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地狱回想
林宇从惊梦中猛地坐起,冷汗瞬间浸透睡衣,呼吸急促而沉重。那梦境太过逼真,末世的每一幕都像被激光刻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他呆坐在床边,目光呆滞地望着黑暗,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这……这真的只是梦吗?”林宇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恐惧与疑惑。他起身走向窗边,推开窗户,深夜的凉风扑面而来,却无法冷却他内心的燥热与不安。月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他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神情。
作为一名顶尖科学家,林宇长期钻研臭氧层空洞与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可梦中的景象还是让他不寒而栗。臭氧层,这层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O₃分子构成的地球天然护盾,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深知,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源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像是氯氟烃(CFCs)、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这些物质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在对流层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一旦进入平流层,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就会发生光解反应。以氯氟烃为例,其中的氯原子会被紫外线“剥离”出来,而一个氯原子可以在平流层中存活数年,期间它能通过催化循环反应,破坏约10万个臭氧分子。这一连锁反应持续进行,使得臭氧分解速率远超过生成速率,臭氧层逐渐变薄,空洞由此产生。
一旦臭氧层彻底破裂,平流层的温度结构会发生剧变,依据大气动力学原理,这将导致行星波的传播与耗散过程紊乱,进而使气候系统陷入混乱。全球气候模型显示,极端天气事件会呈指数级增长,暴雨、干旱、飓风将交替肆虐,摧毁一切。更可怕的是,过量的紫外线会破坏植物的DNA,抑制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电子传递链,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森林大片枯萎,食物链的根基被连根拔起,整个生态系统陷入连锁崩溃。
林宇又想起了梦中那诡异的紫色极光。在现实里,极光是太阳风携带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绚丽光幕,可在梦中,它却成了死亡的象征。他迅速打开电脑,输入一连串指令,调用全球极光监测数据和基于量子力学的大气成分分析模型。经过复杂的计算,他发现,当臭氧层破裂,大量高能粒子在高层大气中与氧、氮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激发态分子的荧光辐射,会产生特殊的光谱,让极光呈现出诡异的紫色。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生态系统崩溃的直观体现,是大自然发出的最后通牒。
林宇陷入了沉思,人类的过度开发,让地球不堪重负。地磁倒转、臭氧层破裂,这些看似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正一步步逼近现实。他想起实验室里那些关于清洁能源和环境修复的研究资料,虽然还只是雏形,但现在看来,那是人类自救的希望之光。他所研究的光催化降解技术,或许能在大气污染物净化方面发挥作用;而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发,有望为能源转型提供关键突破。
“不能再等了。”林宇低声说道,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关上窗户,转身走向书桌,打开台灯,灯光照亮了他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他决定,从这一刻起,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寻找拯救地球的方法。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充满未知和挑战,他也绝不退缩,因为他知道,人类的命运,或许就掌握在他们这些科研人员的手中。
林宇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内心被焦虑与使命感填得满满当当。他的目光不时扫过书架上那些关于量子力学、时空理论的书籍,这些知识曾是他探索未知的工具,如今却成了他拯救世界的唯一希望。
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早已积重难返。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不可持续的能源开采、对生态系统的肆意破坏,这些行为就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地球千疮百孔。无数的环保倡议、科研攻关,在巨大的利益集团和人类的短视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林宇走进逼仄昏暗的实验室里,脚步机械地来回挪动,脚下的地板被磨得微微发亮,好似承载着他无数个无眠日夜的焦灼与挣扎。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在他的心尖,时间在这紧迫的局势下,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排列整齐的实验仪器,有的闪烁着微弱的指示灯,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他实验的停滞与艰难;有的则布满灰尘,仿佛已经被遗忘在这绝望的困境里。书桌上堆满了各类学术期刊和写满密密麻麻公式的纸张,量子力学、相对论、弦理论的相关书籍随意地摊开着,书页卷曲,那是他反复翻阅、寻找灵感的痕迹。