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宝钗慧眼鉴奇书
清晨,四宝斋已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夏掌柜满脸写满了震惊,内心如遭雷击,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位少年所言之事。
他缓缓抬眸,看向贾玥,只见其神色清正,目光坚定如磐,全然不像是在说笑。
夏掌柜暗自思忖,倘若这真是万册的大生意,确实不是自己能够随意定价的。
于是,他开口说道:“如此这般,我这就去府里找管事的东家商议。二位稍安勿躁,用些点心,暂且等我片刻。”
才走出门口,夏掌柜瞬间想起什么,神色慌张,迅速回身,诚恳说道:“劳驾借书稿一用,我家东家或许要审阅后才可定论。”
柳叔递上书稿,在一旁说道:“夏老兄,我们与你同去。”
夏掌柜连忙摆手拒绝:“不可不可,我们这位东家身份特殊,不方便与人见面。”
说罢,他便吩咐伙计赶忙备马车,而后匆匆离去。
这是贾玥故意下的一剂猛药,不然,连议价的机会都没有。
柳叔望着夏掌柜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奇怪地嘀咕道:“不方便见面?也不知道薛家谁这么大毛病?不会是那呆霸王吧?”
贾玥则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心中暗自揣测:
不方便见面的,或许,正是那位。
……
……
薛府之内,墨菊轩中。
这里是薛宝钗的书房。
门扉轻启,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架整齐排列的书架,摆满了经史子集,檀木质地,色泽温润,散发着淡淡幽香。
窗边,一张宽大的书案上,端砚细腻,墨锭乌黑,几支毛笔整齐地插在笔搁上,笔锋尖锐,仿佛随时准备在宣纸之上挥毫泼墨。
案头一侧,摆放着几盆盛开的菊花,或粉白淡雅,或金黄璀璨,花朵硕大而娇艳,花瓣层层舒展,如丝如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
此时,薛宝钗正端坐于书案前的锦凳之上。
她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锦缎长裙,裙摆绣着繁密精致的金色牡丹,丝线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随着她的一举一动,闪烁着细碎光芒,更衬得她身姿绰约,仪态万千。
她面如凝脂润玉,眉像远岫含黛,眼若清泉流韵,唇同樱桃点朱,乌发盘作云髻,风姿优雅动人。
此刻,薛宝钗正手持团扇,扇着扇子,饶有兴致地听着夏掌柜讲述事情的经过。
当夏掌柜讲到贾玥声称能卖出万册时,宝钗眼睛陡然一亮,对这书的兴趣愈发浓厚,当即说道:“掌柜,且把这书给我瞧瞧。”
夏掌柜赶忙恭敬地将书奉上,随后退至一旁,静静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满心忐忑地等待着东家定夺。
宝钗见夏掌柜站着,便微笑说道:“夏掌柜请坐。”
又命身旁的丫头给夏掌柜上茶。
薛家的生意大多在薛家这位小姐手上掌控,能力很强,只是闺阁女子,不方便出门与人见面。
薛姨妈上了年纪,薛蟠又是个出了名的纨绔子弟,除了惹祸啥也不会。
这位宝姑娘,可不一样。
才情出众,事故通达,相貌也是一等一的,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谁家公子。
起初,宝钗觉得贾玥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懂事才口出狂言。
但这反倒勾起了她对这本书的强烈好奇心:究竟是什么书,能让他如此有自信?《射雕英雄传》,这书名倒是稀奇。
宝钗轻轻翻开书卷,初看时,只觉不过如此。
可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让她越看越觉得精彩有趣。
书中描绘郭靖在大漠中弯弓射雕,那豪迈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黄蓉古灵精怪的模样,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知不觉间,已近午时。
“东篱先生是何人?”薛宝钗轻声问道,声音温婉柔和。
“额,老朽不知。”夏掌柜如实相告。
薛宝钗微微点头,赞道:“书是好书,只是这万册之言,确实轻狂了些。”说着,嘴角泛起一抹轻笑。
“是了,我看他家少东家年纪不大,行事难免不成熟。”
夏掌柜话一出口,忽然意识到自家东家薛宝钗年岁也相仿,顿觉自己失言,连忙住口,不敢再往下说。
薛宝钗倒是大度,并未在意,依旧微笑着说道:“年纪倒是无妨。只是这野心可真是不小。”
夏掌柜赶忙点头称是。
“依我看,那两人不过是想还还价格罢了,未必真能做到万册。”薛宝钗又说道。
“文海书局,算不得大书局,前些年做古籍还算有些名气,可后来他家老东家去了,生意便一落千丈,眼见着就要撑不下去了。”
薛宝钗对文海书局的情况颇为了解,她聪慧过人,继续分析道:“万册,就算一两银子一册,他文海书局能拿出来万两白银?”
夏掌柜听了,深以为然,不住点头,同时也觉得自己之前考虑不周,后背不禁冒出冷汗。
“莫说万两,千两也是拿不出来吧。莫不是要赊账?”薛宝钗轻抵着下巴,认真思考着。
夏掌柜只是一味点头,心中懊悔不已。
觉得自己没有想明白就来冒昧地询问东家,实在不该,夏掌柜此刻已汗流浃背:“我这就回了他们去。”
谁料,薛宝钗话锋陡然一转。
“一两可行。”
薛宝钗一语既出,仿若石破天惊。
夏掌柜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什么可行?”他太过惊讶,以至于有些语无伦次。
“我说一两一册,可行。”薛宝钗轻轻摇着手里的团扇,微笑着娓娓道来:
“我虽稍微读完,也觉着这书很是有趣。和平日里见到的话本子完全不同,侠义之气凛然,文笔也甚是精妙。
我见这笔墨书法,也是很有风骨,想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人,文海书局攀上了这样的文人雅士也算是他们的造化。”
夏掌柜听了,忍不住提醒道:“可那二人看着拮据,收多少定金合适?”
薛宝钗略加思索,问道:“我们四宝斋收一套小说原稿,价格多少?”
“回小姐的话,一般作者的小说不过一册十两,若是大家所作,也不过五十两。”夏掌柜如实回道。
随便哪个书局一册就能卖三两,作者统共才收十两,这其中的差价,明眼人一看便知,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着实有些黑心。
薛宝钗心中已然有了一计,她将想法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与夏掌柜细细说了。
夏掌柜听着,眼中满是敬佩之光,在他心中,薛家这位小姐,真乃女诸葛啊。
得了东家吩咐,夏掌柜连午饭也来不及吃,便匆忙赶回了四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