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皇帝心意
自那次宫廷宴会后,皇帝对纳兰宁安的思念愈发浓烈。他常常在处理政务的间隙,不自觉地停下手中的朱笔,思绪飘向远方,想起宁安那倔强而美丽的面容。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总是透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让人沉沦;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即使在愤怒时也别有一番韵味,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带着迷人的娇羞;还有那白皙的肌肤,在阳光下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宛如羊脂美玉般温润细腻。皇帝也会不由自主地忆起他们曾经年少时的点点滴滴,那时的他们在花园中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捉蝴蝶,一起躺在草坪上看着蓝天白云,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朕对宁安旧情难忘,无论如何,朕要让她留在身边。”皇帝在御书房中对着李公公坚定地说道。此刻的皇帝,眼神中充满了执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宁安陪伴在侧的情景。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显示出内心的坚决。
李公公面露难色,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那汗珠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陛下,此事恐怕不妥。纳兰家如今深陷困境,声名狼藉,况且朝中大臣们也定会反对。”李公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声音也不自觉地压低,如同蚊虫的嗡嗡声,“如今纳兰大人的案子尚未定论,此时纳其女为妃,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恐怕会影响陛下的圣名啊。”
皇帝大手一挥,衣袖带起一阵风,桌上的奏折被吹得沙沙作响。“朕意已决,谁也阻拦不了。朕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也不惧大臣们的反对。”皇帝的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前方,仿佛要穿透一切阻碍。
朝堂之上,皇帝提出要纳纳兰宁安为妃,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紧皱眉头,忧心忡忡;有的大臣则面露愤怒,准备谏言。
“陛下,万万不可啊!纳兰家刚遭变故,此时纳其女为妃,恐遭非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跪地进谏,他的声音颤抖,满脸的焦急与忧虑。他的胡须随着话语微微抖动,“陛下应以江山社稷为重,莫要因儿女私情而误了国家大事啊!”
“请陛下三思,此举恐动摇国本。”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朝堂上顿时一片嘈杂。有的大臣甚至激动得面红耳赤,“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脸色阴沉,犹如乌云密布,那阴沉的脸色仿佛能滴下水来。“朕的决定,无需你们多言。朕心意已决,谁若再敢阻拦,严惩不贷!”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一时噤声。他猛地站起身来,龙袍随风飘动,“朕是天子,这天下都是朕的,朕想纳谁为妃,还用不着你们来指手画脚!”
与此同时,宁安在宫中也得知了皇帝的心意。
“小姐,这可如何是好?皇帝执意要纳您为妃。”小翠焦急地说道,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手中的帕子都被拧成了麻花。她的脚步凌乱,如同她此刻慌乱的心。
宁安皱着眉头,紧咬着下唇,那唇瓣都被咬得失去了血色。“我本无意入宫为妃,可如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找不到出路。
小翠不解,“小姐,那您为何......”
宁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为了查清楚家族的冤案,我只能暂且应允。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我也必须去闯一闯。”她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皇帝亲自来到宁安的住处,身后跟着一群宫女太监,捧着各种珍宝。那些珍宝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有璀璨的明珠、华丽的绸缎、珍贵的古玩。
“宁安,朕会给你应有的名分和宠爱。朕会让你成为这宫中最尊贵的女子。”皇帝深情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他的目光炽热,仿佛能将宁安融化。
宁安低头不语,心中五味杂陈。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半晌才道:“全凭陛下做主。”她的声音很轻,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丝无奈和妥协。
皇帝以为宁安答应了,满心欢喜,“好,朕这就安排下去,让你尽快成为朕的妃子。”他大手一挥,示意宫女太监们将珍宝放下。
然而,宁安心中却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
夜里,宁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我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宁安暗自思忖,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的忧愁。那月光如水,却无法抚平她内心的波澜。
小翠在一旁安慰道:“小姐,也许这是一个机会,能让您更接近真相。只要能为老爷和家族洗清冤屈,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宁安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只是这宫中人心复杂,我必须处处小心。”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尽管宁安不情愿,但为了家族的冤情,她不得不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寻找那一丝曙光。
“小姐,睡吧,明日还要应对诸多事宜呢。”小翠轻轻地为宁安盖上被子。
宁安闭上眼睛,可脑海中依旧思绪万千,久久无法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