹马用于劳作,还可以领半年的口粮,他们马上就同意了。
甘宁不解,问苏灿道:“您为何要让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而搬迁到一个新的村子?您不怕他们怨恨您吗?”
苏灿解释道:“如今人口凋零,要想重新兴旺,只能让百姓生育。抱团取暖能让他们更心安,心安了才会生育下一代。有了人口,将来才会慢慢有希望。至于他们会不会怨恨我,那就随他们吧!大不了,等乱世到来,我和你们回到青州去,他们要骂便骂,反正我们也听不到。”
他的话被身边的近卫传了出去,李旻听说后,忍不住感叹道:“颍川百姓遇到苏义扬,是他们的福分。”
颍川城一封就是半年。
在这半年中,逐渐恢复了一点生机,就连集市都重新热闹了起来。
可这天,一封求救信,打破了颍川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