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修缮手札

晨光漫过褪色的窗棂,刘欢正在藏经阁整理修缮日志。泛黄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片瓦当的更换日期、天气状况,甚至精确到当日香火收入。这是他三年来养成的习惯——师父曾说“修观即修道“,如今才知连补墙的糯米浆配比都是学问。

“道长!我的自拍杆不发光了!“陈雨桐举着恢复正常的粉色杆体冲进来,发梢还沾着化煞池边的露水,“但是昨晚拍到了奇怪的东西...“

手机视频里,菌丝消退的墙面上浮现出淡淡刻痕。刘欢摸出师父留下的《营造法式》对照,认出这是“镇宅二十八宿图“的标准制式。那些曾被菌丝覆盖的方位,正对应北斗七星在光绪二十三年的星位。

五金店王老板看着柜台上的清单直挠头:“石膏粉、糯米、雄黄...小道士你要开杂货铺?“

“补东厢房的墙基。“刘欢点开手机相册,“您看这裂缝走势,得先用糯米浆填缝,再...“他突然顿住——照片角落里有块青砖的纹路,竟与守拙道人笔记中的“地脉符“完全一致。

陈雨桐嚼着泡泡糖凑近:“这不就是普通裂纹嘛?“她随手在裂缝照片上画了个爱心贴纸,“加个滤镜就能当古风壁纸卖!“

少年道士却已冲出店门。半小时后,两人蹲在东厢房墙根,看着那块遍布苔藓的旧砖——用毛刷清理后,砖面赫然刻着光绪年间的封印日期,以及七道雷纹。

午后的道观飘着糯米清香。

刘欢按古法熬制三合土,陈雨桐帮忙筛着河沙。“你们道士还要学土木工程啊?“她看着电子版《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咋舌,“这比我们建筑系课本还复杂...“

“去年补屋顶时,我把歇山顶修成了硬山顶。“少年搅动着逐渐粘稠的灰浆,“结果雨季漏水漏得像水帘洞。“他说着指向檐角新换的螭吻瓦当,阳光正将兽首影子投在《日知录》书页上。

瘸腿公鸡忽然振翅飞上房梁,金羽扫落一卷用油布包裹的册子。陈雨桐抢先捡起:“《青云观历代修缮录》!这算文物吧?“

泛脆的纸页间掉出张1953年的收据,记载着采购七口陶瓮的花销。背面用铅笔写着:“封镇之物需避子午线“,字迹与师父的醉后涂鸦别无二致。

暮色中的化煞池泛着粼粼波光。

刘欢对照修缮录调整北斗七星阵的石桩位置,陈雨桐拿着激光水平仪校准。“左移三厘米...停!“她看着手机上的建筑测绘APP,“现在七处阵眼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

瘸腿公鸡忽然对着池水长啼,只见原本浑浊的池水逐渐澄澈,映出漫天星斗。那些曾被菌丝侵蚀的方位,此刻在池面投下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图。

“原来这就是'天星风水'...“少年恍然大悟。历代修缮记录中的方位偏差,实为调整道观与星象对应的轨迹。师父醉酒时念叨的“斗转星移修瓦当“,竟是这般含义。

道观首次迎来香客如织的清晨。

陈雨桐把修缮过程做成vlog发到网上,意外带火了#古建修复挑战#话题。刘欢看着功德箱里满满的香火钱,终于能订购专业级的古建修复材料。

“这是你要的明代青砖样品。“快递员老周搬来贴满符纸的木箱,“寄件人还送了本《鲁班经》复印件。“

少年翻开扉页,发现夹着张泛黄的字条:“瓦当本为天门钥,慎修慎补待机缘。“落款画着个斗笠简笔画,正是五十年代照片里的神秘人轮廓。

瘸腿公鸡悠闲地踱过中庭,金羽在晨光中流转。当它第三次经过新补的瓦当时,檐角铜铃无风自鸣,奏出《霓裳羽衣曲》的片段——这是唐代道观晨课的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