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各取所需
李景孝昨天就和面前的荆逢,还有他亲弟弟荆午认识了。
知道两人是道录司七品总旗,手下管着50个锦衣力士。
而荆逢、荆午则是沈伯平在道录司的心腹。
那50个锦衣力士,基本上都是从边军中,上过战场、有过军功的悍卒中选拔出来的。
而且多是‘夜不收’,也就是军中探子出身。
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卒,用来对付邪道、诡异,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若是围成军阵,一般的妖邪看到就得逃。
否则被军阵血气冲击,一些刚出身的鬼魂,说不定就会魂飞魄散。
而边军的夜不收,多在黑夜中探查敌情,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这种人,才不会遇到诡异转身就逃。
李景孝点点头,没过多客套,跟着荆逢快步进了衙门。
见到沈伯平时,他身边站着6人。
一个六品官、两个从六品、两个正八品、一个从八品的官员,正和他谈些什么。
看到荆逢带着自己进来,这些人停下话,全都看向了自己。
李景孝倒是没胆怯,对着沈伯平行礼。
沈伯平点点头,语速有些快的介绍了身边6人。
右正议饶广贤、左演法余福保、右演法苏林。
左至灵彭相林、右至灵孙景休、左元义田国英。
加上李景孝和沈伯平自己,整个道录司也就8个有品级的文官。
其他的全是吏员,也就没资格在这时候一起开会了。
李景孝对着六人一一行礼。
六人见他态度端正,顿时对他就有了些好感。
互相回礼、客套几句。
沈伯平这才说起了通州的公文。
只是道录司的官员,也不是人人都清楚这衙门真正的使命。
说白了,这些人中,有些没后台,才来这种没什么实权,又不重视的衙门来任职。
有些则是来过度,待上一年半载就升官走了。
所以这种人,一般就是处理普通公文的人。
沈伯平敷衍这几人几句,就让他们回去办公。
留下右正议饶广贤、左演法余福保和李景孝。
最后饶广贤带队,带上余福保和李景孝,和一队小旗去一趟通州。
一路上,为了赶时间,全都骑着马。
这可就苦了四十多的余福保,只能放慢速度,边走边聊。
饶广贤和余福保一早已经从沈伯平嘴里,知道李景孝是有真本事的,所以两人对他还算热情。
嘀嘀咕咕的说了好一通,在道录司里需要注意的事项。
李景孝则趁机暗示,自己进道录司,不是为了升官。
而是为了历练,期望早点修为大进,好去为师门尊长报仇。
饶广贤和余福保自然也知道,真武观7个道士遇害的事。
安慰李景孝几句后,又劝他得有上进心。
要说李景孝对他们俩的位置有威胁,两人根本不信。
一个正六品、一个从六品,李景孝又才15岁,等他因功升到七品,少说也要三五年的。
而且道录司升迁走,或者平调而走的官员还是挺多的。
左元义、左右至灵、右演法一路下来,说不定都10年了。
那时从六品左演法的余福保,都50多岁,说不定早就老眼昏花,不能坐堂了。
又或者因为李景孝不断立功,他跟着沾光,升官走人。
所以两人不仅没敌视李景孝,还巴不得多立功。
免得真遇到大麻烦,道录司得像以前一样,去请有道真修。
最后功劳大部分被这些道士给拿走,他们这些道录司的官员,只得了礼部的几句夸奖就没事了。
而且有真本事的道士不仅少,一般还根本请不动。
人家忙着修道、寻长生,哪里有功夫管那些闲事?
更别说,诡异哪有那么好对付的。
一个不好,小命不保。
要是觉得道录司的人太烦,这些道士干脆云游四方,找个地方继续潜修。
到头来,想解决麻烦,那就得道录司自己去拼命。
所以衙门里来了李景孝这个真修,还愿意做官,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饶广贤和余福保一路上,骑马围在李景孝左右,又让整个小旗的锦衣力士隔远点。
这才小声和李景孝说起,左元义田国英那家伙,就是个没跟脚、没后台的新科三甲进士。
只要肯出钱,找到礼部的上司,三五百两,就能把田国英下放到地方县城去。
田国英说不定还会感恩戴德。
李景孝听得出,自己这两位上司,是极力拉拢自己。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两人肯定和沈伯平一样,拿自己当苦力了。
好在李景孝不仅不生气,反而乐得如此。
赚经验嘛,当然得多做事。
否则诡异邪道,也不会自己跑到衙门,或者真武观送死不是!
而且李景孝也不是,真不想升官。
既然选择了当官,怎么可能没点上进心?
只是李景孝知道,刚入职场,谦逊点总没坏事。
一路闲聊,总算赶在了中午左右到了通州。
和本地的通判一番见礼,用过午饭,一行人才到了城外的义庄。
进了停尸房,李景孝脑海里就传来提示音。
这下都不用开馆检查,李景孝就知道了,里面的尸体正在尸变。
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一把火直接烧成灰。
但李景孝想了想后,觉得自己得显露点本事出来。
否则这一路饶广贤和余福保对自己有多重视,失望之后,就会有多厌恶。
“大人”,喊住了饶广贤和余福保,李景孝装模作样的盯着那棺材不动。
顿时让饶广贤和余福保、一队小旗的十几个兵丁紧张起来。
而通州通判尤士衡,和带来的随从、衙役,则奇怪的看向李景孝。
义庄管事,眼看李景孝看出什么。
不由小声问道,“大人可是也看出问题了?”
李景孝对这个一身邋遢道袍的中年管事,还是有些好感的。
至少这道士不是个披着道袍,却和道士没半毛钱关系的假货。
而且及时上报也算负责。
李景孝点点头,笑着行礼道,“道友有礼了,贫道京城真武观现任观主。
道友有闲暇,或者还有异常之事,还请去真武观寻我。”
这下除了饶广贤和余福保外,其他人全是诧异起来。
道士做官不是没有,可最近十几、上百年里,已经基本上没听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